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如果“减量”落实到位有什么影响吗

减少场投放量25%、上涨价格16.69%,一减一增间,勾勒出了五粮液在2016年两大场的核心举措。但相对来说,比涨价更重要的是减少场投放量。一旦减少场投放量的策略得到贯彻执行,高端白酒的格局又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高仿五粮液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拥有很大的性价比。
从3月21的糖酒会上将出厂价上调到679元瓶,到8月底将出厂价上调到739元瓶,再加上取消30元瓶的消费补贴,对于经销商来说,五粮液在2016年实际已经上涨了110元,涨价幅度达到16.69%。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厂价格的恢复性调整是遵循整个场的规律所做出的回归品牌价值的决策。
对于依然处于“价格决定身份”的白酒行业来说,出厂价格的上涨可以提升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但这也不能彻底改变五粮液出现价格倒挂的问题。
五粮液的价格出现倒挂的原因是经销商对下发的政策不统一,而经销商在执行政策上不统一,主要是因为五粮液的大商制,而大商制又可以造成白酒企业对经销商管控能力的降低。
换句话说,想要解决价格倒挂问题,五粮液应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控,这就需要触动到其实行多年的大商制。特别是前面有茅台酒在领先带队、后面还有国窖、梦之蓝等白酒企业的穷追不舍,五粮液必须要出一定的狠招才可以给白酒行业和场带来强心剂。于是五粮液在1218大会上宣布2017年将会在2016年场投放量的20%左右,之后又告诫经销商“销售难度大,可以申请减量”。在彰显减少场投放量并且以此来实现顺价、提价决心之余,也表现出五粮液想要借助这个时机调整“大商制”、学习茅台利用‘小商’聚集的‘大力量’的举措,推行渠道的多元化,提升对渠道、对终端的管控能力。当然,让大户没有库存压力的经销商不抛货、另一方面也清理了场上乱价的经销商,这也是五粮液“减量”的主要目的,毕竟没有库存压力,就没有低价倾销的动力。
但是,在客观上,减少场投放量可以有效的提升五粮液的品牌价值和场价格,帮助五粮液谋求一个更美好的春天,因为拥有定价权利的企业可以通过“配额制”,用“控量”的方式“管控”经销商、调剂场价格,而且效率快成本低。这一点在2016年的白酒行业中也是可以看到的。
五粮液将场投放量减少20%的策略执行下去,将会对白酒行业尤其是高端白酒的格局产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除了茅台就是五粮液更具有投资属性的产品了,这个举措可以缩小与茅台酒价格的差距,而2016年茅台酒热也体现了其投资属性的猛增;
2.五粮液减少场投放量的举动加速了场库存的缓解,场库存一旦彻底消耗殆尽,白酒企业为了本身的品牌价值,价格自然会上涨,再加上中国人都喜欢买涨不买跌心理,可以缩小与茅台差距;
3.虽然量在减少,但若价格上涨,减量*增价的总体收益或将高于增量*减价,尤其是高端白酒扩容有限的当下,增量并非易事;
4.如果五粮液的价格下跌,那么国窖1573就会反超五粮液,结果是五粮液的品牌价值降低,又会导致价格下降,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对此,多位相关人士认为,五粮液如果可以在2017年落实以减少场投放量带动销量的政策,将有效缩小与茅台间的价格差距,并且对高端白酒的格局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