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高喜明/文汪泽栋/摄)
“哇塞,这么大的水晶!”“真的可以称水晶王耶!”10月31日,矿博园大门口,一块像金字塔形状的巨大水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一对小情侣被这块水晶吸引,不顾工作人员正在布展,硬要和这块象征纯洁爱情的“水晶王”来上一张合影。
作为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水晶王”人气爆棚,路过的游客纷纷驻足,要美美地和“水晶王”合上一张影。
稀世之宝
这块被誉为“水晶王”的水晶,是全球最大最美的水晶晶体之一。晶体大约由15个不同晶体平行连生而成,单个晶体呈六棱柱状,晶体高达1.7米、最大宽度1.7米、厚1.0米、重3.5吨。外形看起来像一座晶莹剔透的金字塔,晶面在阳光下煜煜闪光。
据介绍,“水晶王”来自江苏省东海县。1958年8月,“水晶王”被发现后,欣喜若狂的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要把这无价之宝送到北京,献给毛主席。
几天后,一份关于东海县发现大水晶的报告与实物照片寄到了北京中南海。毛主席看后,指示要好好保护这一稀世之宝。在原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及副部长何长工的亲自过问下,东海县人民将这块“水晶王”运到了北京。
在那个年代,运输“水晶王”非常困难,农民们用了很多办法,终于将其装上火车,送到北京。政府给予他们的奖励,是每人一条毛巾和一双胶鞋。尽管如此,淳朴的农民们还是十分高兴,有人至今仍珍藏着当年的奖品。
1959年10月1日,“水晶王”作为我国首批发现的自然宝物被公之于世,在北京展览馆的资源馆中展出。1961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接收了这块“水晶王”。从此,“水晶王”成了中国地质博物馆镇馆之宝,在首都度过近60个春秋。
紧急任务
2017年10月26日,星期四。下午2点,黄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正在训练场进行日常训练。
“周云、梁凡过来一下。”支队长陈军拿着一份文件匆匆来到训练场,“有个紧急任务交给你们!”周云接过文件一看,为了支持黄石的绿色转型和庆祝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的召开,中国地质博物馆准备将镇馆之宝“水晶王”送到黄石展出,为了确保国宝的安全,要求特警支队派警力进行押运。
周云是一大队中队长,黄石警务实战教官,业务能力过硬,曾参与处置2015年7月7日发生在仁智山水小区的劫持人质事件,徒手制服了持刀劫匪。梁凡多次参加全省特警比武大赛,是射击高手,抓捕经验丰富。
下午4点45分,黄石北站有趟直达北京的高铁。周云和梁凡携带警用装备,踏上了征程。
小心押运
10月27日,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周云和梁凡第一次见到了“水晶王”。能近距离接触国宝,两人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更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办好相关手续已到了中午12点,将这块3.5吨重的庞然大物搬上卡车,又花了近2个小时。
当日下午2时许,民警和工作人员终于押运着“水晶王”,朝黄石驶来。为了保证绝对安全,周云制定了严密的计划:路上尽量低调,不要引起注意,卡车不能张扬要进行伪装;全程走高速,速度不能太快,以免磨损宝物;吃睡都在车上进行,停车方便时,要有人轮流在车上守着……幸运的是,除了遇到堵车和大雾,这趟旅程非常顺利。
10月28日下午2时许,经过36小时的旅行,“水晶王”安全抵达黄石。
严密安保
10月31日,当游客们争相围着“水晶王”留影时,4名特警队员正站在旁边执勤,他们是开发区公安局特警大队队员。“水晶王”抵达黄石后,安保任务就交接给了日常安保组。
据市公安局治安户政支队治安管理大队介绍,警方在矿博园成立了警务室,派驻警力维护治安,每天还有165名保安负责园区的安保任务。“水晶王”的安保是重中之重。开发区公安局特警大队安排警力执勤,队员们实施三班倒,让“水晶王”24小时不离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