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官逢立左读不懂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获奖.(续3)(由于原先的审批顺序导致显示网页错乱,只好重新上传 )
6、纪念馆内的《前言》系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亲自把关,该展板称“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使以石峰村为中心的永安一带区域成为抗日宣言发布地”(图为展板喷绘底稿)
7、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的1934年7月《中革军委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证实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系提前印制随军携带并依规定日期散发(展板底稿)
8、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1934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宣言依规定日期在石峰村发布,该展板称“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护送其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合地”(展板喷绘底稿)
9、纪念馆南侧最后一间展室展板展示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龚玉闽(右一)、林强等考察石峰村,左上图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展板底稿)
10、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11、《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管其乾 摄影整理)
12、《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 (管其乾 摄影整理)
原件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1934年8月30日《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锋队的报告大纲》全文约1700多字,其中写道“红军北上抗日先锋队于七月十五日出发,经过永安、大田、尤溪、水口、白沙、福州、连江、罗源、迫近日本强盗要求国民党割让的三都澳。沿途群众”。
13、《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管其乾 摄影整理)
14、《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 (管其乾 摄影整理)
15、《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管其乾 摄影)
《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摘抄 ):
六、为保证完成政治上的任务:
甲、党中央派中央代表洪易同志及工作团随军行动,如联络长期中断时,则由中央代表与军团长、政委三人⑹组织七军团的军委,中央代表领导党的工作反日运动和游击战争,并与地方秘密党的组织取得联系。当创立了苏维埃根据地时则成立省(sheng)委。
乙、七军团随带党及苏维埃中央和军委的传单一百六十万份。
丙、从第二步起,七军团即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为加强抗日的行动,应严格对付日本的间谍侦探,如遇日军小的部队时,则应消灭之,可是不应与日本较大的陆战队及军舰作战。
七、关于七军团改编的问题面述之。
八、并附如下的文件〔7〕:
(1)政治的训令。
(2)福建、赣东北敌我配备的略图。
九、这一训令及附件是绝对秘密的,军团首长对此应负保守军事秘密及保存的绝对责任。
(转载者注:因此,《新华网:粟裕: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文写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中央派出这支部队的更加直接的目的,是企图以这一行动威胁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吸引和调动一部分“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的战略转移。在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我们时,并没有说明这个战略意图。当时中央下发的作战任务训令和政治训令中,虽然表达了要以先遣队的北上行动促使敌人变更战略部署的意图,但在“左”倾宗派主义控制下,这两份绝密文件未见传达,我是若干年后才看到的,当时对于中央这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并不知晓”)
16、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7、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8、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9、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中央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六)、丁、交七军团以中央苏维埃政府及军委的各种宣言、传单一百六十万份”授权发布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也说“只要进攻苏区的武装队伍接收〔受〕我们提出的三个条件,那我们工农红军的主力,即可在先遣队之后,全部出动,同全中国一切武装队伍联合起来共同抗日”。
20、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2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证明《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宣言书是事先印制的供红七军团沿途散发使用(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 提供资料)
22、1934年7月15日正式发表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国家博物馆馆藏档案)
23、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的时间和线路 ,其中有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石峰村民房(管其乾 摄影)
24、闽浙皖赣4省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书收录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安孝义 提供,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在其《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说“永安小陶原属宁洋县界,该县区域包括现在行政版图永安的西洋镇、洪田镇、小陶镇,该三镇历史上均是由永安划属宁洋县。据1934年绘制的《宁洋县全图》记载:当时宁洋县分四个区,其中第四区是现在小陶的欧头(垇头)、长尾(长美)、石峰、洪砂口、桐林、黎坪、麻铺、小陶、上湖口、大池、下湖口、半溪、青石、隔口、岩前坑、浮竹、后洋、洋头、松林、奇河、山崇岭、枣林、江洋地、北山、黄淡坑等;而张家山、坑头山、大吴地、泠水溪、小吴地、北罗畲等村则属宁洋县第一区”。
25、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26、《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27、《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四、甲、第一步是由瑞金出动,经连城之北,永安东南,到达福州延平间之闽江地域。七军团于七日晚由瑞金出动,约十二号到达连城之北,在该地域相机协同廿四师突击连城续向北进之敌。在向永安东南前进中,应相机消灭敌八十师及第三师一个团在运动中的部队,并应与独九团取得连络,然后经尤溪之东约于廿五号到达闽清以西的地域并即侦察北渡”。“注释〔5〕‘渡永安河,到沙县以南的地域’之句,原抄件上曾被铅笔划了杠,旁另写有“到小陶准备截击敌八十师南移部队”。
28、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9(管其乾 摄影)
1934年7月《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四、作战动作的预定计划:(1)、第一步是由瑞金出去,经连城之北,永安东南,到达福州、延平间之闽江地域。七军团于七日晚由瑞金出动,约十二日到达连城之北,在该地域相机同二十四师突击连城续向北进志敌。在永安东南前进中,应相机消灭敌人八十三师及第三师一个团在运动中的部队,并应与独九团取得联络,然后经尤溪之东约二十五日到达闽清以西的地域,并即侦察北渡”。“五、在第一步中为协同七军团的行动,九军团于八日可到达小陶,准备截击敌八十师难移部队,并在闽中最高度的发展战争”。
934年7月《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中写道:“六、(2)、七军团随带党及苏维埃中央军委的传单一百六十万份”。1934年7月《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关于组派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也写道“六、乙、七军团随带党及苏维埃中央和军委的传单一百六十万份”。
