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新闻,看得实在难受。
985高校毕业生李文星的这个, “传销” 两个字,实在太过刺眼。
因为1999年的时候,我就被读中专时坐在后桌的同学用电话的方式骗到广西玉林。尴尬的是,当时为了能出门,还跟父母闹翻了,几乎没有退路……
所以,我前后在玉林挣扎了将近半年,坚持不交钱,当然也没钱可交,但也没地方去,后来才带着几个愿意相信我的小伙伴,在元旦来临的那一夜偷偷跑掉。
这段经历在将近二十年后,我平日里还是几乎不太提起,因为里面涉及到同学、友情、欺骗、纠结、挣扎……人性的负面实在丑陋,随便想一下都觉得太过百感交集。很多人都建议过我写本小说,看起来也的确有的写,毕竟传销团伙那简陋的出租屋里,有太多被扭曲、荒废和毁掉的青春……
可让我从头再回忆那半年,实在难过,而且后来有个作家慕容雪村已经卧底传销组织,写过一本畅销书《中国,少了一味药》,所以这个念头就作罢了。
只是让我震惊的是,在1999年之后的好多年里,身边不断有同学、朋友、邻居甚至家人(我姐夫)被骗到湖南、四川、北京等传销组织,来找我求助的、解惑的,甚至辩论的都有,有点哭笑不得的无奈。
哪怕是到现在,已经18年过去了,传销不仅没有销声匿迹,竟然还在蓬勃壮大。不仅新闻层出不穷,还越闹越大,有人连生命都丢了……
“985工程”高校毕业生李文星 ↑ 求职陷传销组织蹊跷死亡的新闻,让社会震惊。
不过想想,这些年每年大学生毕业的人数都过百万,就业情况越来越艰难,这种背景下,“985名校”“求职”“传销”这几个关键词,无疑个个都是焦点。
很多人看了新闻都不屑一顾,觉得自己好歹也受过高等教育、在网上读过不少揭露传销术的帖子,这些年这种新闻没少出,只要具备基本的警惕,怎么会跟传销扯上关系?!
其实,每个普通人都可能坠入传销陷阱。
传销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经衍生出“南派”和“北派”了……好想吐口口水……而这两个派别,和南北方人的性格也有点相似。
中国传销地图
比如北派,主要据点在北京、河北等地,参加传销的人喜欢简单粗暴地进行人身控制,因为这样快,他们也没耐心等,直接用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威逼、利诱、胁迫、殴打甚至绑架,迫使骗来的“下线”――他们的朋友、同学、亲戚、恋人甚至家人尽快交费入会,共同发财。
而南派传销打的是感情牌。我也是后来才明白,当年我被同学骗去的,就是南派,以广西的北海、南宁和广东、海南等地为主要据点。除了初期的洗脑阶段他们也会用看守、跟随等方式限制人身自由,过了一到两周之后,相对还是有行动自由的。
组织主要成员先通过前一两周集中猛烈的全方位洗脑,聊天、讲课、谈心,反正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尽快接受一个不被社会理解的发财机会,然后好死心塌地交钱、买产品,然后心甘情愿拉“下线”入伙,发展自己的组织。
如果觉得我的经历还太个人化,来看看媒体的介绍 :
有记者曾深入传销组织卧底采访,在传销组织中,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有身居高位的银行行长、政府官员,更有阅历丰富的生意人、大学教师,在看似离我们很远的组织中,公务员、律师、医生、甚至警察……任何一个常见职业的从业者都可能出现。
以我个人的经历,那些所谓的官员、生意人、警察……基本上都是只有传说,或者偶尔在大型活动里冒一下头,作为证明。实际聊天会发现,即使有,也不过是投机的小生意人,官场失意者或者被开除的公务员,不过是一个噱头……
所以,会不会掉入传销陷阱,这不是智商或者警惕性的问题,它之所以生命力如此顽强,不过是因为,它盯着的是人性里最弱的漏洞,一般人很难抵挡……
神奇的是,无论怎么打击,传销一直都没销声匿迹……
而且传销越来越像个宗教,有基本的教义:发财,快速、直接地发大财,基本上不用投入,或者只用几百上千入会费、拉几个人当下线,这种简单的投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销除了基本的拉下线制度不变,形式日新月异,比如邀请人的方法,花样翻新,随时代不断进化。新闻里的李文星就是被一个叫“boss直聘”网站的虚假招聘信息骗到天津市静海区的。
在名为“邀请”实为“请君入瓮”的传销骗局中,邀约(欺骗)只是第一步。
为了发展下线,从全国各地把人骗来发展壮大自己,传销组织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以前网络不发达,写信、打电话,如今,有以介绍工作为名的,有以邀请朋友旅游或考察投资项目为名的,还有假借谈恋爱发展感情骗人上钩的,甚至还有人向亲友谎称自己在外地出了车祸、让对方马上带钱过来救急的……
