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均为亲身体验
未经许可不得商用
侵权必究
大一的时候,和室友去后海玩,路过一家卖臭豆腐的小店。
写着“正宗绍兴臭豆腐”
室友说,看,你家乡特产,咱整点?
没有看那家店,只是吸了口气,说,算了,不正宗。
自顾自走了,留给室友们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
————————————————————————
作为半个从小在市区长大的绍兴人
奶油小攀是毕业后有朋友来绍兴玩作陪时第一次吃
臭豆腐倒是从小吃到大
那时候,一枚黄油油的五毛钢蹦儿可以换一串同样黄油油的炸臭豆腐
大学的时候,说要吃臭豆腐,能见到的大多是湖南那种又黑又硬又辣的版本,难得见到有点绍兴臭豆腐样子的,却大多是有形而无神,有色而无香的山寨版本。
所以,每次假期回家,和在太原读书的基友一起走街串巷吃臭豆腐成了假期必修课。
印象中吃的最多的是仓桥直街的一家,一个精神挺好的老头儿炸的。
最先是在社区口,这回去搬到了街对面小院门口,要不是挂了个旗子,可能就错过了。
最早来吃的时候其实是高中,几个朋友路过摊子,兜里不上不下几个钱,刚好可以吃顿炸臭豆腐。
那时候就做做老几件儿:【臭豆腐】【萝卜丝饼】【虾饼】【淀粉香肠】【年糕】。
后来也卖卖【茶叶蛋】,因为一直煮着,味儿也挺足。
几年前也开始买这种【油豆腐串串】。
这个小摊吃了快有10年,岁月白了大爷的鬓角,却带不走老头儿的傲骄。
那几年放假,基本就是从城市广场开始,走过仓桥直街,再经过少年宫,最后到鲁迅故里,走一路吃一路的臭豆腐。
以前少年宫门口有个老奶奶摆摊,炸的不错,吃起来也香。
鲁迅故里门口有个阿明土特产,老板热情健谈,味道不错,量也足。可惜,甜酱太咸。
比较有名的神出鬼没的王老汉臭豆腐,若不是只有辣酱,那肯定是首选。
至于越香王老汉,味道上比咸亨酒家和景点门口也正许多,但是和青石板街上的摊儿比,终究还差了点意思。
一年冬天,没吃到少年宫门口老奶奶那个摊儿,和基友捧着阿明家买的臭豆腐,惆怅地蹲在河岸边闷头吃。
基友感叹了一句,“每年都有老人挨不过冬天啊”。
后来我们抱着希望在夏天去了少年宫门口,还是没有寻见那炸臭豆腐的老奶奶,只能在心里想,大概是子女不让她摆摊,回家享福了吧。
再说前几天吃的这家。
其实本来只是想吃萝卜丝饼的,不过既然来了,就再来串臭豆腐好了。
【萝卜丝饼】
边上有个老太太也在卖,个头好像也大一点。
以前老太太的摊生意没这个老大爷多,所以基本都是吃这个老头儿做的。
价格从五毛涨到了两块。
【臭豆腐】
臭豆腐价格是2元/串,5元/碗。
不太吃碗装的,因为那个泡沫碗会被烫化。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太敢吃。
话说大家都在用纸碗纸盒了,这个老头还用泡沫碗,也是傲骄的一逼。
我在等臭豆腐的时候,有很多游客也会买。
反倒是有些本地的家长,有时候接小孩放学路过,小孩想吃,家长就以不卫生、脏等理由拒绝。
当然这些家长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青石板街里的臭豆腐,曾是少年的乡愁。
拍摄工具:Sony Z1、Canon 5D3
五毛特效:Ibelin
个人美食分享平台,公众号微信“captaineat”,喜欢的可以关注。
想次兰花干。。。。。 一口咬下去都是汁水。。。。
感觉你们的童年都略惨 而我是吃外公炸的臭豆腐长大的
对的 就是那个油品其实不大放心
其实还是有点好吃的
老伯一手扶墙POSE好消魂
就是那种泡在汤水里的豆腐干么?
火车站对面的玛格丽特的一家十足有
一个老伯给我的印象就是傲骄的一逼
“于是长成了这样”
小时候1块钱能卖10块臭豆腐
现在按串是2块一串6颗
我想吃萝卜丝饼,小时候5毛一个,特么的现在这么句
油基本都是要重复用几次的,这个正常的
因为我在你皂片一隅突然瞥见了兰花干hhh。。。。。
还好我家也会自己炸,而且臭豆腐都自己腌制
高温消毒
早知道这样吃相貌会好,我也吃了
走过那么多次仓桥直街,我咋没看到这个老爷爷呢?
萝卜丝饼都吃不起了
哪个是?
物价飞涨,就工资不涨
好久没吃了
臭豆腐看着不错,外表酥酥的,应该好吃的
好幸福好流弊的即视感
去外面吃小吃就不能考虑太多,想吃就吃,吃的就是一种随性,憋想太多,反正也不是天天吃哈
不会就是那个油豆腐串串吧,一口咬下去也是又很多汁啊
炸臭豆腐的销魂姿势我给满分
很少吃的路过。
啊哈哈哈油豆腐是油豆腐~~兰花干是第四张图里面左边那个。。那个。。哦。。。我过了一天再聊还是想吃哈哈哈哈
特地回看了下第四张图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