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不能出现一个与淘宝、京东相抗衡的电商平台?

还能不能出现一个能与淘宝、京东相抗衡的电商平台?她又依靠什么从现有的电商平台抢走客户?
我认为如果可能的话,一是模式上,如免费的有独特价值的资讯,免费的游戏入口,注册账号可以玩到一些该平台独有的游戏和一些大型游戏,或者通过玩游戏获得可兑换商品的积分,优惠券;二是技术上,对顾客数据的收集更加精确,顾客在平台上有实体店般真切,如把平台设计成一个超级购物城,购物城一条条街道与大楼,顾客利用鼠标拉动行走,像逛真实的商场一样逛平台,利用摄像头照自己的全身像,然后点下喜欢的衣服,系统自动匹配合身的尺寸型号,然后出现效果图,等等。三是服务上,提供的产品更好更多,更高效快捷。
回答关注(1)|查看更多问答
5个回答
另眼看世界2015
06-10 23:091赞踩
五年之内不太可能。抗衡的一定不是电商平台,而是新零售。对于新零售,没有谁可以想清楚,想明白,都是在探索。漫长探索的结果一定最终是淘宝,京东笑到最后,因为他们有巨大的流量,资源,以及资金实力。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颠覆性的创新和快速的推广,扩大份额。在两大巨头反应过来之前占领市场,并利用资本迅速做大,形成三足鼎立。
目前的新零售,做的最好的是小米。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众多的线下店,不断扩充的产品线,都是目前的新零售领导者。小米过去实际上是排在淘宝,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现在线下的零售额已经逐追上甚至超过小米官网的销量。以雷老板的精明肯干,前瞻性的眼光,谁知道未来小米会不会成为第三极呢?
除此以外,目前来看,任何模仿这三个的电商或产品销售方式,都必败无疑。评论
手机用户59527107787
06-11 05:0323赞踩
未来很难因为大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淘宝京东都抓住互联网电商的机遇,迅速发展。当大局形成之时其他新兴电商平台很难介入了,因为价格,仓储,运输,最后一公里,信誉,用户体验 不存在与老牌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优势,所以很难发展,所以京东和淘宝都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他们抓住了,也成功了评论
难以想像60040018
06-11 06:000赞踩
现在的社会没有什么能不能的事 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 事在人为 如果现在有一个人 公司 集团 财团 或者是现有的一个小电商想要升级一下 只要有足够大的资金链 那么想要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可能的 就拿一个不太贴切的事来说一下 汇仁肾宝 不是拿着钱硬是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单品销售额达到8亿利润2亿元了吗 当然要组建一个大的电商要比做一个单品麻烦的多 差不多一个是单兵作战 一个是大兵团作战不仅仅需要钱 重要的还要有组织 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评论
音乐后花园
06-12 12:091赞踩
淘宝系:平台模式的主导者
淘宝和天猫是纯平台模式的电商,他们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自己并不经营商品。2011年淘宝网在
c2c领域一家独大,占据了95%的
市场份额;而在
b2c领域天猫也占据了半壁江山。2012年11月11日,淘宝系的交易额占到全国当日零售总额的30%,在中国的电商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平台模式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传统
经济学随规模递增边际收益递减所不同的是,平台模式随着用户规模的递增,边际收益同样递增,一举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
淘宝 从创办之日起,淘宝本意是以免费的方式来争夺ebay的买家和卖家。ebay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平台模式,从卖家那里收费,而对买家免费。淘宝的免费战略使其放弃了一个平台模式的主要盈利渠道,即从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但是,免费却使淘宝快速地聚集了买家和卖家,使其快速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交易平台。可以说淘宝创造了一个商业史上的奇迹,它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支付宝不仅起到了支付手段的作用,还起到了交易保证的作用,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淘宝虽然放弃了收取平台交易费的主营收入,但是却在衍生业务中获得了盈利的机会。当平台上聚集了百万卖家和上亿买家时,卖家的广告和
搜索引擎收入让淘宝赚的盆满钵满,在互联网企业广告收入中已居
百度之后,排名第二。另外,淘宝还有其它的进项,比如网站装修费,支付宝所沉淀的巨额资金。当然,淘宝是否可以合法地使用这笔资金是一个敏感问题,但是至少有这样一个潜力。
淘宝是如此耀眼,它让
腾讯拍拍、百度有啊、
新浪商城等黯然失色,但是独孤求败的淘宝头顶依然高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税收。,淘宝每天产生的天文数字的交易都没有征税,而一旦征税,许多毛利微薄的卖家将面临巨大的生存风险,也会造成大量小卖家的流失这对淘宝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天猫 如果说淘宝是个无边无际的自由市场,天猫就是在自由市场中心盖起的一座购物中心。从开出的第一天起,天猫就没缺过买家,天猫充分利用了淘宝所带来的客户资源。卖家资格因为得到天猫的严格认证,加上
保证金的约束,买家关注度快速提升,随之更大更有名的品牌也开始“触电”入驻,使天猫商城迅速地成长起来。
免费和税收是淘宝面临的两大问题,天猫商城的诞生让淘宝漂亮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天猫商城是b2c的双边平台,卖家要向淘宝交一定比例的费用,从而解决了淘宝没有从交易中收费的问题。另外,商城中的卖家是企业,自然要按照税法交税,从而解了淘宝的税收风险。天猫商城的优势在2012的双11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天实现了150亿的销售,占据了淘宝系的全部销售的四分之三还多。