概括地说,两个《训令》命令红七军团于1934年7月15日到达小陶一带与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第二,由红七军团随军携带160万份传单,供红七军团沿途发放。
苏维埃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训令》明确要求红七军团携带传单160万份,供红七军团沿途发放。那么这160万份传单是什么传单呢,据党史文献记载,这160万份传单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中国能不能抗日?》及《拥护红军北上抗日运动口号》等。其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规定的发布日期是1934年7月15日。
《宣言》宣布了“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的行动。宣言表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开展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时无情地揭露了蒋介石政权的投降卖国政策,并指出“只有全中国民众的武装的民族革命战争,才能打倒日本与一切帝国主义,取得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与保持中国领土的完整”。
苏维埃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训令》与《宣言》的规定动作、规定日期决定了石峰村是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
29、2010年冬前保留在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管占炳老厝的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和“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的谈古协定及一切密约”等,该标语目前保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赖晓斌 摄影)
30、保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田竞 摄影)
(未完,待续)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论文获奖(续)
因为张丽华的捣乱,因为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还有人对敢于向中央反映问题的石峰村怀恨在心,在福建省还有人以所谓的“怕万一搞错了”,要求不提,不报道安孝义先生的理论研究成果“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却真正遵循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们不仅敢于直面安孝义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所提到的历史问题,而且敢于让他的这篇论文获得三等奖。这是对福建永安和福建党史系统打压民间党史爱好者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好的回应。
“学术问题,可以争论,既然是学术问题,就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去争论,通过争论和辩论,去获得正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点,中央电视台等许多权威媒体举办辩论性节目,就是最好模式。所谓“不能提‘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不能报道,怕万一搞错了’,其实就是利用职权,欺压民间党史爱好者,报复敢于向中央直陈相关问题的村民的学术霸权行为”,管其乾认为。
“学术问题,可以争论,既然是学术问题,就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去争论,通过争论和辩论,去获得正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点,中央电视台等许多权威媒体举办辩论性节目,就是最好模式。所谓“不能提‘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不能报道,怕万一搞错了’,其实就是利用职权,欺压民间党史爱好者,报复敢于向中央直陈相关问题的村民的学术霸权行为。在报道中说‘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或者说‘尽管这个问题,还有争议,但有观点认为’,不可以吗?”,管其乾认为。
安孝义的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是我党我军历史研究所上的重大理论突破,这一理论成果有力地证明,红军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对福建的红色旅游和经济建设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全国瞩目的大事,然而,很可惜,永安党史界和福建党史界的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为了一己之感受,宁可封杀、埋没这一理论成果,也不让党的光辉历史公开于世人,让这样的人坐在党史工作的岗位上,能叫“守土有责”吗?
从县级党史,到省级党史,都在封杀一个民间党史爱好者的理论研究成果,都在报复一个敢于直接向中央反映问题的村庄,其实是目无中央,目无全党全国大局的“无法无天独立王国”的表现。从严治党,应该让这些热衷于搞“违法乱纪独立王国”的人挪位。(管其乾 自述)
4、2012年4月29日,经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汇报,原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丽华提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管其乾 摄影)
5、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永安媒体记者、本文笔者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6、纪念馆内的《前言》系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亲自把关,该展板称“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使以石峰村为中心的永安一带区域成为抗日宣言发布地”(图为展板喷绘底稿)
7、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的1934年7月《中革军委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证实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系提前印制随军携带并依规定日期散发(展板底稿)
8、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1934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宣言依规定日期在石峰村发布,该展板称“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护送其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合地”(展板喷绘底稿)
9、纪念馆南侧最后一间展室展板展示福建**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龚玉闽(右一)、林强等考察石峰村,左上图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展板底稿)
10、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11、《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管其乾 摄影整理)
12、《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 (管其乾 摄影整理)
原件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1934年8月30日《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锋队的报告大纲》全文约1700多字,其中写道“红军北上抗日先锋队于七月十五日出发,经过永安、大田、尤溪、水口、白沙、福州、连江、罗源、迫近日本强盗要求国民党割让的三都澳。沿途群众”。
13、《中央局宣传部关于拥护红军北上先锋队的报告大纲》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第一辑282至284页(管其乾 摄影整理)
14、《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 (管其乾 摄影整理)
15、《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管其乾 摄影)
《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摘抄 ):
六、为保证完成政治上的任务:
甲、党中央派中央代表洪易同志及工作团随军行动,如联络长期中断时,则由中央代表与军团长、政委三人⑹组织七军团的军委,中央代表领导党的工作反日运动和游击战争,并与地方秘密党的组织取得联系。当创立了苏维埃根据地时则成立省(sheng)委。
乙、七军团随带党及苏维埃中央和军委的传单一百六十万份。
丙、从第二步起,七军团即以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为加强抗日的行动,应严格对付日本的间谍侦探,如遇日军小的部队时,则应消灭之,可是不应与日本较大的陆战队及军舰作战。
