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外,父亲母亲那慈爱的身影


台州一中考点外,一位家长举着“高考成功”的旗子。 记者 白雪 摄

她每年到考点外拍摄高考场景;她送了十多届学生进考场,却没送自己儿子;
他十多年来坚持爱心送考……
记者 施亚萍 陈赛
昨天上午,台州3.3万学子进入高考考场。
早上8点多,记者赶到台州一中考点时,看到不少学生已经进入了考场。和往年一样,在门口的是家长们牵挂的目光。拥抱、鼓励……家长和老师们用不同的方式给考生加油。
不过,和去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等候在门口的家长并没有想象中的多,有些送完考生后就直接回家了。等到中午11点多,在校门口等候的家长又慢慢多了起来。“我们说在外面等,孩子直摇头不同意,让我们考试结束再来接她。”
考场外,有温馨,有遗憾,也有感动……
关键词
遗憾
为弥补女儿高考没拍照的遗憾
她坚持每年到考场外拍摄高考
网友“图图画画”头戴着一顶帽子,手里拿着一部单反相机,随时注意着抓拍感人的场面,她那专注的神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第六年过来拍高考的照片了。”“图图画画”笑着说,早上她特意设了6点钟的闹铃,7点左右就到考场外了。
为何每年都过来拍照?“图图画画”说,2008年女儿参加高考,当时她想拍照纪念,可女儿不愿意,最终她选择尊重女儿的意见。事后,她越想越遗憾,毕竟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
“第二年刚好哥哥、姨妈家的孩子参加高考,可他们都不在本地,我就想着到台州一中考场外拍些照片,感觉陪在他们身边。”
这一拍,就是6年。每年的6月7日,“图图画画”都会推掉其它活动,专心到高考场外拍照。
巧的是,6月7日刚好是“图图画画”的生日。“我喜欢摄影,生日这天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这些年来,她也记录了很多感动的画面:考生考完后,母亲递上事先准备好的西瓜;家长们在考场外写下美好的祝福;的哥爱心接送考生……
“早上我还抓拍到了女孩拥抱母亲的照片,可惜没拍到女孩亲吻妈妈的照片。”“图图画画”说,每次看到这些画面都会很感动,拍完照片后她都归档存在电脑里。
每次,她都会发现不同的变化。“比如以前准考证大都由学生自己存放,这几年老师发放比较多;还有前两年校门口开始拉警戒线,以免自行车、电动车等堵住门口。”“图图画画”说,连着多年拍摄高考,考场的环境、考生的着装等变化都可以从照片中看出。
为了拍得更好,前几年她还特意更换了相机。“最初是用卡片机拍的,可是效果不够好。”“图图画画”说,以后她还会继续拍摄高考画面,也借此祝福考生们高考顺利。
关键词
拥抱
送十多届学生进考场
却没时间送儿子高考
张瑛,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三(5)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昨天上午8点,她站在台州一中门口的树荫下,开始给学生发准考证。“早上7点,一个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我,着急地说准考证不见了,其实我给学生的都是复印件。”
担心学生不小心弄丢准考证,张瑛都会提醒一句“准考证放好,上午考完再放到我这”,并说一些鼓励的话语。
等到其他学生都走后,一个男生上前拥抱了一下张瑛,然后转身坚定地向考场走去。
“他是我们班副班长。”张瑛笑着说,班里有不少副班长,这些职务既可以锻炼学生,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
张瑛记不清这是第几次送考生进考场了。“带了十多届高三学生了,每次我都会找个景色美的地方发准考证,可惜今年这两边路都在修。”张瑛觉得,景美心情也更放松,有时也会和学生拥抱,给学生加油。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张瑛的儿子也参加高考,考场在椒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相隔不远,可她还是没去送儿子。
