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如今,国家全面两孩政策已经实施近两年了,现在处于生育年龄的大多为“80后”和“90后”独生子女,那么,两年过去了,他们生了二孩吗?生,或不生,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长江周刊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中,二孩32860人,占同时期新出生人口52%,对比此前的数据,从2015年至今,在新出生总人口中二孩占比逐年增加。其中29岁以下育龄女子生育二孩率逐年下降,相对29岁以上育龄妇女生育二孩率逐年上升。
二胎,不仅是吃饭多双筷子
经常带孩子去快乐城的人,会在门口遇见一个小男孩,卖气球等一些小孩玩的小玩意儿,不少家长带孩子也在这里买过东西。但是网友兰兰细问之下却有些心酸。她在朋友圈说“我带孩子在他这里买东西,小孩玩得好开心,我就和卖东西的小男孩聊了起来,我问他上几年级了?他说没上学。我说你多大就不读书了?他说12岁了,因为学籍在老家。我说交借读费就可以在九江读书。男孩说,没钱,妈妈说不上。男孩名叫北北(化名),老家湖北,爸爸妈妈在九江,务工,老家没人照顾他就到九江来了,还有个两岁半的弟弟,妈妈之前在快乐城卖衣服,因为弟弟太小不肯上幼儿园,妈妈就辞职在家带弟弟,爸爸一个人工作。当问到想不想上学,北北眼圈就红了。问起一天能卖多少个气球,北北说十来个。”
“前段时间感恩节,女儿学校要交照片,我才发现手机里全是儿子的合影,找不到一张女儿的照片……”这是一名80后妈妈王雨蒙(化名)的独白。2年前,她如愿生下了小儿子,从此以后,她将原先宠爱的大女儿慢慢“遗忘”。直到上个月女儿学校要求交上一张孩子和父母的合影近照,她才发现两年里,女儿鲜有和父母的单独合影。
“也不是重男轻女,就是看到国家政策出来了,想儿女双全凑个‘好’字,然后就怀上了小的。生下来一看正好是个男孩,家里人别提多高兴了。”王雨蒙说,“小儿子一出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是使劲宠,当时女儿已经四岁了,育儿观念和家里硬件条件肯定和女儿出生时候不能比。”王雨蒙和丈夫不是没看出女儿的情绪,但是他们觉得这都是正常的,只要和她说大的要爱护小的就行了。直到女儿越来越大,听幼儿园老师说女儿在学校话不多,回家后,也不多话,说也是顺着大人的意思,自己的建议和主见越来越少。学习幼教出生的王雨蒙这才觉得不对。
“我检讨了自己,手机里面几乎都是小儿子的萌照,女儿也很少特意送她去上兴趣班了,都是让爷爷去接送,我们的生活重心全部围着小宝宝了。现在儿子2岁了,女儿却很少和弟弟说话。之前看见她这样,我们还说过她,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生或不生,都不容易
通过调查,长江周刊记者发现,现在不少家庭已有生二孩的计划。
1981年出生的赵女士,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2011年4月,她生下了可爱的宝宝“蛋蛋”,现在蛋蛋已经6岁多了。对国家的两孩新政,她是非常欢迎的。她说:“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是挺好的,你看我弟弟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我在家还能照顾一下父母,家里有什么事情也有个人可以商量。”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和想法,她正在考虑再生一个,因为一个孩子太孤单了,两个孩子遇事能有个商量,但现在生二孩,肯定要多辛苦些,还要面临工作、生活压力等诸多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还有不少“80后”妈妈对生二孩很矛盾,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
微微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是2014年冬天生下了第二个宝宝,当时大女儿只有4岁。二女儿出生以后,大女儿难免有些失宠,过去家人的爱都给她,有时也会因吃醋耍些小性子。
微微对记者说:“有了第二个孩子确实很累,经济压力也大,身体大不如以前。过去三口之家,现在变成了四口之家,过去一个人的儿童房,现在变成了上下铺,过去一个孩子生病很焦虑,现在两个孩子焦虑是翻倍的。我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特别累的时候,也很后悔干嘛要生两个呢!”
“再要一个,我疯啦!现在一个孩子都把我折磨得不行,全部时间都用在她身上了。虽然我和我爱人都是独生子女,但是我是坚决不打算再要孩子了!”说到生不生二孩的问题,在地税部门工作的小陈,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原来,小陈是一个特别上进的人,和她同时期毕业的同学现在已成为单位部门的负责人。由于上次提拔干部时,赶上她生孩子,她错失了一次机会。为此,她特别后悔,不打算生二孩。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上班族不想要二孩,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因为上班族的夫妻,必须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没人照顾孩子,双方老人如果不方便照顾,小两口儿更是没了招儿。现在保姆的最低费用也需要1500元左右,而且把孩子全托给保姆照顾也不放心。
生?还是不生?看来,还真不是一件轻松下得了的决定。
70后最“积极”
相比起年轻的父母,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愿意生二胎。
前两年二胎的全面放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大街上,医院里,病房里,我们经常会见到40岁以上的孕妇产妇。
从群体上看,全面放开二孩“70后”受影响最大。“60后”基本已经过了生育年龄,未能赶上这趟末班车,“80后”和“90后” 多为独生子女,符合此前已经实施的“单独二孩”政策,生育二孩的比例也较大。
“一直都想再要一个孩子,两个孩子有个伴儿。”“要生现在就要抓紧准备了。”两年来,九江高龄备孕二胎群都很热闹。
在九江一家事业单位就职的李女士今年36岁了,她的丈夫也在事业单位上班,都是70后非独生子女,她在高龄备孕二孩群中十分活跃。
李女士说,近期就准备去医院摘环,“现在政策允许了,我们准备明年就生。因为年龄已经大了,再等恐怕身体不允许。我们准备5年左右再换套房子,现在的两居肯定是不够两个孩子用的。我家老大是个男孩,已经7岁了,常常一个人玩,我们工作忙的时候根本没时间陪他。再生一个,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弟弟妹妹互相都有陪伴,不会感到孤独,这样也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长江周刊记者从九江市区几家医院产科了解到,不少准备生两孩的女性年龄在35~45岁之间,也就是所谓的70后。高龄加上一胎剖腹产,也使二胎生育面临更多的风险。
来源:长江周刊
【链接】
专家提醒:
生育二胎须权衡家庭状况
家庭经济压力、女性职业晋升道路受阻等,成了想要二胎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到底要不要生二胎?“生育二胎,没有好或不好之分。”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陈斌斌看来,生育二胎前应该权衡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必须能接受现有生活的改变与相应经济代价。
陈斌斌副介绍,他们团队曾做过一项针对80后女性生育二胎的相关调查,调查显示,住房问题、家里老人是否愿意帮忙带孩子、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能力等,成了想要二胎家庭必须衡量与面对的重要问题。而从面对社会老龄化这个角度来说,生育二胎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要有效提升生育率,必须调整城市模式,降低房价,并增加儿童福利,降低家庭的养育成本。
“除此之外,一旦决定生育二胎,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陈斌斌认为,养育二胎,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手足无措,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本身就缺乏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所以在二孩教育上存在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