七、关于七军团改编的问题面述之。
八、并附如下的文件〔7〕:
(1)政治的训令。
(2)福建、赣东北敌我配备的略图。
九、这一训令及附件是绝对秘密的,军团首长对此应负保守军事秘密及保存的绝对责任。
(转载者注:因此,《新华网:粟裕: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文写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中央派出这支部队的更加直接的目的,是企图以这一行动威胁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吸引和调动一部分“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的战略转移。在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我们时,并没有说明这个战略意图。当时中央下发的作战任务训令和政治训令中,虽然表达了要以先遣队的北上行动促使敌人变更战略部署的意图,但在“左”倾宗派主义控制下,这两份绝密文件未见传达,我是若干年后才看到的,当时对于中央这个重要的战略意图,并不知晓”)
16、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7、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8、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9、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红七军团的政治训令》(中央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六)、丁、交七军团以中央苏维埃政府及军委的各种宣言、传单一百六十万份”授权发布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也说“只要进攻苏区的武装队伍接收〔受〕我们提出的三个条件,那我们工农红军的主力,即可在先遣队之后,全部出动,同全中国一切武装队伍联合起来共同抗日”。
20、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63至270页(管其乾 摄影)
2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证明《北上抗日宣言》等4部宣言书是事先印制的供红七军团沿途散发使用(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 提供资料)
22、1934年7月15日正式发表的《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国家博物馆馆藏档案)
23、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主编的《今日长征路图集》有关先遣队进入永安的时间和线路 ,其中有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石峰村民房(管其乾 摄影)
24、闽浙皖赣4省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书收录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安孝义 提供,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在其《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说“永安小陶原属宁洋县界,该县区域包括现在行政版图永安的西洋镇、洪田镇、小陶镇,该三镇历史上均是由永安划属宁洋县。据1934年绘制的《宁洋县全图》记载:当时宁洋县分四个区,其中第四区是现在小陶的欧头(垇头)、长尾(长美)、石峰、洪砂口、桐林、黎坪、麻铺、小陶、上湖口、大池、下湖口、半溪、青石、隔口、岩前坑、浮竹、后洋、洋头、松林、奇河、山崇岭、枣林、江洋地、北山、黄淡坑等;而张家山、坑头山、大吴地、泠水溪、小吴地、北罗畲等村则属宁洋县第一区”。
25、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26、《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27、《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见于《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255至258页(管其乾 摄影)
《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四、甲、第一步是由瑞金出动,经连城之北,永安东南,到达福州延平间之闽江地域。七军团于七日晚由瑞金出动,约十二号到达连城之北,在该地域相机协同廿四师突击连城续向北进之敌。在向永安东南前进中,应相机消灭敌八十师及第三师一个团在运动中的部队,并应与独九团取得连络,然后经尤溪之东约于廿五号到达闽清以西的地域并即侦察北渡”。“注释〔5〕‘渡永安河,到沙县以南的地域’之句,原抄件上曾被铅笔划了杠,旁另写有“到小陶准备截击敌八十师南移部队”。
(未完,待续)
党史厅官逢立左读不懂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获奖了:
20余网站揭福建厅官逢立左4年读不懂人民网《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也获全国征文三等奖
曾经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题字的湖北红安人石仲泉获专家奖第一名
(截止目前,已有凯迪论坛《律师之窗》、子陵论坛子陵军事、今日三明论坛、新浪博客、华商论坛、福建论坛、邳州论坛、西祠胡同、东南空间、永安e家人、管其乾的QQ空间等10余家网站正常显示了本文。此事铁证如山,不怕他逢立左官大,中国是讲道理的国家,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1、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研究发现者,已退休的永安电信局党员安孝义2016年6月24日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向参观者做讲解(管其乾 摄影)
2、2016年4月12日左起永安民间党史爱好者安孝义、瑞金市党史研究室廖副主任、瑞金市党史研究室原副曹春荣和永安媒体管其乾等在瑞金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内合影留念(李女士 摄影)
3、获得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三等奖的《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作者之一魏兴谷(魏兴谷 提供)
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特邀申苏研究员、三明市申苏先进个人安孝义2012年2月29日在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一文以来已有4年多,4年间,安孝义先后完成了《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2014年9月,安孝义在湖南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发表《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之后,石峰村支书吴金兴曾将他的样刊分别寄给永安、三明、福建等三级领导班子的每一个常委,该论文同时被寄给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逢立左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xi)近(jin)平同志。逢立左至今不敢面见吴金兴、安孝义,以及本文笔者,而寄给习(xi)近(jin)平总书记的信却得到国家信访局的回信鼓励称“你们近期联名致习(xi)近(jin)平总书记信及附件收悉,我局已转有关部门阅研。感谢你们对总书记的拥护和信任,感谢乡亲们对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并欢迎今后继续就所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2015年9月23日,负有阅研任务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与永安市委联合主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81周年座谈会。《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作者安孝义虽然被邀请参加座谈会,但整个会议过程至参观过程,未介绍安孝义的身份,未安排发言,与会人员合影期间,安孝义也未被安排参与合影。座谈会期间,始终未提“永安是不是长征最早出发地”问题,石峰村支书寄给习总书记的信件附件《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论文被隐藏,能听到的是实际承办这次会议者张丽华出尔反尔地在会上反复解释“有争议,有争议”;还有就是一些含糊其辞的声音和以形而上学、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观点看问题的“逃跑论”。此后,笔者多次给逢立左写信,并寄去相关历史研究证据光盘,均未得到回复。笔者因此猜猜,可能福建党史厅官逢立左读不懂人民网党史频道的《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论文,2016年9月18日,笔者获悉,安孝义先生的论文《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笔者管其乾与永安市委报道组组长魏兴谷等2位作者合作撰写的篇论文《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分别获得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三等奖。请看——