总之,不管打着什么样的幌子,把人骗过来是传销洗脑的第一步。
到现在我也还记得传销的几个步骤,我当年去的广西玉林,同学已经是传销组织的中层,我的经历几乎每一步都踩着他们教程的步骤,邀请、上钩、到达、 美食、休息、旅游、无意中拉你听课,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
只要你从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出租车)下车,后面就是娴熟而紧凑的洗脑一条龙,当年电脑没那么普及,手机也不能上网,那些教程他们都手写在小笔记本上,作为宝贝藏起来。只有被洗脑成功交了钱的人,才会成为家人,很快就复印或手抄一套完整、缜密的资料。资料里会详细教你如何从电话、信件邀约到最后签单,每一步骤的细节和问题怎么处理,甚至上厕所怎么跟随,新人给家人打电话要钱怎么撒谎,事无巨细……
而参加传销的人之所以欺骗都骗得理直气壮,是因为传销体系的逻辑中,谎言也分“善意”和“恶意”的,用谎言邀约亲朋好友,用欺骗的方式拉熟悉的或陌生的人入伙,是为了不让他们错过发财机会, 我骗你是为了你好。
可是真的交了钱入伙之后,传销组织成员里除了中高层,基本上生活都是只能满足温饱,睡觉打地铺、生活用品能免就免、吃饭是怎么节省怎么来、菜里别说肉,连油星都没几个,就连讲课,只有新人听的是在酒店里,其余的所有都是民房,塑料凳子都算好的,好多时候大家是坐着砖块甚至站着的……
至于原因,一是交了钱买了产品或者会费之后的确没钱,另外他们觉得这是天降大任前的劳饿其体肤,没有苦哪来甜?可我只记得,就在那几个月里,我痔疮每天都犯,瘦到110斤,头发都是枯黄的……
所有人跟本地人除了买菜,基本上没有交流,每天的生活除了不断欺骗同学朋友来,就是上课、聊天、幻想很快就发达之后的美好生活。
说回我,那会儿家我是回不去的。但我一时也找不到能提供工作的城市,连每天的生活费都是跟关系好的同学借的。传销选择的地方消费水平大都很低,交通、通讯都不发达,想找工作,连方言都听不懂。
幸运的是,我一直熬到终于有朋友答应我去了帮忙找工作(当然,这是另一个悲催的故事……),带着几个私下聊天慢慢接受这是传销的小伙伴,半夜偷偷上了火车,离开那个小城市。至于玉林传销组织里我那些同学、朋友后来到底怎么样了,我到现在也不太清楚,好像是一两年之后公安介入,他们应该是都和我一样,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
吞噬李文星生命的天津静海区那个池塘……
如今随着互联网普及,传销的邀约方式也从打电话、当面拉劝,发展到利用征婚、网恋、旅游、求职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而恋爱、征婚、求职等都是需求量很大的群体,按比例都能算得出来,总会有人落入陷阱。
其实传销之所以一直生命力那么旺盛,根本原因很简单, 太多人不想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努力,只想走捷径,快速致富。
包括我自己也是,当初就是因为同学的一句“我叔叔是厂长,一个月四千块工资”,就坐着三天的火车跑去一个几千里外的地方。所以,无论你强调多少原因、背景和理由,你有多无奈,只要你愿意入伙,参与了这项“事业”,都是类似的心理――对想挣钱、挣很多钱有幻想,觉得天上会掉下一个这样的机会,从来不考虑自己和这个机会是不是匹配。
我能理解也特别理解,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遇到挫折、求职遇到困难,特别想有个意外的惊喜,能实现弯道超越。咱们中国人都喜欢抄近道、走小道,快速到达财富的山顶,哪怕是生活里办个普通的小事,也不想排队,只希望送点礼、走点关系、走个后门提前办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要识别传销的陷阱、躲开这个坑,就还是有办法的,先戒除不切实际的幻想,了解现实,接受自己的欲望,但不幻想一夜惊喜。
然后,再了解一些基本方法――
~首先是甄别~
无论传销的陷阱你遇上的是南派还是北派,要甄别不难。
当对方以介绍工作或谈恋爱等理由,把你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连正式的办公场所都没有,“恋爱对象”连份正式工作都没有,你可以基本判断,即使不一定是传销,但警惕性要提到5颗星。
如果接下来你还被安排参加有关行业现象、直销商机、分成规则、邀约新人等课程,或者告诉你有什么重大“国家项目”“冷门发展机会”“市场没有发现的先机”等等,那可以确认,对方不在从事传销就是骗子。
这时,无论对方打着多漂亮的牌子,丑拒,坚决一点!别侥幸!!更别好奇!!!
