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规模,截止 2015 年底达 6.88 亿,2015 年新增网民 39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0%,较 2014 年底提升了 2.4 个百分点。据预测,2016 年,中国网民规模将达到 7.26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纵观近十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均迅速增长。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新网民的不断增长,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基础更加坚实。
中国手机网民,截止 2015 年底,规模约为 6.23 亿。较 2014 年增加561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0%提升至92.80%。据预测,2016年手机网民规模约为6.66亿,占网民比重为 95.50%。由此可见,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
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截至2015年底,达到4.13亿,较2014年底增加 5183 万,增长率为 14.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 3.40 亿,增长率为 43.9%,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 54.8%。
中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截至 2015 年底达到 4.16 亿,较2014 年底增加 1.12 亿,增长率达到 36.8%。与 2014 年 12 月相比,中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从 46.9%提升至 60.5%。特别突出的是,2015 年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用户规模达到 3.58 亿,增长率为 64.5%,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 39.0%提升至 57.7%。
2015 年,网上支付发展迅速,普及化进程加速。其一,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渠道,丰富支付场景,发挥网上支付“电子钱包”功能。一方面,网上支付企业运用对商户和消费者双向补贴的营销策略推动线下商户开通移动支付服务。另一方面,网上支付企业开通外币支付业务,拓展海外消费支付市场。其二,网络支付与个人征信联动构建信用消费体系。2015 年初,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信用等在内的 8 家机构获得央行的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在逐步建立的信用体系下不良信用行为会被记录在案,并通过网上支付限制其消费行为,迫使用户重视个人信用的维系,从而规范和完善了网上信用消费的支付环境。
2016 年,中国的网民渗透率将达 50%以上,即近一半以上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上网,中国互联网网民数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和工作形影不离的工具。未来两三年内,移动互联网将继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将会在诸多方面改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形态,也将产生更多的商业机会。
另一方面,移动端网民占网民总数不断提升,互联网向移动端迁移,得移动互联网者得天下。2014 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 pc网民规模。在 2012 年及 2013 年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其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越 pc 端的流量,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 pc 业务用户往移动端迁移,呈现出 pc 业务增长放缓,移动业务增长迅速的态势。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要跟着网民走。所以,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得移动互联网者,得天下。(来源:微谷中国)
【科技开放平台】将挖掘企业更多发展价值与成长空间,帮助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升级,欢迎咨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