“要给学生发放准考证,儿子是老公接送的。”说起儿子,张瑛的语气里满是骄傲,也略有点遗憾。
由于工作忙,她平时很少照顾儿子,也没时间给儿子“开小灶”补习。“两周岁时,我就把儿子放办公桌上,自己忙着工作,别人都戏称是放牛。”张瑛说,儿子虽然成绩一般,可是人品好,心态也很好。
“儿子偶尔也会埋怨我,要是我多关注他,成绩会好很多。不过他还是很心疼我,说我太忙了。”张瑛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平常心态去考就行了。”张瑛说,人生很长,而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节点,考前她就是这么鼓励学生的。她也相信,自己儿子也会用平常心去对待高考。
关键词
感动
女儿高考,他在接送别的考生
“坚持十多年,今年不能落下”
昨天早上7点半,作为应急服务车辆,爱心助考车司机应伟文已经守在路桥中学考点外了。
和往年一样,在应师傅的爱心助考车上,他放置了三套文具和人丹、风油精等一些避暑药物。“备着以防万一,用不到最好。”应师傅笑着说。
在他赶往路桥中学考点的途中,应师傅就接上了一名考生。“孩子说想早点去考场熟悉下环境,我就刚好顺路给捎过来了。”
7点35分,一名考生匆匆地从考场里跑出来,他告诉应师傅,想回家拿校服。“他说看人家都穿着校服,自己没穿不安心。”应师傅二话没说,就载上这名考生上了回家取校服的路。
为了别人孩子的高考,应师傅一趟一趟地接送了十多年。而今年,他女儿也参加高考,但自家女儿高考期间的一切事宜,他都交给了妻子,自己仍然参加爱心助考,为考生们送考。
“从6日晚上开始就没见到女儿了,也没敢给她打电话,怕她分心。”应师傅说,由于他家在马路边上,晚上比较嘈杂,他就让妻子在路桥中学附近找了家宾馆,高考期间陪女儿,吃住都在那里。
“孩子有她妈妈一直陪着,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应师傅说,“而且爱心助考我都参加十多年了,今年也不能落下。”
虽然一直在接送其他考生,但是对于自家女儿高考,应师傅还是很上心的。往年,应师傅都被公司安排到椒江来送考。“今年本来也是被安排到椒江,但是女儿在这边高考,想着能离她近点,就和在路桥的同事换了一下。”
“早上我停在路桥中学考点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我女儿了。拍了一下她的手,说了句加油,她也明白我的。”应师傅说。
关键词
温馨
备好午餐守候在考场外
家长和孩子一起“高考”
昨天上午9点10分,当许多家长撑着伞或站或坐,守在考点外的时候,一位母亲骑着电动车在椒江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考点外慢慢地转着,目光却时不时地投向考场里。
“我也不是特地过来的,刚刚送小女儿去上兴趣班,经过这儿,就过来瞧一眼,顺便也感受下高考的气氛吧。”这位母亲叫郑荷菊,大女儿小郑是洪家中学的高考生。
前两天,小郑感冒了,班主任就让小郑回家休息。郑荷菊说,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压力,对于女儿的一切,她基本上都跟平常一样对待。“在家休息了一两天,昨天上午她就自己回学校了,出门前也没怎么特别叮嘱,她这么大了,要相信她。”郑荷菊说,“而且她心态也很好,所以我也没那么担心。”
“孩子的目标是中国美院,专业课成绩都不错,就等着看她的文化课成绩了。”谈到孩子的梦想,郑荷菊满脸笑意,“希望她能好好发挥,达成心愿吧。”
中午11点左右,在台州一中考点外,邵阿姨就已经拎着饭盒、水果在外面等着女儿了。
邵阿姨的女儿是台州一中的高考生。“她说食堂的饭菜有点油腻,让我这两天做点清淡的送过来。”邵阿姨说,“别的我们也帮不上忙,这点小要求当然要满足她了。”
为了让女儿一出考场就能吃上午饭,邵阿姨一早就去菜场买菜准备食材。“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就做了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青菜这些清淡的。”邵阿姨说,“保温瓶里就装了点汤,过来的时候顺道再买了点水果。”
“她成绩一直以来都还不错的,只要正常发挥,没什么大问题的。”提起女儿,邵阿姨是一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