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日军关了十四天毫不屈服
人物档案:
杨荫,1922年10月出生在诸暨农村,1945年1月加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宁绍平原,“三北”地区,浙赣线两侧,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争,历经鲁西南战役等,荣立三等功1次。
94岁的抗战老人杨荫精神矍铄,慈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意。回忆起当年的抗战经历,杨荫满是激动。
杨荫出生在诸暨农村,入伍前他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当时诸暨等地被日军占领,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邻村村民房子被日军烧毁,2名村民被日军杀害的事情。一天,杨荫的父亲在路上被日军抓走,在抬伤兵的路上,杨荫的父亲和另外一个村民趁天黑偷偷地逃了回来。从此,杨荫的心里埋下了对日军的仇恨。
1945年1月25日那天,他加入了金肖支队,负责当地的民运工作,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入伍支援抗日等。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当时他瞒着父母做这些事情。
当年5月份的一天,他在赴三都镇开会的路上,被日军抓走。刚开始他十分紧张,但很快镇静了下来。日军在他身上只搜出一支钢笔,杨荫坚持说他是一名教师。后来,他被日军关进了警备区的牢里。“那房子特别小,只有一个小窗,能看到铁路。”杨荫介绍说,当时一起被关的还有两名武装战士和一名地下工作者。虽然他们相识,但大家始终装作不认识。日军反复盘问,他们都没屈服。后来组织想方设法将他们先后救出,杨荫共被关了14天。
被救出当天,杨荫马上被派往路西县政府秘书科工作,继续负责十二都乡和三都镇的民运工作,主要是掌握动态信息,和汉奸作斗争。同时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部队。“我亲自成功动员了3名青年入伍,参加游击队抗日,很有成就感。”杨荫说。为了保护家人,他5年不和家里来往,家人无时无刻在牵挂着他,一个个焦急万分。
直到5年后大年三十那天,杨荫几经周转将一封信送到了家里。家人收到信后,因为不认识字,便叫杨荫的五爷爷读信。但是对方不知道此时的杨荫是生是死,忌讳在正月头两天读信,直到初三那天才读信给他们听。当家人知道杨荫还好好的,悬了5年的心才落了地。此时杨荫已在部队大学校中快速成长起来
想表达什么?英雄骨气?鬼子心软?14天换机(换人)?我们已经是一代被教科书毒害的,真不想我们的下一代继续活在仇恨中。我们要正视现在的不足。真当以为日本鬼子跟我们道个歉,认个错,我们就国富民强,世界第一了?别傻了,洗洗睡吧。不然要失联的
胜利节要到了,大家总的编个故事热闹热闹!
我也很奇怪,说鬼子到处乱杀人,为什么关了14天还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