给4年读不懂人民网《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的党史厅官逢立左提个醒:
《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等2篇永安论文获全国性三等奖
据中国华侨传媒网消息,福建省永安市民间收藏家协会顾问安孝义的论文《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永安市广播电视台记者管其乾、永安市委报道组组长魏兴谷等2位作者合作撰写的篇论文《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分别获得 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三等奖。
中国华侨传媒网发布的消息说,由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历时一年,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踊跃参与,现经本院5位院士记分评定:专家奖4篇、特别奖1篇、一等奖4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6篇(累计21篇)。其中专家组第一名为2012年4月29日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他的获奖文章标题是《伟大的长征与长征精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同时获得专家奖的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曹欣欣的 《信仰的力量——长征胜利原因再探析》、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王聚英的略谈长征精神与西柏坡精神的关系与时代价值》、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马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总战略的选择》。
2016年7月下旬,一位网友通过QQ找到管其乾,说起管其乾的两篇有关长征的论文,管其乾充满疑惑地问:“是要发表吗?如果需要版面费就算了”,这位好友告诉管,他是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的一位工作人员,并告知,此前管投给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的两篇论文《长征研究和宣传统一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主旋律上来》和《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等两篇论文均未按照"【摘要】及【关键字】"的格式撰写,要求按照规范格式补充完整,这位工作人员同时告诉管其乾,将可能邀请他参加在甘肃省通渭县召开的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首届长征精神年会,该活动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通渭县政府联合举办。这时,管其乾想到应该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推荐安孝义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因此,管其乾在QQ里向这位老师推荐了安孝义的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因为安孝义的《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写得最完整、最准确,因此,管其乾通过QQ邮箱向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推荐了安孝义的这篇论文。获奖的两篇论文,都可以通过在百度搜索其标题找到。
2016年9月18日,管其乾上网搜索“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结果找到了国华侨传媒网2016年8月8日发布的消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全国首届(2016)学术年会征文评奖揭晓》。从而,获悉,安孝义的论文《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和他自己与永安市委报道组组长魏兴谷等2位作者合作撰写的篇论文《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分别三等奖。
目前,安孝义、管其乾和魏兴谷等三位作者均未收到有关前往通渭县参加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首届长征精神年会的正式通知。据中国华侨传媒网消息,此次大会将由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主持召开、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甘肃分院承办。206年10月2日在甘肃通渭正式开幕。这次长征精神全国“三会”,将汇聚中央有关部委及长征路上省市县有关领导、顾问、名誉院长、专家学者、各长征纪念馆馆长、长征路有关省市县党史研究部门领导以及本院研究员、会员代表约200人。大会将有4000人参加的盛大庆典开幕仪式,并有理论研讨、参观展览、作品展播、文艺演出活动,尤其是在组织参观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会议纪念馆的同时,还有“人民救星宫”、“救星文化馆”、“红军遗物馆”、“文化长征馆”、“农耕文化馆”、“长城文化馆”等开放参观,这里将首次展出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珍藏在中国军博的文化长征49米长的万人万言旗和长征申遗万人签名旗,并首次集中展出全国长征路上已矗立的80座长征精神碑图文及立碑写真摄影作品,我们在目睹全国学者深情研讨长征精神的同时还将目睹老将军、长征精神践行英模、领导、专家学者、书画家等在全国书画艺术之乡现场交流并泼墨义写的风彩。看到这一消息,管其乾高兴地对安孝义说:“如果能去通渭县参加此次会议,很可能又能见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的老朋友石仲泉先生了”。
安孝义与本文笔者管其乾自始至终参加了永安市2011年申苏工作,并随同省地县党史专家和领导深入各红色遗址考察,安孝义分别于2012年元旦、2012年7月15日和2014年7月15日,三次写成《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等三篇论文。2012年2月29日,安孝义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在人民网党史频道发表。此后,这三篇论文分别被《档案天地》、《三明党史月刊》和湖南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湘潮》杂志刊登。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论文以1934年7月15日《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以随军沿途散发的形式在福建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其洪砂一线发表为里程碑,在介绍北上抗日先遣队组建、驻扎地出发和集结地出发的同时,大胆地提出了“随着《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宣言的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事实上已成为中央苏区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一个逐步实施的过程。就整体而言,长征应为1934年10月10日从瑞金出发;具体而言,各部队又分别有自己的具体出发时间与地点。它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前导揭开了序幕,以于都、长汀、宁化等多个集结出发地构成的一次空前的战略行动。近十万人马不可能从一时一地出发,它是多时多地构成的一个多元的总体行动”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瑞金出发在永安集结出发,有别于于都、长汀、宁化等出发地。在永安的出发地非常明晰、确定。它的出发比主力红军提早3个月,是揭开长征序幕具有战略性质的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员李庆山著的《大长征》一书中写道:‘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派遣,实际上是长征的序幕,是整个中央红军大转移的试探’”、“综上所述,可以明确: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长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等新的论点。
