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盐县秦山街道丰山村马星组的部分村民反映,附近的丰山矿场在放炮时震动较大,致使村民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问题。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该矿场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村民是否应该得到补偿?
马星组怨声载道
前天,网友“@潇湘烟雨lemon”发微博称:“海盐官塘石料厂每天放炮像5到6级地震,我们组每家房子的玻璃、灯、墙体开裂!要求石料厂减少炸药用量,到每户人家查看损坏情况,确保我们的人身安全。”微博发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当天,记者就来到海盐县秦山街道丰山村马星组采访。马星组位于丰山东侧的山脚下,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记者发现,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两层小楼。记者向偶遇的一位村民表明来意后,小小的村庄瞬间炸开了锅,村民们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争先恐后地向记者反映情况。
62岁的马纪明将记者带到他家查看。据了解,他的房子是该村距丰山矿场很近的民居之一。马纪明家的房子建于1988年,是一幢老式两层小楼,主体部分的屋顶被砖瓦覆盖,西侧部分为水泥平顶。“当年,我想把房子传给子孙,所以建得特别结实。”马纪明强调,“用了20吨水泥,3吨钢筋呢。”
在这幢小楼里,马纪明一家安稳地生活了20多年,“房子以前没出现过问题,直到这里开了家大石料厂。”马纪明说,“以前这里有很多小的采矿厂,放的都是小炮,炸药用量少、震动小;现在放大炮,炸药用量多、震动大,我们的房子都被震坏了。”
马纪明所说的“大石料厂”指的是海盐秦通矿业。记者从海盐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丰山矿场采矿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多的时候一个矿区里有七八家小矿厂同时在开采。到2005年前后,所有小矿厂陆续关停。2011年4月,海盐秦通矿业有限公司在公开招标会上以4.84亿元的价格竞标成功,得到6年半的采矿权,开采深度最低负47米,面积为0.27平方公里,拍卖储量1907.78万吨,年采矿量约300万吨。
马纪明说,因为放炮震动,他家的瓦片经常会向下脱落,“瓦片脱落,我可以自己修一修,但平房的水泥屋顶也被震裂了,逢雨就漏,请人修好后又裂开了。”马纪明的卧室是漏雨最严重的房间之一,“每到下雨天我就得在屋里摆满大大小小的脸盆接雨水,床上盖着塑料薄膜。”记者在二楼看到,有的房间的天花板石灰层已因漏雨受潮起皮,有的因外墙渗水受潮,有的窗玻璃掉落或有裂纹,而在一根贯穿东西的大梁上,还有一道明显的裂痕……据村民反映,很多人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问题。
都是放炮惹的祸?
据了解,除了丰山村,在丰山矿场附近还分布着新联村和丰义村两个村庄。新联村里也有部分住得离矿场近的村民反映类似问题。“我们及时将意见反映给上级有关部门,上级也派专业人员到相关农户家检查过了。”新联村党支部书记周忠伟说,“确实有的房子出现裂缝问题,但不太严重。而且这些房子毕竟都是老房子,很难界定是正常开裂还是被爆破震裂的。当然,或多或少肯定会受点震动的影响,但又很难确定受影响的程度有多大。”
而丰义村党支部书记张惠芬则表示:“现在的爆破方法比以前科学规范,震动影响也比以前小很多,我们村基本没听见哪家反映问题。”
那么秦通矿业放炮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据海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综合科科长陈国华介绍,秦通矿业的爆破工作是承包给嘉兴秦核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的,他们在建厂之初已经向安监部门提交爆破专项施工方案和评估报告等文件,该方案符合我国《爆破安全规程》的各项要求,每天都会由专业人员严格根据方案执行。
据了解,以前在小矿厂林立的时候,各厂大多在山体底部凿一个洞然后塞进几百斤炸药,引爆后,任由山体滑落,然后人工搬运。这种方式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秦通矿业是一家规模型现代采矿企业,遵循边开采边治理的规定,自上而下进行台阶式采矿作业。
