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教授祸患于民,佛山大学校长应当引咎辞职!

以下转帖内容对佛山大学曾教授的学识、修养、为人做了细致入微的精准的不偏不倚的深入分析。可以说,自从佛大引进曾教授以来,这家伙就没干过一件让市民满意的事儿。这家伙一边领着纳税人给他的工资、收入,一边却理直气壮地干着市民不齿的事儿,而且一点都不觉得脸红。引进如此祸患于民的教授,佛大校长难道不应当引咎辞职吗?
《转帖,作者:超人米高》网友专访:真是佛山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几次都没有理解曾小明教授等的先进交通规划吗?
2010年4月23日,《佛山日报》A09整版登载了记者对本土交通专家曾小明教授的专访。引起广大市民的热烈关注,争相购买传阅,一时之间禅城竞至洛阳纸贵。为使话语权公平,《禅山晚报》记者乌有也对网友代表子虚先生进行了专访。
  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态度不适用于公共管理
记者:子虚先生,曾教授的专访你有没有看到?总体感觉怎么样?
  子虚:专访我看到了,我对曾教授谈到的几个主要观点都不太认同。另外就是感觉曾教授认为,市民对他的方案反应激烈是由于观念落后,对自己成为一些市民责难的中心感到委屈。其实曾教授大可不必委屈,大伙也不能把他怎样。他谋划公众的事情,自己也就成了公众人物,公众或赞或骂几句,是理所应当的事儿,没什么好委屈的。
记者:曾教授谈到,不会因为怕骂就畏手畏脚,你有什么看法?
子虚:曾教授过去参与了为佛山交通谋划的几件大事,让大伙记住了他:一是谋划禅城区禁行摩托,把几十万以摩托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市民吓得够呛,由于反对激烈,终于到现在还实行不了;二是谋划禅城区十多条马路改为单行线,给市民的出行增添了不少麻烦,在实践后证明对疏导交通用处不大,终于现在都一一取消了;三是谋划大幅度提高禅城区的路边停车收费,以提高车位周转率为依据,但实际上却视几万车主为砧板上的肥肉,任其予取予夺。现在高高举起还没落下来的那把刀,还让很多群众感到担惊受怕。
曾教授谈到,他对佛山这个城市是很有感情的,但从这一而再,再而三的事件中,我不禁要怀疑,他的这个爱是不是有阶级性的啊,怎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曾教授的谈话中看出,曾教授有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风骨,笑骂由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誓要把真理坚持到底。如果他只是做自己的学问,这种精神倒是可敬的。可他是在谋划与公众民生紧密相关的事情,在工作中应该多吸纳群众的意见,而不是认死理、遇到质疑还一味硬撑,这样会对社会民生造成不良影响。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你坚持的不是真理呢?那社会何辜,公众何辜,要为你所坚持的错误而埋单!
要转变观念的是某些专家和领导而不是市民
记者:曾教授在访问中到,希望大家的出行观念要适当转变,不要买张报纸也开汽车,你怎么看?
子虚:曾教授的这些劝告真是苦口婆心。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这些专家、领导心目中老是有这么一个观念,认为群众是“愚民”,是群众的思想观念落后,所以需要他们大力的来规范、教化、管理。
其实,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社会观念、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群体长期的趋利避害的结果。简单的说,群众并不需要专家来告诉他,买报纸不用开汽车,如果有其他成本低、更加方便的方法,大部分人是不会开汽车去买报纸的,毕竟大部分人现在并不是钱多花不完。专家和领导一味说要用公交代替私家车,但在北京持卡坐公交4角钱一次,坐地铁8角钱一次,佛山什么时间能做到呢!