《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还说,根据1934年8月1日,《红色中华》第221期,毛泽东同志《目前时局与红军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31日)一文载:“中国工农红军的抗日先遣队已经出动了!我们英勇工农红军已经以实际的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同时苏维埃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已下令全国红军准备随时随着先遣队出发。”红军政治部《关于在部队中解释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的指示》(1934年8月4日)中提到:“我们红军的主力准备全部出动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1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主力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长征)时,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出发宣言》(1934年10月10日),宣言称:“我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前几个月由福建出发北上。”此后,1934年11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十五军进行的战略转移中对外亦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安孝义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建立在石峰村及洪砂、小陶一线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而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及洪砂、小陶一线的历史依据源于1934年7月初,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前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给红七军团下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浙皖闽赣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和《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闽浙挺进的作战训令》、《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等3个要求北上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15日到永安市小陶镇及洪砂、石峰一线与先期达到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的《训令》,同时印制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三个要求在1934年7月15日随军散发的宣言书。这些资料全部入选永安市申报中央苏区范围史料汇编》,也铁证如山地证明了石峰村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三个《训令》和《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等三部宣言书规定动作、规定日期所产生的中共党史大事记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这一观点,得到了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教授的来信肯定;2012年4月29日,经林强汇报,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提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题字“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2014年夏,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用永安市财政拨款10万元在石峰村建立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时,由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把关的展板《前言》称“北上抗日宣言的发布使以石峰村为中心的永安一带区域成为抗日宣言发布地”; 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的1934年7月《中革军委关于北上抗日先遣队给红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证实北上抗日宣言发布系提前印制随军携带依规定日期散发;纪念馆南侧第一间展出1934年7月15日北上抗日宣言依规定日期在石峰村发布,该展板同时称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护送其北上抗日的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合地之一;纪念馆南侧最后一间展室展板展示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龚玉闽(右一)、林强等考察石峰村,左上图为2012年4月29日,经林强汇报,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提议,永安市委分管党史工作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木旺见证,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因此,在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的眼里,石峰村是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的证据充足,观点正确,正因为如此,她才可能提议石仲泉为石峰村题字。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视察时,邢济萍和陪同考察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郑龙、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均在该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10、2015年5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视员邢济萍(左5)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黄光棉 摄影报道)
(因为原来审批顺序造成显示顺序乱了,所以,只好重新上传,未完,待续)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论文获奖(续1)
(因为审批顺序造成原来的网页显示顺序错乱,只好重新上传,请版主再次审批的适合注意)
12、2016年9月18日,永安剪纸爱好者林元辉根据资料照片创作了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剪纸作品(管其乾 摄影)
然而,由于石峰村民吴某波曾经举报过张丽华在洪田镇马洪村杜撰假新闻、指鹿为马将《彭绍辉日记》已用顿号证明师部驻扎苦竹(水西村)的“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牌子挂到马洪村等,2015年8月,发生了张丽华以所谓“有争议”阻扰新华社记者和中新社记者报道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的怪事;因石峰村支书吴金兴曾将安孝义的论文《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随同石峰村民的信一并寄给**总书记,国家信访局回复吴金兴“你们近期联名致**总书记信及附件收悉,我局已转有关部门阅研。感谢你们对总书记的拥护和信任,感谢乡亲们对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宣传,并欢迎今后继续就所关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因此,负有阅研任务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于2015年9月23日与永安市委联合主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81周年座谈会。《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作者安孝义虽然被邀请参加座谈会,但整个会议过程至参观过程,未介绍安孝义的身份,未安排发言,与会人员合影期间,安孝义也未被安排参与合影。座谈会期间,始终未提“永安是不是长征最早出发地”问题,石峰村支书寄给习总书记的信件附件《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论文被隐藏,能听到的是实际承办这次会议者张丽华在会上反复解释“有争议,有争议”;还有就是一些含糊其辞的声音和以形而上学、历史虚无主义的立场观点看问题的“逃跑论”。
在此次会议报道中,由永安市委报道组魏兴谷与《三明日报》记者苏诗苗执笔的会议新闻报道称,永安是红军北上抗日的起点。81年前,“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宣传抗日主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1934年7月15日,由寻淮洲、乐少华、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洪砂一线集结,举起北上抗日的大旗,首发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三个宣言书。人民网福建频道记者吴隆重同一题材报道《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发布81周年: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也称“永安是红军北上抗日的起点。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为宣传抗日主张和推动抗日民族运动,由寻淮洲、乐少华、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九军团在永安小陶镇石峰村及洪砂一线集结,举起北上抗日的大旗,并发布了《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北上抗日先遣队告农民书》、《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三个宣言书,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正式开始,从此拉开了长征的序幕”。
