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wephone 创始人苏享茂的案件引起了舆论风暴。网贴信息及相关媒体报道显示,苏享茂被前妻抓住两个弱点:1.个人有漏税行为;2.wephone有网络电话功能是灰色运营。其前妻用这两点威胁,称要让其产品下架、倾家荡产。而wephone也已于近日下架。
wephone究竟是什么?
在百度百科中,wephone已有独立的条目。条目介绍指出,wephone是让用户能够向其他wephone用户免费发短信和打电话的手机应用,为北京曳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开发者:苏享茂;作用:免费发短信和打电话。
这个产品和微信语音通话不一样,它可以直接打手机号码,对于接收方来说没有网络也能通话!
接电话那边,接到的样子是这样的↓
显示为美国号码
接起来之后的使用体验就和正常的电话一样~
这玩意儿有这么几个规律:
每次接电话的那一方显示的号码都不一样
接起来了一次,查单的时候发现资费是 2 美分/分钟
显示的主叫号码都是个奇怪的号码(应该是美国号码,前面的 1 是美国的区号,后面刚好是10位)
追问:灰色地带还是违规运营?
业内人士指出,wephone的应用类似于网络电话,业内也称为voip应用(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即通过ip传输技术来承载普通的语音业务。但与微信等语音聊天不尽相同的是,一些网络电话可以实现对电话号码的直接拨打。
“wephone本质上是一个voip的应用。问题是,提供voip服务是否属于非法经营行为,甚或是否涉及非法经营罪。”业内人士提出疑问。
信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
据了解,通话服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基于通信网(固定网和移动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二是由通信网和互联网共同提供的ip电话业务;三是基于互联网的端到端双向实时话音业务。通俗地讲,上述三类情况大致可理解为“电话打到电话”、“网络打到电话”或者说“pc/软件应用打到电话”、以及第三类“应用到应用”或者“pc到pc”的语音。
“voip在国内尚属违规。”一位电信业内人士表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三种服务中的最后一类软件到软件,中间并不需要进入电话网络的网关,因此不涉及基础电信的业务许可;而第二类,软件打电话,目前部分处于“灰色地带”。
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则明确表示,目前为止,个人或者公司提供国内网络电话运营,如果没有获发相关许可资质,肯定是违法的。据其了解,国家有开展voip试点,但目前还只限于运营商的局部范围。但项立刚同时指出,如果该应用针对的是通过本地网络提供境内服务的,那么没有相应资质则属于违法违规。而如果该应用是聚焦海外用户市场,则不能认定为违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