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为让民众更好的了解整改攻坚风暴行动开展情况,鼓励和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治理各项活动,为全市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市召开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攻坚风暴行动新闻发布会。
从8月16日至9月15日,我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攻坚风暴行动,目的是通过全党全民全社会动员,集中开展督察整改攻坚,着力破解生态环境不优、加快补齐生态短板,大力提升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市政府秘书长王保辉
介绍环境保护督察攻坚风暴行动
总体开展情况
一、为什么开展此次风暴行动
7月26日至8月14日,省委省政府第十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市十八大以来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察,在肯定我市环保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九个方面40个问题。督察期间,还收到了7112件群众举报的信访问题。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此次督察整改工作,市委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整改工作措施。为确保督办问题和群众举报的信访案件全面清零,并以督察整改工作为契机,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8月16日至9月15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攻坚风暴行动。
这次风暴行动不单纯的是一次整改行动,而是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保定区位特殊、地域面积大、环保任务重。可以说,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发展有需求、上级有要求、群众有诉求,是应该做好必须做好的政治任务。我市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功能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我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1+2”、2+26重点城市,与雄安新区零距离,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是上级党委、政府赋予保定市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另外,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规律看,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重中之重,提前做好各项工作,也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
这次风暴行动主要从全社会环保意识提升、环境治理攻坚、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山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环保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干部作风提升等六个方面集中攻坚,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关停、取缔、整治一批违法违规排污企业,严厉打击、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案件,严肃问责一批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等行为的公职人员,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扭转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的局面,形成奋发有为、事争一流抓环保的拼搏干劲,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二、目前工作进展
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8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广播电视大会,广泛动员,精心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都已迅速行动起来,目前正在按照工作安排深入推进,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一是有效整改交办问题。省委省政府第十一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40个问题,目前已完成12个,基本完成13个,其他15个正在积极推进中;群众举报的7112个问题,回访解决率达到了94.5%。二是扎实推进环保重点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燃煤锅炉淘汰3540台(任务数3549台),完成率为91.9%。已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11924家(任务数14163家),完成率为84.2%,已完成纳污坑塘治理414个(全市共排查出1024个),完成率为40.4%。矿山深度整治需63处,已完成24处。三是严厉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依法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件,破获环保刑事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破获行政案件81起、行政拘留87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各相关市领导进一步强化调度,坚持强化整改不松劲,落实责任不松劲,逐项抓好落实。二是坚持清单台帐式管理和销号机制,按照“销号流程”,对省环保督察组、环保部交办的问题逐一进行验收,对7000多个案件按照15%的比例进行抽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三是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搞好风暴行动需要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为了把这次行动开展好,我们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环保攻坚风暴行动”的重点工作全部量化,在《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保定广播电视报》、唐尧网等媒体每周公布工作进度情况。希望在以后日子里,大家一如既往的关注保定环保工作,继续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帮助我们改进提升环保工作。更希望大家继续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主动发声、正确引导,大力营造人人关注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社会氛围,为不断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各部门发布内容
市环保局局长肖宝元:
介绍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情况
8月31日,环保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工作座谈会。会上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简称“京津冀秋冬季方案”)及《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攻坚行动巡查方案》、《攻坚行动强化督查信息公开方案》、《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等配套文件。
环保部专门就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制定方案和配套文件,反映了中央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改善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能否完成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关键在秋冬季,决战在重污染天气应对。面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的不利局面,必须在落实现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更加严格的手段,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减少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程度,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环保部出台《京津冀秋冬季攻坚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帮助我们落实治理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京津冀秋冬季方案》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标本兼治措施,其中要求保定市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期间,pm2.5下降22%,重污染天数下降20%。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措施包括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和扬尘污染治理以及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共11大项、32小项,其中安排保定市攻坚行动任务包括8大项25小项。并从部门协同配合、强化督查巡查、经济政策支持、加强科技攻关、严格考核问责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
