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体系研讨会在东莞召开(记者 程永强 摄)
东莞时间网讯昨日,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体系研讨会在东莞召开。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周石平,广东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凌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涛等,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代表100多人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今后我省将建立健全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工作的长效机制,每年开展一次评估,进行周期性的数据发布,使开办企业便利度指标成为地区间营商环境评估的重要标准之一。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全省不同地区在开办企业领域达到基本均等的便利化服务水平。
广东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继续领跑全国
2012年广东率先在全国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如今,改革已从工商注册环节便利化逐步拓展到开办企业的全领域。
一系列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措施的落地,推动了我省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据统计,商改五年来,广东省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659万户,而商改前2011年末仅为488万户;全省实有市场主体总量922万户,占全国总量1/10。今年一季度,全省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3976户,其中,日均新登记企业1973户,同比增长23.54%。
作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先行点,东莞先后推出住所信息申报制、企业集群注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等改革措施,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有效减少企业开办成本,充分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市场主体连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到86.65万户,其中企业34.61万户,分别比改革前增长60.08%、128.98%,市场主体总量、企业总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省、市统计数据表明,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有力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内在活力,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会议提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要将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作为商事制度改革再深化、再出发,继续领跑全国的有力抓手,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东莞将推动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开办企业”是企业生命周期的起点,其便利度是影响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首要因素。为摸清我省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成效和存在问题,去年年底,省工商局、省社科院对21个地级以上市开办企业全流程便利度情况进行评估排名。东莞综合得分为76.76分,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省第二、地级市第一。其中,我市开办企业业务咨询便利度、商事登记便利度两项指标,单项位列全省第一、第二。
东莞率先上线的“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管理系统”成为了主要得分点之一。该项举措实现了一站式审批、24小时全天候服务,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工商登记改革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市办理网上登记业务33.7万宗,占同类型业务总量的88.81%,全程电子化已成为工商登记注册的重要渠道。
白涛出席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他指出,接下来,东莞将按照全省部署,紧紧围绕全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试验任务,认真吸收研讨会成果,对接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体系,大力推动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其中,我市将扩宽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的适用范围,力争今年年底前上线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业务。
■权威锐评
商事制度改革,广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深圳、东莞更是进行了大量实践。国家的顶层设计也需要从地方先行先试吸取养分,希望广东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继续保持好的作风,积极对照国际标准、自我加压,在更高起点上做出新的探索。“互联网+政府服务”是下一站改革的重点,要始终坚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利用信息化推进改革,实现让“信息化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局长 周石平
我觉得可以用五个字评价广东开办企业便利度:一是“早”,整个改革的进程非常早,迄今已有5个年头;二是“新”,有大量的创新,不仅在环节上创新,还从法治化、国际化上创新;三是“全”,从工商注册这个点开始,延伸到开办企业全流程;四是“广”,从个别试点向全省覆盖,这在其他地方不多见;五是“实”,工作很务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 荆林波
广东商事改革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还需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商事改革国际化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譬如说,在开办企业时间方面,目前广东做得最好的是深圳有4个环节、用时需要19.6天;而新西兰仅有1个环节、用时半天,香港2个环节、用时1.5天。“准入”与“准营”应该同步进行,广东要按照国际贸易投资最先进的规则设计全省商事改革体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 仲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