2015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对此次会议的报道说,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作主旨讲话。他指出,福建在抗日战争历史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略行动,既鲜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战的决心,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同时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曲。而此前安孝义已在《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说“事实上,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组建和派出,不论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来理解长征的涵义,都可以说它揭开了战略转移(长征)的序幕,就是长征的开始”。 但,中央党史研究室网站的这条会议新闻,隐藏了参观地点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却报道了参观地点马洪村逢源堂指鹿为马的所谓“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事实认定错误的弄虚作假行为,经多次举报,依然我行为素;而铁证如山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却不能报道,这不是有意弄虚作假和打击报复是什么?)。
国家信访局给石峰村支书回信后,《海峡都市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时做了报道,永安热门网站《永安之窗》和永安市政府网也做了转载,然而,就是这样的新闻,张丽华也敢责令删除;2015年11月永安知情群众向中央巡视组举报了张丽华弄虚作假、打击报复的种种恶行,同月下旬张丽华被“辞职”,并被以非领导职务的身份调离党史部门,辞职时,张丽华还口土狂言“哼,某某人把我把少共国际师牌子从苦竹挂到马洪的事情抖出来,还说木旺部长找我约谈,约谈又怎么样呢?少共国际师的牌子还不是照样挂在马洪。某某要跟我争,他不划算,他这样做是害了石峰村民,石峰村到现在都没拿到钱”,这是何等猖狂的自白啊。口吐狂言者总以为,只要“独立王国”不开口,就是皇帝老子也拿她没办法。石峰村支书在给逢立左和习(xi)总书记寄去安孝义论文《三论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的同时,还给福建省(sheng)委书记尤(you)权和其他省(sheng)委常委写了信,寄了样刊;永安知情群众,也多次给福建省(sheng)委写信,结果在问到逢立左所在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的时候,得到的答复都说“不是”。安孝义的论文已经对其论点、论据做了充分阐述,如果逢立左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就该仔细阅读安孝义的论文,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可以询问安孝义,可是逢立左宁可让“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理论成果埋没;宁可欺骗福建省(sheng)委有关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追问,也不愿见安孝义,不愿去研读这篇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宁可死撑着一开始就说错话的面子,也不愿意为还原党的历史真相说一句公道话,做一点实事,这是就现在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的当家人逢立左。大家说说看,这样屡屡拿着党史研究室主任的身份欺骗领导,欺骗群众的党史官员,留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还有何用处?
2016年2月16日,曾全程参与永安申报原中央苏区范围工作的管其乾以《建议在最早的长征出发地福建永安举行长征胜利80周年研讨会,把长征理论统一到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体系上来》致信习(xi)近(jin)平总书记,6月22日又将此信改成论文《把长征研究和宣传统一到中共是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的主旋律上来》发表在中国甘肃网,2月26日,管其乾获得国家信访局的短信回复“已转交”。3月初,永安市委分管党史工作的组织部长陈木旺和现任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郑毅一道前往福建**党史研究室主任逢立左的意见,没想到逢立左却阴阳怪气地称“这个事情(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课题,不是你们能够定的,也不是我们能够定的,中央党史研究室也要请示汇报,万一搞错了呢?不过,可以作为学术探讨”——对于铁证如山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和“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研究成果,逢立左却以所谓的“万一搞错了呢”搪塞、胡弄永安市的基层领导。对于《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这样铁证如山的问题,逢立左以“怕万一搞错了”推托责任;而对少共国际师师师长《彭绍辉日记》已经以顿号明确记载是在洪田镇苦竹(水西村)的所谓“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即使在多次收到知情群众和笔者管其乾邮政快递或挂号信举报的情况下,逢立左却不怕搞错了,两度在中央党史研究室任由其手下人员以“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的名义为张丽华的指鹿为马遮羞(详情请百度搜索“逢立左读不懂彭绍辉日记”)。逢立左以为他官大,跟着张丽华等撒谎,就能把假的说成真的,殊不知,弄虚作假为全人类所不耻,官大搞弄虚作假,危害更大,更为党纪国法所不能容忍。
因为张丽华的捣乱,因为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还有人对敢于向中央反映问题的石峰村怀恨在心,在福建省还有人以所谓的“怕万一搞错了”,要求不提,不报道安孝义先生的理论研究成果“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2016年学术年会组委会举办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暨长征精神研究征文活动,却真正遵循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他们不仅敢于直面安孝义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中所提到的历史问题,而且敢于让他的这篇论文获得三等奖。这是对福建永安和福建党史系统打压民间党史爱好者理论研究成果的最好的回应。
“学术问题,可以争论,既然是学术问题,就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去争论,通过争论和辩论,去获得正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点,中央电视台等许多权威媒体举办辩论性节目,就是最好模式。所谓“不能提‘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不能报道,怕万一搞错了’,其实就是利用职权,欺压民间党史爱好者,报复敢于向中央直陈相关问题的村民的学术霸权行为”,管其乾认为。
“学术问题,可以争论,既然是学术问题,就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去争论,通过争论和辩论,去获得正确的答案。关于这一点,中央电视台等许多权威媒体举办辩论性节目,就是最好模式。所谓“不能提‘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不能报道,怕万一搞错了’,其实就是利用职权,欺压民间党史爱好者,报复敢于向中央直陈相关问题的村民的学术霸权行为。在报道中说‘这个问题,还有争议’,或者说‘尽管这个问题,还有争议,但有观点认为’,不可以吗?”,管其乾认为。
安孝义的三次论述“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是我党我军历史研究所上的重大理论突破,这一理论成果有力地证明,红军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对福建的红色旅游和经济建设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全国瞩目的大事,然而,很可惜,永安党史界和福建党史界的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或为了一己之感受,宁可封杀、埋没这一理论成果,也不让党的光辉历史公开于世人,让这样的人坐在党史工作的岗位上,能叫“守土有责”吗?