记不起是哪位领导说过,只有思想落后的领导,没有观念落后的群众。所以,要转变观念是我们的某些专家、领导,做公共管理的工作不能一味的想到,要用行政命令来强制、限制、阻碍、不允许等等,而应该多想想如何更加方便群众,加以疏导、引导。
路边停车也是一样,大部分人并不会有意的把汽车放在路边多停一会儿,只是为了多占一会儿停车位,车是买来用的,并不是买来停的。不能说因为有人把车放在路边八九个小时不动,就高举限制、涨价的大旗来惩罚大家。
佛山的“被大城市”是停车规划的最大问题
记者:曾教授谈到,他不是成心给市民出难题,但是禅城的路边停车规划出来后,他却备受市民责难,你认为这个规划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子虚:市民责难的焦点是停车费涨幅过大,价格太高。听了曾教授和一些领导的表达和解释,我宁愿善良地相信,涨价真不是为了多收钱。否则,让人强抢的感觉会更不好。但我对这个方案还是不能接受,因为感觉它很有问题:
第一是佛山“被大城市”的问题。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人文生态,这是历史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特色、行为习惯等原因的长期综合影响的结果,不会因为几句什么“转变观念”,几个什么“加以限制”的制度就能轻易转变。
曾教授老是强调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经验来制定这个规划,我认为这是硬把佛山往大城市里提,这是中了“GDP”规模的毒,自认为也算大个子了,实际上是使佛山“被大城市”了。
其实佛山的人文生态目前还远不是大城市的生态,佛山经济的主战场在分散全市的各个镇、街。禅城这个中心区主要还是生活区,和原来典型的小城市生态相比转变不大。硬是把佛山往大城市里提,这是犯了指导思想的错误。
第二就是规划出台的程序有问题。怎么说TC停车分公司都只是一间公司,而且承担着收费的职责。收费的是你,划位的是你,提出涨价的也是你,大家能没意见吗?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看到一点儿利益回避的制度,没有看到一点儿对法律程序的尊重,不骂娘才怪呢!
贼喊捉贼的指责不利于沟通更不利于吸纳意见
记者:曾教授说“骂我最凶是动了他的奶酪”,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子虚:这种相互指责的方式是不好的。我认为作为设计公共管理制度的这么一个公众人物,曾教授应该以一种更成熟的态度面对公众的问责。虽然一些群众的言语可能过激,也应该以更坦然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指责、怀疑某些群众的问责是居心叵测。
说又说回来,现在出台的这个规划,从程序到结果,明摆着的就是把马路当成公司的饭碗,把广大车主当成他们宰割的肥肉,那边被宰的说出自己的不满,你却说这是因为我宰了你才大声音的叫,这叫什么话啊!说到这里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贼喊捉贼”。
只有多考虑群众民生才能避免给市民出难题的事实
记者:曾教授谈到,他不是成心给市民出难题,只是为了建设我们可爱的佛山。一些市民激烈责难,对我们的专家是不是有点儿不够公平?
子虚:对于市民的责难,相信我们的专家会有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的一些精神风骨,受到老百姓传颂。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希望我们的专家真的能够继承这些精神,只有心中装着民众,想着民生,才能吸纳群众的意见,才能避免提出一些事实上给市民出了难题的主意。
但现实中,有一些领导和专家,所作所为却叫人失望。他们在承担社会管理职责时,一提管理就想到要收费,一提加强管理就想到要提高收费,有条件的要收,没条件的创造理论也要收,还大声音说道要收到你肉痛才有效果,哪里看得出半点儿民生的思想!这能说市民的责备是不公平吗?
比如说回这个禅城路边停车收费,他们在做规划时,除了光看到这块用他们的话来说,可以用来补贴公交的肥肉之外,有没想到这样大幅度提高收费,会加重民众的负担,降低民众的幸福感呢?有没想到会使路边商铺的生意更加难做,甚至降低城市的竞争力呢?有没想过这样高额的收费会加剧社会矛盾,引起连锁涨价呢?
但是我们所听到看到的是,他们一边说禅城路边停车位紧张,要大幅度提高收费以加快周转,另一边却说现在的3700个收费路边停车位,每天收入只有5.4元, 24小时下来平均还周转不了两次!
其实,车主从购车到使用,都一直交着各种税,一直为社会做着贡献。马路也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的,有的地方空着也是空着,让有需要的人临时停一下又有何防?不是非到必要,何必要去收什么费呢?确有必要,是否能少收呢?除非目的只是为了钱!
午夜香吻:您好!
您的帖子我们回复如下:
您在来贴中提到的关于“引进教授祸害于民┅┅”之事,我们认为:以自己的学识给政府(社会)提供咨询意见是一个学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至于具体内容如何,见仁见智,他人也不应对次过多的加以责难。同时,学者给政府提供的也只是个人意见,能否被采纳应当由政府听取多方面意见之后做出决定。
另外,学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考查指标,每一个引进人才都有一份调入考察档案,如有疑虑可以通过正式的申请查阅。
谢谢您对学校的关心,欢迎您监督检查我们的工作。
2010-04-28 09: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