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山东菏泽发生的发放印有商业广告红领巾一事,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
带广告的红领巾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诸如万达这样的在红领巾上印刷商业广告的脑残情况,其实并不多见,而教育部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显然是特指校园外部的商业广告及商业活动,那么校园内部,有哪些围绕着学生产生的商业活动呢?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首先,衣食住行,对学生而言,发生在学校的商业行为,首推食堂,一日三餐不可或缺。
那么,一个学生的月食堂消费又是多少呢?
根据地区经济,学校类别,不同的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订餐的数据大概从三餐到两餐到一餐不等,金额大致在五百到两百不等(这是学校食堂,如果外包,那数额就大了)。
其次,学习用品,日常用品以及饮水零食饮料。
这在一所学校之内,往往是以超市或者小商店的形式来经营的,日常的学习用品,学生还往往可以通过放假携带的方式解决,但是日常的饮水等,往往就只能在这里购买,因而超市或者商店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价格畸高(这大概是垄断的通病,可参见机场高铁站内商店)。
再次,浴室,学生洗浴的地方。
这个往往被人忽视,但是一所人数众多的学校,交易数量之大,令人惊叹,而且浴室往往兼营洗衣刷鞋的业务,因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生意也绝对兴隆。
以上是与学生相关的校园内商业行为,应该指出的是,这几类商业行为都是必须的,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师生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当然,还有较为隐蔽的,就是与学生学习直接关联的教辅资料以及试卷印刷费用等等,这种商业行为,学生因为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实上述几种有部分也是被动接受),往往也会有恶意抬升价格,从学生身上牟利的情况。
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关注的,则是这几类校内商业行为,有无外包情况,外包的情况下,有无依靠学校封闭管理的天然垄断,恶意提高价格,牟取暴利的。
保护学生权利,从规范校内商业行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