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向氏广水祠堂捐款倡议书


修建向氏广水祠堂捐款倡议书
麻城迁应山第二十二世孙向以坤撰写
百姓有族,族有宗祠。宗祠是族人宗亲供奉祖先神主、举行祭祖活动的特殊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然广水向氏一直没自己的宗祠,成为向氏族人的一大心病,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国富民康的大好形势下,为响应习主席“记得住乡愁”,弘扬本族历史文化,缅祖兴裔,光耀千秋,纷纷同心协力兴建我向氏寻根谒祖的宗祠。树发千丈根共本,天下向姓是一家。同根共源,血浓于水的中华向氏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姓氏,也是百家姓中不可或缺的一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主要辉煌荣耀的成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文蔚起,群贤辈出。先辈们为国为民建树的丰功伟绩,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们宝贵的历史文明瑰宝。可见联宗建祠时不我待,此举既是历史与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也是缅祖兴裔的功德之举,更是天下向氏后裔的共同心愿。为此,我广水向氏向济金、向小明、向以勇。向以贵、向诗强、向诗海、向铁军、向济涛、向小波、向以兵、向波等人出资、出地重建向氏宗祠。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向氏宗祠结构宏伟,风格古朴,四周大院合龙,院内苍松翠柏。祠堂前门雄狮对峙,东西配殿;长廊柱上雕龙画凤;房顶屋脊飞檐斗角,堂上画像栩栩如生。大殿敬设祖宗神位,有护灵将军把守,祭拜台、化钱炉一应俱全,配殿纪念堂、名人堂、议事堂、瞻仰堂等,井然有序,相得益彰;布局浑然天成。所有建筑门窗户页,古今结合,颇具匠心,一座结构新颖、龙凤呈祥的家族宗祠横空出世!树发千枝同根生,江流万派共源头。在新时期,民间集资建造家族宗祠,不仅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发扬家族优良遗风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重建向氏宗祠是一项浩繁工程,经过成本测算,建造工程需要资金320万元,现已筹集资金140400元,目前建设运作的资金还有较大缺口,需通过各种渠道加紧筹集。在此,特向各位向氏宗亲发出倡议,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慷慨解囊,乐捐善助,届时,您的芳名和功绩将永载史册,千古流芳。
恭祝各位宗亲事业兴旺,家庭幸福!
广水向氏宗祠筹委会二0一七年八月十日
向氏宗祠捐款褒奖条例
希望向氏族人万众一心,慷慨解囊,早日将向氏宗祠建设好,切实做好向氏宗族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慈善功业!凡捐助族人,不论多少,一律录入芳名册,以彰显其功,铭记其德,后人景仰,千古流芳!(芳名册将用快递的方式寄到捐助族人手中)
另:1. 个人捐1000元以上立碑留芳。2. 个人捐1万元以上(含1万元),将本人照片和名字刻大理石碑上面。3. 个人捐2万元以上(含2万元),将本人照片、个人简介和名字刻大理石碑上面。4. 个人捐50万元以上,列入向氏名人引列,其简介入祠堂侧房陈列。
联系手机:1877139955918040670999 邮箱:272984776@qq.com
开户行,广水市农业银行广水市支行:户名向济道 帐号6228483279734403972 通讯地址:湖北省广水市栗坡村 邮编:432732

去淅河向家畈寻亲并得到帮助……

在新时期,民间集资建造家族宗祠,不仅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发扬家族优良遗风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修吧修吧!反正毛泽东已经死了。家长制族长制立起来!祠堂修起来了,家里没儿子的人就别进去了,丢祖宗的脸!对不起列祖列宗!没生个龙种继承皇位!族里怀娃的小媳妇,族长要行动起来,赶紧的找几个男人抓去照B超,女胎打了拼儿子去!正房生不出来儿子赶紧纳偏房!

凡捐助族人,不论多少,一律录入芳名册,以彰显其功,铭记其德,后人景仰,千古流芳!(芳名册将用快递的方式寄到捐助族人手中)这个好,一般人能接受,至于数量就不用写上去了,分个ABC区就成

320万!真是光宗耀祖的壮举!
不想嫁人的妹子,离异不婚了的女人,生不出儿子的媳妇,重组带来的继子,在这个高大威武的祠堂面前,都不由得流下了羞愧自责的泪水,嫁人的嫁人,找男人的找男人,追儿子的追儿子,寻祖宗的寻祖宗去了!不依附男权,何以将脸面苟活于世!

端坐在画像上,趴在你的牌位上,受你的子子孙孙烟熏火燎,看你的重孙把你的灰孙按在你的画像前拿家法揍,多威!跟左边右边的堂兄堂弟争一争谁的牌位踩到了谁的牌位的脚,端的好热闹!哈哈我今天真是太闲!闪人了!

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族的出了大官或者发了财的人回家修祠堂,光宗耀祖。靠募捐难搞,现在经济不景气,饭就没有吃的,还光宗耀祖。

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有家才有族,有族才有人的共同体和国家。只有全家人的团结敦睦,家庭才有畅旺;只有全体族人的齐心协力,家族才能昌隆,只有各族人民的配合奋斗,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谢谢!每个姓氏修祠堂,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人多力量大。

周恩来总理论国、论家与查谱认亲   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起头。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烈地爱家乡,热烈地爱祖国。                ----摘自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是的!聚全族之力!

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 ----摘自毛泽东回韶山时的讲话

给你这句点个赞,说的好,自家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这一耳光甩的够响。

我可没说不敬祖宗哈!至于爱国,我没那么高大上,我不知道我的国是随国呢楚国呢还是民国呢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呢!
在我的敬祖宗的概念里,华夏儿女,大汉的祖先都是同脉。有的人的祖宗只包括男人,以及依附在男人身上的某某氏。

祠堂是毛泽东领导砸的哈!

我就是好奇你们这么敬祖宗,生不出儿子的话怎么办!不高兴嫁人的妹子又进哪个祠堂。抛家弃子让外姓人养大自己儿子的男人的后代,独自抚养大自己儿女的女人又进哪家的祠堂。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我倒是信的,这回大家又都可以拼儿子了!打女胎也好,生一长串也好,都是有利家国的!
当然了,别人家的事。与我无关。发到论坛上来了看看热闹就是了!

活着的老人都大把没人养,死了写到牌位上去供在那里烧香磕头求保佑,就叫做敬祖宗了。好像死之前一口水都喝不上的人,一旦死了便通了灵成了仙,能吃一柱香保子孙昌盛。把生前子孙成群无人问津的凄凉一笔勾销了。320万可以让好多老人安度晚年了。既是天下向姓是一家。我相信姓向的还有大把老头老太太衣食无靠。敬不敬祖宗岂是祠堂修多大花多少钱来彰显的!要不然毛泽东既是说要敬祖宗,又何必砸了祠堂~!
斥巨资修祠堂=敬祖宗,也是第一次听说!我很好奇为这个祠堂捐钱的人他们本家的老人们是不是都已安享晚年!妇幼寡弱是不是有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