“每天的爆破工作都有严格的流程,我们不能随意去做。”秦通矿业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顾董根介绍,“首先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方案要求和距民居远近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炸药用量,多的时候一天有四五吨,少的时候在2吨左右。然后报公安局审批,再到海盐海联化建民爆有限公司申请,由他们安排保安公司配送,具体配送时间由他们定。这些情况都有台账记录。”
据了解,目前的开采位置位于整个矿区的西北方向,位于负22米左右的平面上,与丰山村村民家的最近距离为500余米,而距丰义村和新联村要相对近一点。昨天上午10点30分,保安公司将4.92吨乳化炸药送到秦通工地上。随即,工人们开始钻孔放药,呈梅花形布置几十个孔,每个孔约20米深,上面5米塞进淤泥和湿沙以避免飞石。中午12点55分,布孔放药工作完成,矿区拉响长声警报,进行提前安全警戒,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附近企业、寺庙通知,并由负责人签字,同时阻止车辆进入距离爆破点300米内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了解爆破震动情况,记者提前来到距爆破地点约100米远、二三十米高的上坡位置观看。此时,各工程车辆和专业引爆人员都留在距爆破地同一平面五六十米处。下午1点05分,短声警报响起,炸药被瞬间引爆,各孔径直向上冲出一些细沙,状似喷泉;“啪啪啪”的声音连续而响亮;同时,记者感觉到脚下的山坡上迅速传过一段波浪式的震波,震感比想象中和缓,前后不足1秒。据了解,该起爆破采用微差逐孔起爆技术。
随后,记者到起爆地点旁边搭建的简易砖瓦房内查看,并未发现明显裂痕。
该不该进行额外补偿?
“开石料厂肯定要放炮,我们理解,但希望给我们个说法。”马纪明说,“震一两次可能没问题,但这家企业要开6年半,每天一震难保不出问题。我们希望,在现在和施工结束时都帮我们监测一下房子是否安全,帮我们修一下被震裂的地方或者给点补偿。”
丰山村也有村民向记者反映:“听说矿上每年是给村民补贴的,不知道金额多少。在刚开始建厂时,离得近的几户人家在签订安全协议的时候拿到过500元补贴,但之后再未发过。”
该村党支部书记马会良告诉记者:“每半年,矿上会给村里一笔钱,是资源费,用来买我们的矿产资源的,跟房屋问题没关系。”
在海盐县国土资源局的一份文件资料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通元镇和秦山街道每年将得到12万元的“社会公益金和协助管理经费”,丰山村、丰义村、新联村的这笔费用各为1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场地租赁费和补偿款等。丰山村的补偿金是每年1286850元。文件中第四条规定:“上述补偿金已包含了炮声、震动、粉尘、飞石清理、避炮、道路运输等各项内容,镇、村及村民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新采矿权提出其他经济补偿要求。”
对于这笔费用,每个村都会民主决定支配方法。据马会良介绍:“刚开始,村民代表大会商量决定把这笔钱留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但因没有项目,所以一直存在独立账户上,没动过。而今年村民提出要分一部分,由于村里跟村民的意见存在分歧,目前正在协商中。”据了解,新联村根据历史传统按人口分配;丰义村在2008年就已民主决定分配方案,根据农户家所在地与石矿的远近分配,近的补偿得多,远的补偿得少。
对于鉴定震动对房屋的影响和补偿等问题,马会良表示正在跟相关部门协调。而对于能否降低震动强度问题,顾董根表示:“虽然原有爆炸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不会对房屋产生较大影响,但考虑到本地居民的顾虑,会请专家到现场查看,商量能否将一次起爆的炸药量在设计规定的基础上明显减少或分为多次。”
(上)村民马纪明家的天花板出现了裂缝。
(左)天花板裂缝导致马纪明家逢雨必漏。
(下)村民孙长英家的窗玻璃被震碎了。(南湖晚报)
这。。政府应该采取行动啊
政府不作为
别急呀。。。不是还没倒吗?等震塌了政府会管滴。
石头不炸出来要亏本,中标的最好一炸半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