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亚马逊选品思路爆品思路和深耕产品思路

值得亚马逊新手卖家学习的两种选品思路:爆品思路和深耕产品思路。亚马逊优化可以补充更多关键词,而且完全不必堆砌,也可以介绍自己的品牌故事,功能性越强或复杂的产品,更需要在长描述板块做足功夫,这是一个可灵活摆放长尾词的地方。
一、爆品思路
对于新手卖家,爆品思路可以说是既常规又通用的一种思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那些在平台上卖的好的“爆品”都可以成为选择的对象。亚马逊平台的best seller页面和most wish for中都隐藏着卖家需要的“信息”,卖家可以在这些“爆品”中寻找销量佳,且还有发展空间的产品。
此外,明星效应、网红效应、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视频常常会触发很多爆品,如“独轮车”就是由当红明星贾斯汀·比伯在个人社交网站发布的一段表演视频引爆而在那一年卖得异常火爆。
切入点:观察这些产品的review,特别注意中评差评,比如某款产品买家反馈不防水,线容易断等缺陷。卖家则可以抓住机会弥补缺点,这样在爆品的基础上再加以优化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深耕产品思路
深耕思维适合拥有自建工厂或者工厂资源的拥有者,工厂卖家经营品类单一,但充分掌握着产品制造、成本和原材料资源。他们对产品了解比较专业,具有深耕品类的条件。
卖家们需明白一点,亚马逊是重产品轻店铺的,平台希望卖家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产品的基础上再优化一个店铺的经营。工厂卖家即使产品单一,但是在质量把控和优化调整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可以不断满足对产品要求更高的消费者。
切入点:了解消费者的痛点,利用工厂资源不断去优化产品,并提高生产和设计优化的能力。
说实话,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选品真的很难,要不然也不会有“七分在选品,三分靠运营”的说法了。
但选品难不代表没有解决方法,要想选到合适的产品,我们必须从选品思路和选品方法上两手抓。
选品的思路:
1量大是致胜的关键。如果在选品上,你没有看过并从心底认真分析过几百上千个产品,你觉得的难根本就是众说纷纭下的从众病和懒惰罢了,这病你自己治。认真分析过上千款产品之后,即便很难的选品也会逐步有了思路和眉目。量大是致胜的关键,量变达到质变,选品才会有结果。
我自己曾经亲自选品近8000款,而且在各个平台上一一卖过,然后再逐步筛选淘汰,沉淀出来我们自己亚马逊运营中的几十个sku,先做大再做小,先做泛再做精,经历过之后你会更笃信这看似简单和繁杂的路径才是选品的捷径。
2不要轻视小物件、冷物件。日常生活中的针头线脑卡纸扣针,工具应用的(刀舷钻矛)等等,普通到你都忘了它,冷门到你从来没听过的,都可能是市场。选品,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数据为依据,只要平台数据显示有满足你当下运营预期的销量,只要在当前市场的价格之下核算之后利润还不错,就值得你去关注。
不轻看任何产品,因为,就像我经常强调的那句话,做卖家,我们只有一种理想--赚钱,只要能为你带来盈利,这个产品就值得珍惜。很多时候,我们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往往终于会沉下心来回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普通的事物,然后,生活回归平淡,却也真实幸福。于生活,如此,于选品,也同样如此。
3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及我在日常线下课程中反复讲到的十二字选品底层思维:刚需致胜,田忌赛马,远离侵权。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三个角度,选品成功的几率也就大大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