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思维特训,数轴上的动点题,3点建议让你跳出“题海”

数轴是沟通数与形,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所以数轴是初中的一个重点,七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常以数轴为背景,研究动点问题。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离不开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了方便七年级学生更好理解这类题,我总结了三点必备基础知识:(1)数轴上两点的距离等于右边点表示的数减去左边点表示的数;(2)点在数轴上运动,记住“左减右加”,即一个点表示数x,向右平移a个单位表示为x+a,向左平移b个单位表示为x-b;(3)解决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时,通常利用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相遇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两点的初始距离等于两点所走的路程和”;追击问题的基本等量关系是“两点的初始距离等于两点的路程差”。
(一)相遇问题
第1问设甲、乙行驶x秒相遇,根据题意可得2x+3x=17,解得x=3.4,甲向右走了2×3.4=6.8单位,所以-12+6.8=-5.2;第2问设y秒后甲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20个单位,根据题意不难判断出甲位于a、b之间或者b、c之间,当在a、b之间时,得2y+(7-2y)+(7-2y+10)=20解得y=2,当甲位于b、c间,2y+(2y-7)+(17-2y)=20得y=5。第3问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讨论:(1)甲从点a向右运动2秒返回,设m秒后与乙相遇,这时甲乙所表示得数相同,所以得-12+2×2-2m=5-3×2-3m,解得m=7,相遇点表示得数为-22;(2)甲从点a运动5秒后返回,设n秒后与乙相遇,依题意可得-12+2×5-2n=5-3×5-3n,解得n =-8,由于不符合题意,所以不存在这种情况。
(二)追及问题
第1问设a点运动速度为x单位/秒,那么b点运动速度为4x单位/秒。依题意可得3x+3×4x=15,解得x=1;第2问设y秒后原点恰好处在a、b两点中间,由题意得y+3=12-4y,解得y=1.8;第3问设b追上a需m秒,由题意可得4m-m=2×(1.8+3),解得m=3.2。
总之,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应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解题时注意动点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注意运动过程中找到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