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电力员工发明经济适用的串户排查“神器”


11月17日中午,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柯桥分中心接到鉴湖路一家商户的报修电话,说自己商铺和另两家商铺的电表可能串户了,希望维修人员过来查查。以目前的技术,串户排查得拉闸,让一整排商铺都停电。为了让正在营业的商铺不断电,电力员工陈烨洪带上了他的新发明——经济型多功能户表核线仪,一款“经济适用型”串户排查“神器”。
所谓“串户”,简单来说,就是你家的电表装给了隔壁老王,他的电表装给了你,你给他交电费,他给你交电费。
“这样的情况,在柯桥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陈烨洪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户表核对,“拉闸断电法也不是处处管用,比如未验收的新小区没有电,我们需要在短接火零线后,用万用表来测,操作繁琐,还存在倒送电风险,很不安全。”
去年夏天,陈烨洪突发奇想,能不能找到一款快速排查串户的设备,他上网查询后发现,市面上的串户核对设备竟然要好几万元一台。于是他决定自己做一个,目标是现场操作方便,价格便宜。
白天要工作,晚上就是陈烨洪的发明时间。吃过晚饭后的7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他一个人窝在书房里,从绘制第一张电路图开始,不停地进行试验。为了不影响妻子、女儿睡觉,他搬出了卧室,睡在书房。
有一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脉冲直流电如何转换成交流电。“这个问题估计专家都未必答得出。”他翻了许多书,浏览了许多论文,都没有找到答案,最后一家电器修理店的老师傅告诉他:加个电容就可以了。陈烨洪说:“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绝望的沙漠里看到绿洲一样!”
2015年6月,陈烨洪的核线仪第一代产品研制成功。他的同事试用后反映:使用方便,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准确性不够。陈烨洪又“闭关”一个月,终于将第二代产品成本降到了100元以内,并将测量准确度提高到100%。
然而,陈烨洪并不满足,他继续改造,最终问世的第三代产品只由1台发射器、1台接收器、4根探针组成,且能应用于抢修等各种领域。以一个1380户的小区为例,原先使用传统方法进行表位核对,2人需要15天才能完成,而使用新设备,2人只需要3天,效率提高近5倍。
这个新设备,让陈烨洪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记者了解到,陈烨洪的第四代产品正在酝酿中。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实现不入户检测。

专家、论文,还比不上修理店的老师傅,真是让人捉急!

虽然我很佩服他,但报道的手法存在问题,脉冲直流变交流专家不知道?你在逗我吗?

钳形表量一下不行啊。看看电表下电流和进户线是不是差不多

串户最简单的,直接在电表处把两家的线改过来就行了,搞得这么神密?

改好简单查出来难呗,不过写这篇文章的小编有点脑残,直流改交流,串联一个电容就行了,说一般人基本都不知道可以说说,说专家都不知道也太夸张了

这种人才,应该凭此可以评高工。

这玩样早几年前就有了 跟电力猫一样的原理

如果碰到水电工吊儿郎当,把二户相邻的房间电线串在一起、而其他房间正常取电:这个排查“神器”查不出来!

O子看见花卵泡

要花钱查的

赶紧申请专利

一家电全部开启,另一家总开关全部关掉,就能查得出哪只电表是哪家

两只钳形表,同时在室外和室内打手机同时核对一下,就行了

专家、论文,还比不上修理店的老师傅,真是让人捉急!

两家都在用电的情况下排查是否串户,不是你说的已经确定串户后怎么改。

估计他发明的仪器是在交流电的线路上叠加一组脉冲电流,另一仪器来接收这组脉冲电流,其实是把问题复杂化

实际上搞的是无线电测向。在暗线电路上叠加一个高频脉冲,然后这脉冲沿着墙内的暗线,对外发射高频无线电波。检测器就能将墙内的暗线走向测的一清二楚。
不是说专家不行,论文不行,而是那个电工的无线电知识不够广阔,电工嘛,强电可以,弱电不行。而修理店的老师傅,对于弱电,对于无线电的知识,那可真不是盖的。
所以别对修理店的老师傅说价格贵,人家可都是专家级的。现在的学生可没有那么扎实的分立原件的基础理论知识了。
不过这方法,碰到穿铁管,铁结线盒,并焊有保护接地的正规做法的人家就不行。无线电波穿不透保护接地的屏蔽。

看书是越看越笨的,看懂就行,深究反而把问题复杂化

工作能手值得点赞

绍兴懂电的人,的确太少。其实深究电是什么?或许也只有我这个特斯拉的门徒才能一说究竟。
电是以太的激波。电是波而不是什么子,波粒二象也只有懂量子力学的特斯拉门徒才能理解。
电磁脉冲能将绍兴现在所有的成就全打回到石器时代,可现在绍兴的发展,有几个是在做电磁屏蔽接地的。
无屏蔽,不发展。一个电磁脉冲,以太激波,绍兴就能重回石器时代。
汽车,电梯,家用电器,供配电所,手机,就连你们煤气灶里的压电陶瓷电子打火都难逃电磁脉冲的击穿。只有火柴才是石器时代的利器。

电工很多学过电子,大部分都些混混过去的,从这个事情看,实际上懂电工又懂电子技术的何其少,国网那些人很多其实连电工都没学懂的很多

这个小编,实际上也不懂,尽说外行话。什么脉冲直流电?翻遍中国的所有电学书籍与论文,是没有这个词汇的。脉冲是脉冲,直流是直流,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也只有外行人才能说外行话。
还脉冲直流电,笑死人了。

没送电的新小区你试试。

你傻啊 没送电会知道有可能接错了? 没送电更好 万用表通断检测5分钟搞定

好像寻线仪很早以前就发明出来了吧,也就两三百块钱的东西。这个发明没有意义啊啊,或者是重复发明。。。

这个技术,其实与通电,测电流与电压的思路是一样的,但工作方法不同。所不同的是通送的并不是常规的民用电,而是在火表下面通送低压高频的脉冲交流发射电源。这个脉冲的峰值电压很高,但绝对值的功率很低,不会触电。它只不过是将这火线当作了它的发射天线而矣,但却能在通电导线,也就是在墙内火线周围,产生一条条高频脉冲的无线电波出来。
将火线当作天线,是它的工作原理与思路。然后利用无线电测向原理,也就是利用收音机的接受原理。接受无线电波的信号强弱,就能在墙上画出暗线的大致走向,从而明白串户的接线错误。
这个技术有二个弊端,一是如果家庭装修穿的是铁管,恰铁的接线盒接地良好,那么此技术无效。二是查找暗线墙内的电路走向还有些麻烦,误显示会很多。尤其是在一墙隔二户的地方,这也是串户的高发区域,只能证明串户了,却无法精确定位是这堵墙的那个接线盒上串户。最终也还是要解开这堵墙上的多个接线盒排除。不过还是比常规的要高效些。
但对复杂的串户,也就是同相双回路供电的串户,那就只能挣眼瞎了。也就是通俗的,你的火线到我家,我的火线去你家,中间又相互连通借接的串户,那真的只有哭瞎重做的份了。
解决的办法,或改进这套装置的思路是实现双脉冲,但检测的仪器就贵了。二个不同频率的脉冲源,接二户的火表,然后在二户中查找不同的脉冲源。二脉冲重叠的接线盒就是双回路串接点。

其实这个技术早就有了,十年前,我嘉兴的同学发明的网线水晶接头测试仪就是这个原理,通过收发器发送脉冲信号,接收器接收,哪个网线通断一目了然,大学生还发明不了这种东西,一般都是学历低的人能够有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