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主要就讲了一个问题:新零售的本质是什么?新零售本质上其实是解决流量红利结束后,企业面对增长困境的探索方式。只是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玩法,小企业有小企业的跟风。
为什么会有新零售的提法,为什么以前没有这种提法,我的看法是:对中小企业来说,不要去管新零售怎样,只要明白,新零售本质是因为线上线下的流量红利结束了,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互联网经济,他们需要一个新的概念出来而已。
新零售其实就是面临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上次在杭州政府组织的一次企业家会议上,杭州本地的一家实体企业,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看看,当年萧山、滨江那么多实体制造业,现在还有几个?不是厂房都建城了写字楼,一年租金收收几千万利润。我们累死累活,一年毛利才几百万,养了几千号人,位社会做这么大的贡献……当时全场默然。
十几年前,产品利润率还能做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现在,包括通常意义上说暴利的美妆行业。毛利在15%左右,净利润百分之5都未必到。
十年前,那时候还没有人计算获客成本,但是电商推广成本,一个uv基本都在0.5元之内。核算获客成本,目前算起来,也就在2元以内,更低的也能做到1元左右。这两年的境况时。别说获客成本了,推广成本基本都在20元以上了。有很多企业获客成本基本都在三位数以上。基本和客单价持平,甚至会超出客单价。这就意味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生产企业产品创新的难度越来越高,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当年几千块钱就可以创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甚至包括某些特卖平台,以前还可以装个调性,控制上活动的次数,现在看看任何一个线上平台,还叫做活动吗?无时不刻不是在活动。没活动,没销量。有活动。苟延残喘呀。毛利低到想哭,还得咬着牙求爹爹告奶奶的上活动。营销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生产企业产品创新的难度越来越高,试错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社会上太多的培训、专家、套路,理论,一套一套的,套的老板发蒙。看着都有道理,干起来好像哪里不对,可能还会面临与原有组织结构和利益的冲突。真的涉及到组织变革,对企业来说,就是大动干戈的事情,换谁都会慎之又慎。原先的市场策略、推广策略,运营策略,看上去有理,做出来总是殚精竭虑,甚至入不敷出。还有一些所谓的培训大师、专家、来忽悠企业老板薄利多销,质优价廉。战略性亏损,自己为何不战略亏损,偷一堆概念忽悠人还找人家收费。战略性亏损这种东西,是最扯犊子的。有限制的亏损是允许的,毕竟大家都是生意人,懂得投入和回报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企业的的利润率严重下滑,看着好看的销售报表,悲伤的只有老板自己知道。而且各大平台,还在不断挤压生产的利润空间。毕竟中国的电子商务,其实是个很变态的生存环境,不断的竞底,使得企业发展明显后劲不足。中国的实体企业,除了极少数的几家企业,大多数都挺可怜的,操着卖白粉的心,赚得是卖白菜的钱,不小心还可能会搞个一夜回到解放前。案例太多了,就不举例子了。专家只告诉你溢价,专家却不懂在竞底的环境里,溢价起来的,百万分之一都没有,挂掉的数不胜数。
不管是被诟病不是干掉山寨只是代替山寨的小米,还是干掉了街边零售业态的阿里,本质上,并没有给中国的商业环境增加多少分数。那些玩资本的企业,要这些中小企业的利润,还告诉世界他们不考虑利润,考虑规模,他们是不用考虑,因为都让中小企业帮考虑了。没有利润,拿什么去发展。所以要为中小零售企业争取利润,缩短信息流距离,摆脱无效的投入,目的只有一个:利润!
可以考虑下:
企业想继续生存,利润从哪里来?
最近来和我合作的胡庆余堂,国企,老字号,举国闻名!具体营业数据我就不说了,反正一言难尽。风光无限的背后,压力还是蛮大的。利润,并不来自所谓的差异化,利润,只能来自高净值的客户群体。胡庆余堂旗下有一个子公司,人不多,却能贡献非常大的利润额和营业额。而且没有门店,没有硬性运营成本,竟然是做微商模式操作。深刻能理解,为什么爱国者的冯军那么大的年龄了,还卖力在直播平台上吆喝转型,哇哈哈的宗庆后老板,开始涉足微商。这么说,并不是鼓励去做微商,微商要承担的风险其实非常高。这个事情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实体企业已经被逼到无所不用其极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实体企业都在线下渠道轻易赚钱的时候,没人会考虑转型。如果淘宝还是十几年前的淘宝,想想吧,谁会去做微商,而且很多用坑自己的亲朋好友的方式。当然不是所有的微商都坑自己的亲朋好友,淘宝也坑过。没有歧视或者鄙视微商的意思,相反,很赞成这个方式。关键问题是:什么样的方式才会筛选掉这批坑货?
