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产业,必将经历上半场和下半场。整个互联网商业在进入深度发展之后,各个“互联网+”都面临新的调整。
“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寻求转型,互联网创业的生存是第一步,长期生存更为重要,而创新是长期生存的源泉。
在整个商业环境中,中国的机会不同于欧洲、美国和日本。欧美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达,所有欧美农业都被工业巨头垄断。日本是农业协会制定标准的平台,上下游形成直接货源。只有中国的网络农业初创企业才有机会。
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正面临转型问题。各大平台为新零售提供了多种创新,京东、日新等平台正从新鲜走向新零售,传统的微商正面临洗牌。朋友圈卖商品已经死了,但社会生存,社会知识产权重建现在已经过去,下一轮社会如何去值得思考。
今后生鲜农产品零售的新平台应当是一个新的零售点,一个新的零售社区商店。目前,社会电子商务背后的朋友圈已经进入了一个疲软期,单一的社区业务逐渐萧条,但是可以看到线下赋能线上的趋势,线上倒着去赋能线下。
在这种趋势下,无论是未来的新零售平台,还是新的零售社区商店模式,从城市社区到县社区。也有新的形式-基于大健康的新零售。新业态越接近用户场景,就越有可能抓住未来业务机会。
从整个商业逻辑来看,一旦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惊人地相似,淘宝时代初期到新的零售时代,都是以生态发展为平台的过程,整个互联网+农业也是从早期个体微型电子商务创业到原产地f2b2c的多个品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县域经济,未来是新零售渠道直接供给的源头时代。
“互联网+农业”发展前景
新链接是新零售业态下的“供应链+”新链接。从产品的连接升级到“情怀”的链接,有情怀的产品、有温度的产品、有黏度的产品,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新链接还有场景的链接。农产品视频在互联网非常火爆,场景化成为新的农业链接入口,这背后需要在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打造新素材。
未来需要从产品链接到场景链接的新变化,让用户了解农业的内涵、产品背后的故事。新链接还包括交易的链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环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应链的环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县级供应链节点到城市配送中心,再到社区站点。
下半场的新生态,则体现在“原产地直供+全渠道新零售”未来农业必须是新零售渠道直接供给的源头,生态重建分为从营销重建到流量入口、到消费场景重建、到交易方式重建,以及供应链重建和价值链重建、商业生态重建等。
中国互联网的农业商机,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拐点上,希望企业家拥抱原产地直采,拥抱新互联网下半年的新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