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量子视觉张聪:AURA VR摄像机意在降低优质VR内容制作门槛

donews3月22日消息(记者赵晋杰)vr优质内容的欠缺正在成为制约vr行业发展的痛点。一方面,技术门槛较低的双目消费级、6目以下的准专业级vr拍摄设备,虽然价格便宜,但却难以满足影视制作者的使用需求;而以ozo、jauntone、红龙为代表的专业级vr设备,动辄数十万人民币的售价,或者上万元每天的租金,成本又过于高昂。
量子视觉ceo张聪
3月21日,量子视觉正式在北京发布了一款20目10k3dvr摄影机aura以及配套的监看软件aurawork和后期制作软件aurastudio。
量子视觉ceo张聪表示,在这个时间点上推出20目10k高端专业级拍摄设备aura,一方面在制作品质上对标国外的ozo、jaunt,弥补国内高端vr拍摄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凭借国内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以更低的价格支持国内外vr影视市场。
aura整体呈直径20cm的球形,球型机身全部由轻金属铝合金打造,重量仅为4kg。机身上装有20个1200万像素的4k高清视频采集模块,包括水平方向的16枚视场角为90度的广角镜头,顶端和底部的4枚视场角为190度的鱼眼镜头,从而保障拍出水平360°×垂直180°的3dvr影像,可连续拍摄1个小时。
同时,aura支持目前主流的h.264、h.265视频编码标准,最大可以输出25fps的10k3d影像、60fps的10k2d影像以及120fps的6k2d影像。此外,aura还可以进行vr直播,实时输出6k、30fps的3dvr直播画面,并通过rtsp协议进行有线或无线实时监看。对于电影制作、演唱会、综艺现场、室内室外等不同的片场环境都能适用。
发布会上,量子视觉还与暴风魔镜、小鬼当佳、未来媒体举行了战略合作签字仪式,共同探索利用vr技术服务消费行业改造升级。这款售价98000元的vr全景相机已与3月21日正式接受官网预订。
以下为现场采访摘编:
为什么能卖得这么便宜?
问:对比同类竞品ozo4.5万美元的价格和jauntone7.5万美元的价格,aura为什么这么便宜?
张聪:其实我们并没有降低成本,我们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想以一单卖一单赚很多钱。我们更希望的是,各种行业能够广泛的使用起我们的相机,用我们的相机生产出来更高质量的内容。因为我现在觉得vr+行业并不是推不下去,而是被我们很多vr同行给坑了,他们没有做出非常高质量的能够适合这种行业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还是能够有一个很低的门槛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们会让度了自己很多的利润空间去推广这款相机。
20目10k的标准由来
问:10k标准如何选取?
张聪:因为人眼的视觉范围虽然有120度,但真正能看清楚的范围只有70度,普通镜头的屏幕分辨率一般是1440,通过计算1440*70*360=7405,所以8k的分辨率是最低的要求;另外索尼和三星的镜头分辨率是1920,通过计算1920*70*360=98730,做到10k才能满足这个要求。
目前市面上主流vr头显一般是2.5k屏,用刚刚的公式计算也是将近要一个7k的分辨率才可以满足屏幕效果。
在观看10k视频上,我们有两种方法,一是动态码流,将各个方向的视频画面压缩为4k画质;二是区域渲染,将观众主要观看的区域输出为4k画质。
问:以后的产品迭代还会不会增加相机数量?
张聪:我们现在aura的迭代,我个人不会再去增加相机的个数。我们刚刚讲了,我们试了太多种方案,20目我们通过计算和无数次尝试得出来的方案。
与ozo、jaunt的区别
张聪:目前来讲第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ozo是用8个鱼眼镜头组成的。这样尽管会有助于拼接,或者减少镜头数量,但是反过来影响画质。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一个角度很小的广角镜头。
我们与jaunt最大的区别其实还是商业模型完全不一致,jaunt不是卖相机的公司,它是一个做内容的公司,所以它们的相机压根就不卖,只会和合作方去配合做内容,我们的相机其实是出售的,我们是一款产品的解决方案。
商业模式与营收预期:
张聪:目前主要通过相机销售以及配套的服务收费。销售目标,我们希望今年至少有200-300台。所以保守估计,可能有3000万左右的营收。
目标客户主要是2b,就像无人机行业的大疆一样。最开始是要在不成熟的产业首先做一个非常高端的产品,然后才能不断的把硬件给到平民使用
在现在阶段,直接2c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需要把我们整个b端制作的成本下降下来,效率提高下来,质量提升上来。然后慢慢的c端有接受之后,我们就能逐步做到c端。
未来发展规划:
问:如何面对后来者或是大厂进入带来的竞争?
张聪:我觉得当vr产业爆发的时候,大厂是一定会进入的。我们核心的是怎么利用好目前的时间窗口积累好我们的优势,包括我们的用户体验,包括我们相机的产品质量,包括我们整套的产品逻辑。
我觉得vr现在讲故事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大家需要拿出来自己的产品和拿出来自己的数据来说话。
问: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张聪:产品迭代。第一代的产品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优化。算法上首先拼接这是一个在学术上都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可能要不断的优化算法,能减少更多的出错场景达到一个更小的安全距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