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返乡的路铺满温情
N晚报记者 施 兰 曹起铭 张 倩 通讯员 徐志良 摄影记者 王振宇
直击春运·温情
今天,一年一度的春运“启幕”。为了能顺利坐上回家的列车,为了能和一年甚至几年没见的亲人吃顿温馨的年夜饭,归心似箭的“回家大军”要么使出各种招数,要么享受企业的温馨服务,让自己回家过年……
老乡“抱团”返乡
昨天晚上8点,记者在嘉兴火车站站前广场遇到了20余位“抱团”返乡的贵州老乡,虽然火车开车时间是在后半夜,但回家心切的他们不顾严寒,早早地来到车站候车。
“我们要在这里集合,还有些老乡没有过来,等人齐了再走。到车站后本想进站,但因为离开车时间还有6个多小时,现在没法进站。”贵州老乡陈军表示。
车站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马上指引他们来到车站一侧的临时候车点。记者了解到,这个临时候车点是昨天新设置的,里面空调、座位、厕所、饮水机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等车比在外面舒服多了,车站考虑得很周到。”陈军说滨海论坛
陈军告诉记者,他和老乡们来自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都在嘉兴一个建筑工地上班。半个月前,他们专门委托了一位老乡去代售点买下了所有人的返乡车票。“大家一起回家,路上互相有个照应。”
记者看到,这群贵州老乡中有9男7女,其中三对夫妇还带着孩子。在他们中,年纪最大的彭师傅已经年过五旬,最小的是今年刚满5岁的小华。彭师傅向记者介绍:“大家平时都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像家人一样亲,每年都是同来同回的。”25岁的杨俊则告诉记者,虽然回到家需要40多个小时,但和这么多老乡同行,一路上肯定不会太无聊。被问及现在的心情时,“开心、激动,能够在年前回到家,平时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了。”杨俊表示。
贵州老乡“抱团”回家。
企业助员工回家
“我们马上就要坐公司包的车回家过年了!”纪留根是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湖南籍员工,每年年底,“买票难”是他最头痛的事,自从公司主动帮他们购买火车票、免费包车送他们回家后,他再也不用担心春节回家难的问题了。
早在去年12月,浙江依爱夫游戏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就开始为员工购票包车忙开了。“每年临近春节,如何落实好外地员工的回家问题就成了我们最关心的事。”该公司工会主席李思逵告诉记者,他们制作了务工新居民回家的“线路图”:对于员工集中的地区,公司安排四条线路包车送行;个别员工自己买票或租车回家,公司给予报销车费。李思逵说,买车票比包车更不容易,为了帮员工买到回家的车票,这几年工会都组织力量,通过到火车站排队、网上购票、打电话订票等方式,以确保每张车票“顺利到位”。
浙江伴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让员工顺利回家过年,近几年与铁路嘉兴车务段、天龙汽运公司协调,以代购车票、包车等方式接送员工回家和返厂。“去年花40多万元租用了30多辆大巴车,节前送外来员工返乡过年,节后接他们返厂上班,今年计划也一样,考虑到员工返厂时车票难买,又在员工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包车,接员工回来。”该公司工会主席童云娇说滨海网
据了解,在平湖市当湖街道、曹桥街道、平湖经济开发区等地的企业,今年将有1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到坐包车、获赠车票、报销车费回家探亲的待遇。这种人性化的服务活动,让外来员工深感温馨。
“公司为我们员工考虑这么多,谁想跳槽!”在平湖森林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了10多年的职工陆芳华说。她坦言,外出打工,最害怕的就是买票转车,而企业的包车接送,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回家前先把自己的行程告诉家人。
各地多举措温暖新居民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平湖,我市各地也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帮新居民回家。
秀洲区为新居民返乡购票出谋划策,王店镇新居民事务所联合镇文化站、镇工会组织以及台华、来斯奥等新居民职工较为集中的企业在镇图书馆开展了火车票网购指导培训,向广大新居民讲解购票的各个环节江苏都市网
南湖区向返乡的新居民免费赠送便携式拉杆车。拿到实用结实的拉杆车,不少新居民直接将手中的物品放了进去,满意地拖回家。
海宁开展“助新居民圆过年梦”送票上门活动,直接将车票送到220名优秀新居民手中,这些新居民中,有企业一线的生产员工,有自谋职业的个体经营商户,有服务业从业者,有市政环卫工作人员,也有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教职员工。
海盐发动全县58个新居民驿站志愿者,帮助不会操作电脑、不熟悉网上购票流程和“抢票”技巧的新居民网上购票,其中,青莲站每天组织两名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为返乡新居民网上购票,仅仅两天时间已为20多名新居民购得返乡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