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征信查询影响贷款,那查询多少算多呢?有人一个月20次,你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各种网贷app、银行信用卡申请都可以在网络平台搞定,甚至秒级放款,就连央行征信中心的个人信用报告都有很多第三方链接通过三方平台查询了。但是,你又对于查询个人征信留下不起眼的记录带来的影响知道多少呢?相信看完小编这篇文章你会有所收获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名词“硬查询”顾名思义就是机构为审查个人贷款而产生的记录;另外一种查询就是本人查询,可以视为对于个人信用的主动管理,多了并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包括两种来源:机构和个人。查询原因又有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查询、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硬查询才是影响我们的无形抓手!
2、 网友的20次查询记录:
某网友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表,20次!你数过你有多少次吗?
现在央行个人信用报告中产生一条查询记录越来越容易,一眨眼的输入就多一条,例如小编为验证事实,亲自申请啦一下光大银行信用卡。暂且不管信用卡是否下卡,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记录中被“默默”地加了一笔,大家注意看查询原因是“信用卡审批”也就是所谓的“硬查询”
其实,在大家申请信用卡的过程中,对于查询央行个人征信报告是有提示的,只不过你会注意吗?它并么有加粗,字体较小,你要经过反复查看才会注意协议中包含了收集个人信息的授权。
3、查询记录多少有影响?
没有统一标准!比如在一段时间内,个人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银行查询,但查询记录却显示该段时间内,用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成功申请信用卡,说明反映此人信用状况不佳,是否审批放款银行就要多多考虑啦。查询记录不是一个硬指标,而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具体情况因各家银行的标准。
据《证券日报》报道过,有某银行人士表示:一个月不能超过6次,否则可能会影响房贷等贷款审批。在少数情况下,如果一个月查询次数超过2次,则无抵押贷款申请的通过率会大大降低。
所以,小编提醒各位缺钱的朋友,借贷有风险,查询征信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