这个问题,去年阿里的王坚博士给说了一个理论,让人感觉茅舍顿开。王博士是阿里首席科学家,他当时说的是,任何筛选机制都会有漏洞,无论你怎么设计,都一定会有。这是无数科学事实证明的。你无法堵住了所有漏洞。王博士说的一个关键点是,不要想堵住什么,要想去留下来什么。
这句话有点形而上,不过也就是这句话,让我对建立一套筛选机制帮助中小企业更有信心了。利润来自于精准的高品质用户。只有这些用户,才是长效的利润来源。如果用竞底的方式获取用户,大家只能看着这些高品质用户去国外买买买。因为没有一个高品质用户会去拼多多上买几块钱包邮的东西但高品质的东西,在竞底的环境里,活得都很压抑,而且死得都很干脆。
消费者就不相信某些渠道、某些地方会出现高品质的商品,这也是这些年,某些平台不断引入头部商家,不断倾斜头部商家的原因,自己什么调性自己知道,要改变就必须走这条路。找到原因,才能真的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这个原因,阿里不断的在扶持头部卖家,大品牌大商家,这也是一种筛选的机制。说到拼多多,为什么大品牌很少和拼多多合作,因为筛选机制。竞底是一种筛选机制,竞质也是一种筛选机制。为什么国人相信海外的产品?是相信产品吗?是相信海外的筛选机制。同样的商品,放在拼多多上,卖得出价格?筛选机制决定了让消费者怎么看。本质的问题就是,消费者根本不相信你的筛选机制能留下什么好东西。
更本质问题:是信任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一定要学大企业的方式,肯定是找死。大家必须考虑的方式是,用什么样的筛选机制,找到自己的高净值用户,让他们信任我们。这才是利润的来源,在流量红利期,大家可以不断的获取新客户,来弥补这种损失。但是现在,这种方式不太可行了,在流量有限的情况下,之前谈过:只有也唯有三种方式可以持续保持利润增长,1、提高客单价,获取高毛利。2、提高复购,获取客户价值,3、抢别人的客户。
但以上任何一点做到都不容易,具体怎么做,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且猫有猫路,鼠有鼠道。这里有个问题,是比较具体的说到筛选机制的问题。谁都想要高净值的客户,问题是哪里去找,如何筛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想去抓狼,就要去狼窝里找,去狗窝里只能抓到哈士奇。拼多多的用户,找来的都是拼多多的用户。亚马逊的用户,找来的都是亚马逊的用户。
那有没有好的筛选机制筛选精准的客户?
什么样的筛选机制决定了什么样的客户。这是第一个问题。
但是我们不是狼,我们不知道狼窝在哪里,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去找一头狼,让那头狼带我们去找。其实,我们的每一个老客户,都是我们的狼,他们就是能去帮我们找到更多客户狼群。老客户营销大家也做了很多年,情况大家都心里清楚……所以实际上有没有一套简单易行的方式并且可长期操作并执行的?最近研究了一个工具,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免单猎人。在免单猎人的操作机制里:如果没有老客户,怎么办,去借!借别人的鸡,给自己生个蛋,孵化出来了,就是自己的鸡。
但是没有几个老客户会真的主动给介绍新的客户,偶尔会有,能不能形成规模化,才是问题。何况还有些企业,忠诚的老客户都是没有的。那能不能变得更多。如果没有,有没有办法在不降价的情况下,也能让新的用户接受我们的产品?
免单猎人工具,就是开发给到所有面临这样问题的企业,去找到自己的精准用户人群。如果不知道怎么筛选这部分人群,免单猎人就帮助筛选好。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产品,用好产品留住他们。而且这个工具使用不收费,帮助筛选客户不收费,没有客户帮助找到种子客户,也不收费。
而且免单猎人使用起来不要求任何合作企业做对产品做降价,也不允许做低价低质商品,比如九块九包邮之类的,不会和任何一个做低质量商品的企业合作。也不要求改变原有的销售渠道模式,原先开店就开店,原先玩京东就玩京东,原本打算招商加盟就继续做招商加盟,不会影响任何既定的工作计划。相反,免单猎人的价值就是,让店开得更好,因为会获得更多的精准用户,让招商加盟做得更好。
为真正能做好产品的企业,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这个工具的的机制比较特殊,不是商家有意向和合作,免单猎人也有意向和合作就能合作的。免单猎人有个核验官机制,如果没有核验官认可这个商品,对不起,双方合作不了。核验官就认为产品品质粗糙,不值得做,就没法做。核验官都是第三方的。现在北京民政部下属的一个社会保证公募基金正在和免单猎人沟通,希望能够给免单猎人提供更有保障的核验机制。不过因为工具还没上线,现在合作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大,因为免单雷人暂时不能确定中小企业的商品品质,所以先和大企业沟通了下,从模式上看,免单猎人会更希望小企业,甚至个人产品。产品好,价格不能乱。就是不做竞底的事情。
免单猎人的核验机制,目前还不够完善,也需要再不断迭代的过程。但这个方式,只要是企业获取到的用户信息,一定都是最精准的用户。做出的业务模型图。和传统业务模型最大区别就是,这个并不影响原先的业务模式,只是帮助优化了信息流的精准性。核验官制度,并不分割原有的利益体制,恰恰会壮大原有的利益体制。诚信核验官制度,帮助企业把原先的消费者变成了消费链,也就是帮助企业促请老客户去找到更多的新客户。
免单猎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允许企业用这个工具上同时上多个产品。产品在工具上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时间到立刻下架。库存没有了也必须下架。不准补货和延长时间。这样本身就是筛选机制的一部分。
期待免单猎人和大家有更多的火花产生。真正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