要知道,任何谎言总有破绽,像骗了李文星的这家“李鬼”软件公司,招聘时仅仅对他进行了电话面试,便要求他两天后去软件园报到。当时,李文星也产生过怀疑,甚至还跟朋友说,“就只有电话面试了一下,我都不知道靠不靠谱,我怕是传销的。”
给李文星发送录用通知的是昵称为“五杀乐队”的qq邮箱……
要知道,再小的公司发录用通知也会用企业邮箱+电话通知~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一家正规公司的招聘流程,不可能如此随意。但也许是之前的求职过程里受挫太多,压力太大,也许是高薪承诺的诱惑力太强,他最后还是抱着侥幸,去了天津。
大部分情况下,戳破谎言并不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核实。 在李文星赴天津之前,跟他合租的大学同学曾提议,让当地朋友帮忙打听公司情况。即便没有当地朋友,通过114电话咨询一下,也很容易甄别信息真伪,但遗憾的是, 每个误入传销的人,都少了质疑和核实这一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李文星的上当受骗,也是传销组织欺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都用上网络招聘平台了,这个群体太大了,就像短信诈骗一样,总有人会上钩。
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发布在正规招聘网站上的信息都是真的,谁知道还有挂羊头卖狗肉的虚假招聘?此次涉事的“boss直聘”,不进行验证即可发布招聘广告,这不是技术漏洞,更多的是管理漏洞。有此漏洞的招聘网站远不止“boss直聘”一家,不少国内知名招聘网站,都只要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这也给了很多像传销这样的组织以可乘之机。
传销组织正是看准了毕业季,大学生求职难,对找工作心切的大学生下手。翻阅这些年新闻里的类似案件,不难发现, 工作越难找,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的可能性越大。而且 加入传销的大学生是增多趋势,几乎每个传销组织都有不少大学生,有的比例竟然占到了80%,这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不无关系。
~然后是求助、报警~
如果你运气不好,因为遇到困难或一时糊涂没有甄别,误入传销组织,也还是有机会脱身的。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手机还没被收走,要第一时间给朋友发定位信息,让其帮忙报警。 如果运气不好,一来就被控制,要假装顺从,不当面拆穿和反抗,保全自身安全是首要的,留得青山在。
传销人员图的是你的钱,以及将来要利用你的社会关系,给组织拉来新的下线,所以只要假装配合,对方不可能24小时贴身看守,总还是有机会脱身的。哪怕是惯常的身份证和钱被扣留,也可以通过报警或找当地人(传销组织一般不发展当地人)寻求帮助。
从不借钱的李文星到了天津,半个月借了三次钱
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他们洗脑。 毕竟 一边是苦逼现实,一边是他们不断画馅饼,里面满满的暴利诱惑。只要你一幻想小投入就能抄近道挣大钱,然后荣归故里,同学聚会会成为焦点大放光芒……再加上身边全是那个群体给你点燃的虚火旺盛的幻想,还有人无时无刻都在跟你谈心,影响你的心智和判断……
缺乏社会经验又急于改变命运的大学毕业生,很容易被攻破心防。
毕竟人性都有弱点,心理防线一旦被打开一个小缺口,欲望就会难以抑制。短期内,发达的想象可以控制人所有的理智……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就建立起一种常识, 不要相信馅饼,再难吃的馅饼都要钱买,更何况天上莫名其妙掉的。 如果一份工作能让人短时间实现上百倍财富的增长,那不是抢就是骗,现实中绝无可能。
陷入传销陷阱里的绝不止李文星一人,
新闻出来后,很多网友都说了受骗经历~
头脑发热的时候要知道这些信息: 传销对一个人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