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小米公司1.19日召开上市启动会,多个接近小米的市场人士透露,小米倾向于选择香港上市。但小米官方就上市上市时间和地点未作任何公布。有消息称,小米在去年公司就在筹备上市,小米去年对全体员工进行了10%的涨薪,而从去年起,公司入职的新员工(技术除外)都不再派发期权。或者,小米工号前1000人都会因本次上市实现财务自由。
2012年左右小米靠着高价低配和饥饿营销两大策略火爆中国。小米也在2013年开始,陆续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市场开卖手机之后,后陆续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巴西等市场,并拓展南非、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等市场,在海外也掀起一股小米热潮。目前,中国智能手机竞争激烈。
近年中国增长哑火之后,小米迅速的进军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印度,印度的小米网站曾因印度米粉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说起来,我们现在能用到1000多的智能手机,还真得感谢雷军和小米。我个人没用过小米手机,因为我不喜欢浪费时间去抢购一款可以有品牌替代的手机。所以当年大家都在抢购小米1时,我果断选择了华为荣耀4。不求最好只求最快,平常做事我也会有这样的习惯。
在我国上市,企业会有两种途径:ipo上市(又称首发上市)和借壳上市。
ipo上市,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我们常说的打新,就是打的这些ipo上市公股票。
借壳上市,指一家私人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通过ipo申请达致上市目标的。首先,我国的《公司法》对企业ipo申请上市有着比较苛刻的条件限制;其次,相关管理部门对民营企业ipo申请的审查也相当严格。看看,近年了物流龙头公司顺丰和三通一达都是采用借壳上市。
借壳可以选择在国内买,也可以选择在香港买。国内两个交易所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有相当部分暂时不能流通,而且大多数都是不流通股占控股地位,要买壳就不得不买入暂时无法流通的股份。而在香港联交所买壳上市后,由于其股份是全流通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相当完善。单从流通性考虑,在香港市场买壳比较符合民营企业将来退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