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920个小时、爬了数十个网站;整理数十万的数据、死伤十亿脑细胞;整理出37家投资机构8522个项目7640亿资金,用大数据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投资退出现状。”近日,由sharex(基于区块链的股权管理和交易平台)、股权转让服务平台潜力股、股权转让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2017中国股权转让蓝皮书暨34家顶级投资机构投资退出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京正式发布。
梦想没那么容易实现,兴奋、失望、理智是股权投资者的集体群像一般来说,股权投资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是初创阶段、第二个是成长阶段、最后属于ipo阶段。每个阶段的回报率都有不同。但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大多数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经历兴奋、失望、理智三种体验。兴奋是初期体验,见到什么项目都想投,目前很多投资机构很多投资人都处于该阶段。
事实上,种子期机构的成功率大概10%。个人投资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几,天使阶段机构投资者有10%-20%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在20%-30%,pe能做到50%-70%。普通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接触到知名创业公司的机会微乎其微,失望似乎是这些股权投资者挫败后的集体群像。
众说周知,2009——2011年是全民pe时代,数千亿资金涌入股权投资市场;2014——2015年,数千亿新三板基金涌入市场,在2017——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将面临退出清算的压力。因此,理智正确的认识股权投资势在必行。
做投资,既要知投,还要懂退sharexceo李刚强表示,2017年是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丰收年,在这一年中有433家公司实现了在a股市场的“跃龙门”,相比2016年获得了75%的增长。
与此同时,各大投资公司也迎来了ipo的大年,深创投、达晨创投、九鼎、金石投资、同创伟业等知名投资机构均迎来了10个以上的ipo。而红杉、鼎晖、idg、启明等美元背景的基金也在海内外市场迎来了ipo的丰收。
尽管收获了ipo的喜悦,gp却开始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关注退出。达晨的肖冰认为,投进入退不出来,估值都是假的,退出才是创投的本质;经纬的张颖要歇斯底里的做退出;preaangel的王利杰感慨道最难的不是投入,而是退出的时机;戈壁的蒋涛则认为,投资应该由马拉松变成接力赛;甚至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都呼吁中国需要更多层次、更多维度的退出场景。
从股权投资“退”的方面分析,蓝皮书全面解读国内股权投资退出现状sharex、潜力股平台、股权转让研究中心连续三年专注于中国股权转让市场的耕耘,在完成了滴滴出行、新美大、小米等十余个股权转让项目的交易的同时,在品牌、研究、资源等方面长期积累,将2017年中国股权转让市场的研究成果汇集成此《蓝皮书》。
该《蓝皮书》从全球及国际股权转让市场状况、股权转让的关键问题、市场趋势全面阐述,更包含34家投资机构从成立至今的投资退出大数据分析,涉及对7000多亿资金、8000多个项目的深度分析,全面揭秘国内股权投资退出现状。
完整版下载地址:/article_detail/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