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记录一个广场横空出世  纪念范文澜先生诞


第【702】期
时间:10月24日------------------11月15日
地点:市区胜利西路,原龙山宾馆(现绍兴饭店内),市文保单位--范文澜故居前。
现场记录:
时间:10月29日现场
时间:10月30日现场
时间:11月2日现场
时间:11月8日现场
时间:11月15日现场
传承国学经典,弘扬文澜精神
纪念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手机看新闻
座谈会现场
范文澜孙子-范作钧
范文澜故居
本网讯(记者 李颖 文 王洋 摄影)今年是绍兴籍杰出的国学大师、史学大家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今天上午,纪念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绍兴举行,市委书记钱建民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邵清,市领导尹永杰、魏伟,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叶飞帆等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杭师大校长助理、教授袁成毅,《浙江通志》总编室主任董郁奎,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陶水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荣维木、崔志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张学继都应邀出席,范文澜先生孙子范作钧也亲临会场和大家分享了祖父的事迹与精神。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不仅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其崇高的精神风范也为后人铸起了一座丰碑。
作为我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对范文澜先生充满着崇敬之情。“范文澜先生不仅位列新中国新史学的“五老”之一,而且和毛主席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探索者。”金以林说,范文澜的历史贡献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范先生45岁以前,他在中国国学研究领域留下了非常卓越的成果;等范文澜先生去了延安以后,他又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诠释方面的第一人;1950年范文澜先生前往北京任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后,才真正地开创了中国现代史研究学科。
《浙江通志》总编室主任董郁奎也认为,范文澜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近代史研究者。“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既是一个国学大师,又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更体现在他编写的《中国通史简编》影响巨大,同时他德才兼备,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看到绍兴如此重视文澜精神,范文澜孙子范作均也在座谈会上一再表示感谢,他希望文澜精神能够进一步在绍兴生根发芽,真正落到实处。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邵清认为,范文澜先生不仅是国学大师、史学大家,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共产主义者,大家要传承和弘扬好范老老老实实做学问,踏实做事,低调做人的务实精神,要树立“人民学术观”,做到学术研究要为人民服务,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贡献。
市委书记钱建民表市委、市政府向范老后人转达问候。他说,缅怀和纪念范老,就是要学习他爱党、爱国,追求进步的信念,学习他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学习他艰苦奋斗、洁己奉公的高尚人格。作为范老的故乡人,一定要传承和弘扬好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继续挖掘和整理关于范老的各种史料,保护修缮好范文澜故居,传承发展好范老的史学理论,加强中小学教育,努力使范老的崇高品格更加广为人知、世代传承。
座谈会后,与会人员还赴范文澜故居参观。
《范文澜传》书稿引来专家学者热烈讨论
手机看新闻
本网讯(记者 李颖)今天下午,《范文澜传》书稿讨论会暨范文澜学术思想研讨会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据介绍,《范文澜传》书稿由绍兴文理学院教授谢一彪撰写,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就《范文澜传》书稿的结构、内容、主题思想等提出了修改意见。
《范文澜传》书稿共70万字,以时间为线索,分为“浙东少年”、“求知若渴”、“追踪乾嘉”、“侥幸逃脱”、“风范永存”等23个章节,较公正、客观地叙述了范文澜波澜壮阔的一生。该书创作历时多年,预计将于明年出版。
作者谢一彪是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现为历史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主持《中国共产党与苏区宪政建设》、《毛泽东的人权思想研究》和《光复会史稿》、《徐锡麟评传》、《浙江光复会人物研究》等五项省规划办课题,已在《中共党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和传记50余篇,其作品有《中国苏维埃宪政研究》、《光复会史稿》、《徐锡麟评传》、《陈奇涵传》、《陶成章传》等。

参观范文澜故居。(记者 石皎月摄)
范文澜之孙范作均昨在文澜中学作专题报告,在谈到如何传承范文澜精神时,他说——
要学爷爷“吃冷猪肉”和“坐冷板凳”精神

回到绍兴,闻到的就是故乡的气息

居民质疑名人故居前大兴土木 原来要建纪念广场
手机看新闻
本网讯(手机记者 喻剑)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范文澜故居前近日被搭建起围墙,大兴土木,有市民对此不解,市级文保单位前怎么能随便搞建设吗?昨天,记者从相关单位了解到,今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故居前是正在建设一处范文澜纪念广场。
昨天下午,带着市民的疑惑,记者先来到了胜利西路原绍兴市龙山宾馆(现为绍兴饭店)区域实地踏看。在范文澜故居前的空地上,记者看到许多民工正在现场施工,有的搭建围墙,有的在铺设石板,有的在种植绿化。记者向几位正在砌围墙的师傅询问情况,对方表示他们只管做事,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随后,记者联系了范文澜故居的主管单位---市旅游集团。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范文澜故居里面的日常维护管理由胜利西路上的大通学堂负责,而故居外面的地块属于绍兴饭店,不属旅游集团管辖范围。
接着,记者与绍兴饭店基建科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对方告知记者,今年的11月15日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范文澜先生的后人将来绍参加相关纪念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决定在范文澜故居前建造一处纪念广场。从10月下旬开始,绍兴饭店就开始承接了这项任务。该负责人介绍,纪念广场将与故居建筑风貌相协调,秉承江南水乡白墙黑瓦的风格,广场内将种植绿化小品,铺设青石板,入口处将采用清代门庭设计。为使纪念活动顺利进行,目前施工人员正全力以赴,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力保在11月14日前将纪念广场打造完成。
■新闻链接
范文澜(1893年~1969年),字仲云,绍兴人,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长期从事该书的修订工作,还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水浒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