为确保这些重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环保部还制定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攻坚行动巡查方案》、《攻坚行动强化督查信息公开方案》、《攻坚行动强化督查方案》、《攻坚行动宣传报道方案》、《攻坚行动专项督查方案》等配套文件,下一步将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的工作机制,并将“2+26”城市强化督查或巡查整改落实情况,以及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纳入量化问责。对交办问题未完成整改的,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排名后三位且改善目标比例比较低的,将进行问责。
环保部座谈会结束以后,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9月1日、9月4日先后召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调度会和市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环保部座谈会会议精神,并部署迅速将《京津冀秋冬季方案》及相关的配套文件印发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结合国家和省的要求,迅速组织研究制定《保定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及配套文件,下一步一是落实治本措施,也就是要在冬季采暖期来临之前,完成禁煤区气代煤电代煤建设、燃煤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重点工作,采暖期到来之后,这些措施的完成正好发挥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二是落实治标措施,也就是在冬季采暖期期间,按照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的要求,加强对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的管控,加强秸秆禁烧管理,加强城中村保洁,加强烟花爆竹销售和燃放的管控,对水泥、铸造、化工、建材等行业实施错峰生产或生产调控措施,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实施行之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等等。三是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督查监察,抽调全市环境执法骨干人员,随机检查超标排放、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问题以及“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不力、散煤和燃煤工业锅炉治理不到位、工业企业未完成提标改造、面源污染防控未达到要求、错峰生产未有效落实、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等问题。四是实施严格的考核问责制度。重点工作每周报进度、报进展情况。将党委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纳入考核问责范围。对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达不到时序进度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县(市、区),将视情公开约谈。
大气污染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保护空气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义务。虽然我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但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
市发改委主任侯晓平:
介绍禁煤区气代煤电代煤工作情况
气代煤、电代煤工作是针对大气污染突出问题采取的一项治本之策。根据大气污染源解析数据,在燃煤、扬尘、机动车尾气、散乱污企业排放这四大雾霾成因中,燃煤占到了45%左右,是首要的污染源。我市是一个分散燃煤大市,目前每年大概有700万吨左右的分散燃煤,数量大、分布广、排放值高。“治霾先治煤、治煤先治散”已经成为共识。
去年,在国家部署下,北京、天津、廊坊和保定率先启动了荣乌高速以北、京昆高速以东的禁煤区改气改电工程。今年又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山西、山东、河南,在“2+26”个城市全面实施,10月底前完成300万户以上。其中,保定仅北部禁煤区就达66.58万户,占到了整个任务量的五分之一多。此项任务涉及我市涿州、高碑店、白沟、涞水、定兴、易县、雄县、容城、徐水9个县级行政区。同时,我们还自加压力启动了环主城区的改气改电,共655个村、42.93万户,今年计划完成14.3万户。
改气改电工作,涉及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对我市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群众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能源领域和群众生产生活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为确保完成两大禁煤区任务,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县两级政府的主导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各部门、各相关企业通力合作,采取了一系列超常措施。主要体现在三个前所未有上,一是在工作推进上,把改气改电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定期调度,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工作规格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在施工规模上,目前在北九县1400多个村、环主城区600多个村,共有39家企业、两万余人,昼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实施范围之广、投入人力物力之多,前所未有;三是在补贴政策上,对燃气初装、电网改造、采暖设备采购安装,以及用气用电等费用,省市出台了专项补贴政策,惠民措施之实、补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截至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北部禁煤区已累计完成1029个村、56.5万户,完工率达到了85%。从目前进度看,各县市的工作正处在攻坚阶段,虽然面临巨大压力,但都有信心完成上级工作部署。
下一步,随着取暖期的临近,我们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抢抓进度,力促工程早日竣工,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
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波:
介绍白洋淀上游河道垃圾清除及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
白洋淀上承8条河流,分别是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全部位于我市境内,入淀河流及其支流总长度2838公里。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水利局站在坚决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政治高度,不断加大白洋淀上游河道治理力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除河道各类垃圾216万方,清除树障18.4万棵,拆除违章建筑64处、3.4万平米,清除阻水坝埝13处、1.3万方,封堵各类非法入河排污口737个,河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省环保督察组进驻我市开展环境督察期间,以冀环督(保)〔2017〕2号和3号通知指出清苑区金线河、蠡县月明河、孝义河存在垃圾清理不到位,清苑区金线河非法入河排污口违法排污的问题。随后,我局会同清苑区和蠡县政府立行立改,清除河道垃圾3.2万方,覆盖新土5000方;封堵非法入河排污口9个。与此同时,积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设置防护网1500余米,筑起水泥墩280个,竖立警示牌40块。截至8月8日,环保督察组督办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为贯彻落实全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