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班级管理方法杂谈(一)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培训那些事
优化管理团队,依托自主。人是班级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成年教师更是培训班班级管理的宝贵资源。全面掌握班级学员情况、厘清班级学员特点,充分利用班级活跃人员建设使用好班干部队伍,优化班级管理团队,引领学员自我管理,这是首选的方法。
首先,要搭建畅通的沟通交流平台,有效沟通,掌握学员心声,走进学员心灵,融入学员、与学员平等相处,激活学员情感、唤醒激情,从而调动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与学员交心要善于选择方式、技巧以及态度,并且营造恰当的气氛。如:在培训正式开始前建好qq群、微信群等远程交流平台,引导学员间、师生间展开初步交流、拉近学友间、师生间的距离;对培训项目进行初步介绍,让学员对培训充满期待与向往;培训中,要多与学员交流沟通,重视学员意见、建议,多解释、多换位思考,用热情去感召学员,对学员真诚友好;还要充分发挥班级管理成员与学员联系密切的优势,在上下沟通、传递信息、凝聚人心等方面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善于发现学员中的焦点人物、活跃人员,引领他们成为培训活动的推进者、班级活动的引领者。
其次,以情动人,张弛有度,培育自觉。在培训管理中,每个培训班级都存在着延续时间较短、学员年龄差距大、学历和职称层次不同等特点。因此,要充分考虑培训学员个体特点、学习动机的差异、面临的工学矛盾等,根据成人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教师培训的独特性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于学员的实际情况,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将情理、管理制度有效结合,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尊重学员的个体生命,尊重学员的学习需求,发挥培训提升学员生命价值、丰富学员生活内容的作用,体现师爱。培训学员都是成人,有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每个学员都是教师,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多数成员担任过中小学班主任、辅导员或学校管理工作,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和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培训学员实施管理,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以班委会为主渠道或以合作小组为依托,让学员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班级成为自主管理的园地。这样,项目负责人和行政班主任就可不必像“全职保姆”一样,不停地穿梭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