从县级党史,到省级党史,都在封杀一个民间党史爱好者的理论研究成果,都在报复一个敢于直接向中央反映问题的村庄,其实是目无中央,目无全党全国大局的“无法无天独立王国”的表现。从严治党,应该让这些热衷于搞“违法乱纪独立王国”的人挪位。(管其乾 自述)
4、2012年4月29日,经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林强汇报,原永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丽华提议,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在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管其乾 摄影)
5、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著名党史专家石仲泉(左)通过永安媒体记者、本文笔者将他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题字转交石峰村两委(赖晓斌 摄影)
(未完,待续)
厅官逢立左看不懂的《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获奖了(续3)
(因原来的审批顺序导致网页楼层内容错乱,只好重新上传,请注意依照顺序审批)
31、保存于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瓦窑头厝的红军抗日标语“拥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等(管其乾 摄影)
32、石峰村的红军抗日漫画《蒋介石下令言抗日者杀无赦》与1934年7月15日《红星画报》同题漫画同源,证明北上抗日先遣队沿途散发的传单和宣传口号是事先印制(管其乾 摄影)
33、左起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石峰村民罗仁发和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王向东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瓦窑头厝合影留念(潭立颖 摄影)
11、2016年9月18日,永安剪纸爱好者林元辉根据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照片创作了《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剪纸作品(管其乾摄影)
12、2016年9月18日,永安剪纸爱好者林元辉根据资料照片创作了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剪纸作品(管其乾 摄影)
34、鸟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管其乾 摄影)
35、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石峰村全景(管其乾 摄影)
36、在石峰村大坡栋红军阵地鸟瞰石峰村全景(管其乾 摄影)
37、左起安孝义、罗瑛、杨德兴和冯尤标等在石峰峡“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欢迎您”的横幅下合影留念(管其乾 摄影)
38、左起永安一中75届同学代表杨德兴和罗瑛给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送上年历镜框,石峰村支书吴金兴代接(管其乾 摄影)
39、永安一中75届高二(3)同学会赠送给母校的特制红色年历所选用的书法(管其乾 摄影)
安孝义在其《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中写道:“红九军团,接到命令后迅速从江西出发,经石城、宁化、清流、向永安进发,其先头部队于7月9日晚进入永安小陶镇西北面的垇头、牛乙坑、高际坑、石峰一带,随之进占小陶镇,在小陶筑起一道防线,密切注视驻扎在连城、清流两县的国民党八十三师、第三师、第九师的动向,等待红七军团的到来。7月15日,红七军团主力由连城塘前、尧家畲进入永安境内洪砂,与红九军团先头部队会师后,经麟厚、冷水溪、大小吴地到达漳平的香寮。随之兵分两路,一部经洪田、湍石、上石、西洋,占据永安城郊的黄历、桂口,对永安城形成包围之势;另一部经桃源直逼大田。与此同时,红九军团主力也于19日抵达永安,与红七军团一起对永安城形成钳形包围,造成攻城之势,城中守敌摄于红军声威,紧闭城门龟缩城内等待援兵。为解永安之围,国民党派出3个师又18个团的兵力急忙向永安逼近。红七军团趁敌军未弄清红军战略意图,迅速将阵地移交给红九军团后继续北上”(录自《红色铁流——红军长征全录》上、下册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组织编写、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 第176-177页)。
40、广角镜头里的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驻扎点(吴朝虹 摄影)
安孝义在其《再论永安是长征最早出发地》中写道,我们从该训令中还看到:“并应与独九团取得连(联)络”的指示。红军独立第九团,简称“红九团”或“独九团”,它是直接由朱德、周恩来、刘伯承、贺昌等中央军委领导指派,具有建党、建军、建政,执行外线“远殖游击”艰巨任务的英勇军队,它直属中革军委领导。独九团在团长吴胜、政委罗桂华(后由方方接任)的领导下,部队深入连城、宁洋、漳平、永安地区,进行了攻打永安、夜袭宁洋等大小上百次战斗,建立了岩连宁边区,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它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在红七军团和红九军团的集结地域小陶石峰一线,独九团是作为闽西苏区的主人欢迎中央红军两大军团万余客人的到来。
41、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石峰村驻扎点瓦窑头厝浏览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 (管其乾 摄影)
42、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石丰村驻扎点瓦窑头厝浏览与北上抗日宣言口号一致的红军标语 (吴智祥 摄影)
43、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石丰村驻扎点瓦窑头厝浏览“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红军标语 (吴智祥 摄影)
44、“全中国抗日的工人、农民、士兵团结起来,实行对日作战”、“全中国的海陆空总动员对日本作战”石丰村瓦窑头厝的这条红军标语与北上抗日宣言内容一致(管其乾 摄影)
45、掌管钥匙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房东吴连湘打开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的大门,欢迎各地游客(刘玉金 摄影)
46、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们在用手机和相机拍摄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吴智祥 摄影)
47、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们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正厅重温入党誓词(管其乾 摄影)
48、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书记曾建德在谈两学一做和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争当合格党员(吴智祥 摄影)
49、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一名年轻党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穿上红军服,并用手机自拍(管其乾 摄影)
50、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一名年轻党员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穿上红军服,体验当红军(管其乾 摄影)
51、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围墙门外,一名党员正在浏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路线要图》,提醒媒体及其网友们注意的是,该宣传栏左侧行军线路图被掺假,按照片提示操作,可看到知情人向中央巡视组举报的主要内容(管其乾 摄影)
52、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们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管其乾 摄影)
53、福州机务段永安整备车间党总支的党员们正在上车准备离开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管其乾 摄影)
54、不少游客到了石峰村不知道纪念馆钥匙在哪里,左起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房东吴连湘及其父母吴日升、管珍居,记得百度搜索“石峰村钥匙”,找到他们即可开门。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不收门票:图为房东恭候网友光临,欢迎预约免得挨饿或扑空,他们是农民,馆内缺啥不懂,但知道缺停车场和指路牌,管事的部门不睬,欢迎网友赞助或呼吁(管其乾 摄影)
永安电视台专题;:唱响红军抗日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永安电视台专题:唱响红军抗日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55、福建永安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唱响《红军抗日歌》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管桂芳 制作)
百度搜索本文标题,可以找到其他相关网页对照顺序调整。
史厅官逢立左读不懂的论文《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获奖了:
复制给您的好友:http://user.qzone.qq.com/599086161/blog/1474213571
20余网站揭福建厅官逢立左4年读不懂人民网《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宣言书证明长征始终高举北上抗日旗帜》也获全国征文三等奖
曾经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题字的湖北红安人石仲泉获专家奖第一名
我已经按照现有的顺序重新上传了内容,请版主注意审批顺序!!
