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企业喜欢招名校毕业生,非名校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网友一:
很简单,这就是强强合作,强强联手,是一种典型的企业战略思维。
大企业与小企业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地方?大企业不缺钱,不缺晋升通道,不缺前景,更不缺保障。有大批的名校毕业生供他们挑选,更有无数普通的大学生想要进入这些公司。
诚然,普通大学生里面也有人才,乃至天才。但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从普通大学生中筛选出来的人才难度,显然是要大于从名校大学生之中所筛选出来的成本的。这是因为什么?因为,名校大学生本身就已经是经过层层筛选的结果了,这个筛选过程等于国家和他们自己,已经帮企业节约了一部分筛选成本。
网友二:
从名校的教育资源来看,所谓名校名校,自然不是只涵盖了一张文凭而已。而是因为名校本身的老师,教育资源,课程设置,讲座资源等很多方面就已经比普通学校的资源要优出很多了。在名校,你所学到的知识,你所感受到的校园氛围,你所汲取到的校园文化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对比有的大学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而设置了专门的24小时图书馆。而有的大学,只有在期末复习期间和考研期间,才能够有点人气的自习室,就可以看出学习态度的显著不同了。
从名校的人脉关系来看,名校的校友资源显然是优于普通学校的,考入名校,你的师哥师姐可能已经在大企业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让用人单位对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的工作能力充满信心。而校友成为了你和公司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你们提供沟通和了解渠道。有人肯定会问了,普通大学生之中会有适合这个公司的人才吗?当然有,设定门槛肯定会将一部分人才拒之门外,但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是淘汰了不合适的应聘者。 而且,身为大公司,用人单位不惧怕这种人才浪费,有大批的人才供他们选择。除非你是什么惊世之才、不然在名校大学生之中,他们更易于找到类似的人才。
网友三:
不只是大企业喜欢名校毕业生,小企业也喜欢,只不过是小企业招不到或者不好招而已。
首先,从毕业生本身考虑,名校毕业生具有其他学校毕业生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高考选拔时是优胜者,这就是说学习能力不差,努力程度不差,如果保持到工作中,当然更好。第二,名校师资力量更强大,博硕网点多,教学资源也比其他学校的丰厚,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多的了解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些对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第三,名校学生进去企业后,可以凭借曾经的师生关系得到学校中教授或者导师的支持,这些有名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也是企业梦寐以求的,凭借钱不能做到的,师生关系容易做到。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名校毕业生占有率决定了这个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层次和领先地位。虽然名校毕业生可能要求的工资待遇高一点,但是直接带来的影响也是对大企业深有益处的。从学生的角度就业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无论你现在就读于哪所学校,只要肯努力,别让大学荒废了,那么,未来你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中国的崛起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英雄不问出处,学习不问岁数。
网友四:
能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都不是等闲之辈,最起码在某一方面够强,在企业没有更好的方法准确判断一个人的时候,学历是筛选人才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1、考入名牌大学生已经证明我能够做到吃苦努力。没有高中的刻苦、辛苦,克制青春时期的恋爱、玩乐,否则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考上名牌大学的,他们已经在高中证明了我可以努力,而一般大学生你证明了什么?
2、名牌大学生享受的教育是最好的。名师出高徒,国家的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都投入在名牌大学,他们有优秀的学生、老师、政策,向社会输出的必然是优秀的学生。
当然有些人会举例说见过某某名牌大学毕业生也就那样,还没一般大学生好,其实你见到的只是个例极少数,大学生努力、能力一定是和是否名牌成正比例关系的。
网友五:
因为名校毕业生在大企业管理者眼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说不定管理者本人就是出自名校,惺惺相惜啰!人与人是有差异的,优秀、一般是存在的,不要不服气!但不论是出自名校或是出自普校,都应把人的品徳放在首位,没有好的品德,学问越高能力越強对社会危害越大!特别是当今已步入智能化时代,倘若智能系统被坏人掌控,后果不堪设想!
网友六:
在大学,无论是考证、实习、做兼职,还是担任学生干部,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升自己,为就业做好铺垫。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也许你总感觉自己学习已经达到极致,努力到感动自己,但是却不知,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也在奔跑,而且奔跑的过程中还有人推他们一把。既然硬件比不过,软件又没优势,眼界还没打开,那就注定要与现实妥协吗?
其实,与其去抱怨种种的不公待遇,不如去给自己做一个定位,判断一下自己究竟适合哪里。并不一定非要把眼光瞄到大型企业,高的眼光不仅要具备大的野心,还要有过硬的能力。找工作,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才是最重要的,即使是创业型公司,只要能有所作为,也会做出很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