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偶尔经过南二环南侧的中兴南路,大马路上划设有双向四车道标志线,车辆和市民途径的不多,在建的市立医院西大门附近分别建有两座公交候车亭。从目前来看由于医院没有建成,附近又没有大型社区,所以该地段的交通真令人满意。
但是年底或明年初随着医院营业开始,附近大型社区的建成人口正在集聚(特别是解放南路玉山路南侧那里的社区已经建完了),又是上下S24绍诸高速的连接引线要道,安全隔离栏马上会出现(医院西门处肯定有预留口),所以百分百断定这里必将是一个新的堵点。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医院坐落位置在大明路南中兴南路东,西大门口的公交候车亭边上没有地下通道或天桥,来分流进出医院的市民。
像上述医院西大门口,既然想到了方便市民就医而预设公车站,怎么就不再预设地下通道呢?在建设道路时预埋上“预制涵管式地下通道”是多么简单的技术和多么小额的投入,非得要几年后堵得一塌糊涂了才来什么应急措施吗?而这类地下通道将强制规范市民的安全通行记忆,何乐不为呢?难道一定要已经养成“逼迫性横穿马路”的约定俗成,再来个彩色行人道吗?
绍兴现在的建设目标是“大绍兴”,但我认为大不仅在于地域的扩大,而在于前瞻性的城市管理规划理念必须要领先于地域的扩大,这样的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而一座所谓的大城市居然基本没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逼着交管部门整天琢磨着咋个在有限的地面上做到交通畅通做到市民满意,不是添加隔离栏,就是画置彩色人行道,你看城区如此,迪荡如此(注:在欧尚超市那边好像有一条地下通道,但效果不佳不知何因),镜湖如此,柯桥如此,绍兴何来之大呢?
记忆中九十年代中期的解放路“通联天桥”,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几年后因某种原因而被拆除,之后市区就再无人行天桥了,是多么的滑稽事实啊。扩大的绍兴市区缺少的不是什么彩色人行道(我曾在以前多则贴文中论述过,按《交法》单色人行道和彩色人行道,在法律功能上是没有区别的),而是大量的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如商业区、学校区、医院区、大型住宅区等,不要再局限于地面做文章,向地下夺分流,向天空抢分流,这不就是大城市身份的绍兴所需要的交通分流渠道吗?即将有地铁轻轨的大绍兴交通,怎么可以没有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的参与呢?希望政府重视起来而研究规划之。
支持楼主,友情顶帖。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强烈支持楼主ing……
给力!有板有眼的。
让时间来验证楼主的预言吧
建议很有道理,有关部门不妨听一下!
地下涵洞,值得拥有。
支持楼主.
支持楼主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