红安也是一片红土地,我看过《铁血红安》,因此喜欢上红安。
其二,红安籍将军韩先楚先生在担任福建省革委会主任期间,福建省永安市小陶公社石峰大队社员管文金遭到村支书打击报复,管文金写信给韩先楚得到韩的批示。
其三、2012年4月19日,湖北红安人、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为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题字。
红色红安,红色石峰,永远红色的红土地。
好长的文章!
《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理论研究成果得到老红军后代和老百姓的拥护
11、2016年9月18日,永安剪纸爱好者林元辉根据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照片创作了《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剪纸作品(管其乾摄影)
12、2016年9月18日,永安剪纸爱好者林元辉根据资料照片创作了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到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重走长征路的剪纸作品(管其乾 摄影)
13、给林元辉剪纸带来创作灵感的照片:左起老红军后代、总装备部退休老兵田竞、村民罗仁发和退休老兵王向东在北上抗日宣言第一村石峰村瓦窑头厝合影留念(潭立颖 摄影)
14、永安一中75届校友左起同学代表杨德兴和罗瑛给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送上年历镜框,石峰村支书吴金兴代接(管其乾 摄影)
15、永安一中75届校友左起同学代表罗瑛、杨德兴和石峰村支书吴金兴将送给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纪念馆的年历挂在墙上(管其乾 摄影)
16、2015年12月27日一早,永安林业花园一侧的永安市凤凰电器公司员工在给过往行人送年历(管其乾 摄影)
17、永安市凤凰电器有限公司就曾找到杨德兴用过安孝义先生参与策划的红色年历(管其乾 摄影)
18、永安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将石峰村和《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做成幕布,每天在街头悬挂并演出,图为《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论文作者安孝义先生在演讲(管其乾 摄影)
19、永安市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将石峰村和《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理论研究成果做成舞台幕布在街头悬挂并演出,引来无数市民观看,永安电视台记者潘文斌也赶来采访(管其乾 摄影)
20、永安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将石峰村和《永安是长征最早地的才出发地》理论研究成果做成舞台幕布悬挂在街边并坚持义务演出,引来无数市民观看(管其乾 摄影)
21、永安苏区人民红色歌舞队将《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理论研究成果和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村全景做成舞台幕布在街头悬挂并坚持演出,引来无数市民观看,有的市民还拿起手机拍照(管其乾 摄影)
欢迎转载,转帖,欢迎媒体记者来采访,也欢迎将此2贴转有关领导
永安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张丽华为徇私情,为一己之念,在马洪村弄虚作假的同时,报复石峰村,隐藏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和《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得人心,将成历史罪人,所幸中央巡视组在接到知情群众举报后,张丽华已被“辞职”并被以非领导职务赶出党史系统;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室主任逢立左在多次接到知情群众举报后依然以中央党史研究室网站新闻和发给所谓“省党史教育基地”牌子的形式支持张丽华之流弄虚作假,人民网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说“对假新闻零容忍”,弄虚作假为全人类所不齿;逢立左把持的福建省(sheng)委党史研究室违背历史事实,长期以所谓“怕搞错”为由,拒绝按照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 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监督执纪问责不力;履行主责主业的政治担当不强,聚焦党史研究不够,完成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滞后;反击历史虚无主义责任意识不强,主动发声不力”等进行整改,并继续与张丽华之流坑瀣一气,搞“无法无天的独立王国”,继续封杀永安民间党史研究爱好者的重大理论研究成果,阻扰媒体发声弘扬主旋律,同样也是在阻碍历史研究的进步。从严治党,没有铁帽王子,也不能有“无法无天的独立王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不但要利剑高悬,更要舍得开刀问斩。详情请看《 厅官逢立左读不懂<彭绍辉日记> 》、《 厅官逢立左读不懂<永安是长征最早的出发地> 》(将标题复制到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即可找到这两个帖子)。
欢迎转载,转帖,欢迎媒体记者来采访,也欢迎有能力者将此2贴转给福建省(sheng)委书记尤(you)权和省(sheng)委相关领导,中央有关部门领导!!!
百度搜索“管其乾博客”,即可找到管其乾出来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