竟然被“中国移动法务部”找上了门!静海的王女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6月15日,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通过对疑似电信诈骗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发现线索,并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公安静海分局联动,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万余元。
6月15日16时30分,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在工作中发现疑似电信诈骗信息,通过分析研判认为可能有群众上当受骗。但经过多方联系,始终未找到被骗群众,反诈中心遂将此情况通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110指挥中心迅速调派公安静海分局民警查找被骗群众,经深入细致工作,反诈中心与正在前往银行路上的被骗群众取得了联系,同时,公安静海分局民警也将被骗群众找到。
经查,被骗群众王女士在接到冒充中国移动法务部的诈骗电话后,对方称其涉嫌违法犯罪活动,遂将银行账号告诉不法分子。最终,经过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和民警的耐心劝阻,最终成功阻止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手法一: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其电话欠费、个人信息被盗用等名义,诱骗被害人将存款转移至所谓“资金安全账户”内。
手法二:冒充公安、检察、法院等名义,以其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为由,诱骗被害人将存款转移至所谓“资金安全账户”内。
手法三:利用群众对某些节目和部门新闻媒体的信任,以发送“娱乐活动中大奖”的短信实施诈骗。
手法四:窃取他人“qq帐号”通过上网聊天,以发生车祸救命、做生意缺钱等名义急需用钱或借钱,骗取信任实施诈骗。
手法五:通过网上购物、转账交易等方式,提供“假网银”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诈骗口诀
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一、即使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住址等个人相关信息的电话、短信也不要轻信,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
二、特别是冒充公检法进行调查、冒充航空公司进行退改签机票、冒充亲朋好友进行转账、冒充淘宝/商家客服进行退款,此类电话基本为诈骗;
三、陌生短信、邮件、社交工具中发来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应用不要随便安装;
四、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钓鱼拦截,木马程序;
五、不轻易将个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规的机构、网站中,网银账号、普通社交账号密码要区分,密码定期修改,谨防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