天猫再完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天猫面临两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对于商品的管控。因为是纯平台模式,天猫无法对卖家的商品进行直接管控,个别的卖家有可能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天猫的长远发展将受到威胁。目前天猫通过收保证金的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这对于大卖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小卖家将成为负担。这个举措已经导致了许多小卖家的不满,出现了围攻淘宝总部的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仍是淘宝所面临的一个长期课题。
另外一个挑战是
物流配送。淘宝系所产生交易的物流配送都由
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这降低了淘宝系的投资需求和管理成本,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的管控。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商所经营的商品和价格差异会越来越小,线上的差异化难以持续,那么线下的物流配送服务就变得至关重要。2011年的双11以及2012的双11,由淘宝创造出来的这一购物狂欢节对物流行业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正是物流行业的瓶颈会导致客户购物后的
满意度降低。而对
物流公司来说,双11紧急临时雇佣大量员工,而过后又不得不裁员,这对物流公司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目前的物流配送能力下,像双11这样的购物狂欢是不可持续的。马云虽然在物流配送领域投入了很多的资金和努力,但是效果有限,物流配送的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仍然是有待淘宝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京东商城:从综合直营模式到平台模式
综合直营模式的电商直接管理经营其销售的商品,并且商品结构非常丰富,京东商城是典型代表。京东最初的商业模式是将传统的零售搬上互联网,通过低运营成本和低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取得成功。这个设计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执行起来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创业的早年,京东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
零售商业模式没有本质区别,即利润来自于批零价差。京东的商品采购价格相对于传统电器零售商,如
国美和苏宁,并没有优势。为了获得客户,京东打出了低价的战略。高进价,低售价,这就决定了京东的毛利空间相对是小的。京东的盈利的关键就取决于运营成本的高低。因为是虚拟零售商,没有租金物业等的费用,所有具有优势。如果京东能够对物流配送的成本也能够有效控制,盈利的优势是有的。
为了使其商业模式得以实现,京东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是快速扩大客户规模。客户规模的增加会使其主营商品,如3c产品,在相应品类里的市场份额增加,从而提升其与上游
供应商的谈判地位,不仅可以获得更低的进货价,还有机会获得来自上游商家的返利和促销费用等,最终获得与国美和苏宁相当的地位。在2012年之前,京东在客户开发方面的投入是有限的,主要是因为其地面的物流配送能力的约束。随着其物流配送中心的建成和配送队伍的壮大,京东在2012年已开始大手笔地进行客户的营销工作,比如《男人帮》
电视剧的植入,cctv2012伦敦奥运会直播时段的广告投入,大面积的
分众电梯广告的投入,等等。
另一方面,京东需要丰富其商品结构。京东以经营3c产品见长,3c产品的销售特点是客户购买频率低,购买周期长,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缺少交叉销售带来的销售的增长,同时也使单位物流配送成本高。如果客户能够频繁回头,购买更多的商品,不仅可以带来销售的增长,也可以摊薄客户开发成本和物流配送成本。所以,京东在过去的一两年中快速地扩展其商品结构,不仅进入了大家电、日用百货、图书音像等,还在今年进入了生鲜食品。其目标是成为全品类的综合零售商。
京东的优势恰恰是淘宝系的挑战。一方面,因为京东对其网站上经营的商品进行管控,所以可以比较有限地控制其商品的质量和真伪。另一方面,因为自建物流配送能力,京东可以比较好地对物流配送的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进行管控。
京东也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京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客户规模。因为受其地面服务能力的束缚,京东早期在客户开发上比较保守,现在具备条件了,但是随着电商间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客户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比如,百度上的关键词越来越贵),要实现客户规模的快速成长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京东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运营效率的管理。随着物流配送队伍的不断庞大,经营商品越来越多,京东是否还能够做到像规模相当小的时候的效率是一个考验,因为在京东的
运营模式下会面临随着规模增加而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
所以,从长远来看,京东的出路一定是变成平台。不盈利一直是京东遭到诟病的问题,实际上京东要盈利并不难,只要它减少对物流配送的固定投资,京东的
财务报表马上就能够得到改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图近期的盈利还是图长远的盈利的问题。刘强东已经对这个问题做出了选择,其目标是要变成一个像美国亚马逊那样的综合电商平台,与淘宝系不同之处在于京东还有自营的商场,就如同购物中心的主题店一样。正因为京东有了布局长远的雄心,第三轮融资的15亿美金多数都砸在了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上。京东单在上海嘉定建设的物流配送中心“亚洲一号”就有八个“鸟巢”那么大,而这样的配送中心京东在全国将建成六个。随后地面能力的不断完善,关键的挑战就看京东是否能够快速扩大客户规模了。如果能够做到,将来也会变成可以与淘宝系分庭抗争的平台
运营商。作为平台运营商,京东不仅可以从卖家的销售中获得收入,还可以为卖家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从而获得收入。
qq商城:最具潜力的平台竞争者
“鹬蚌相争,黄雀在后”,当淘宝、京东、苏宁吸走
消费者眼球时,qq商城在悄悄崛起,当然不再是腾讯拍拍。qq商城的商业模式是兼备了天猫和京东特点的的平台模式。从卖家的角度,腾讯对卖家进行严格的管控,卖家必须是品牌商直营或者由品牌商授权的代理商,以期解决淘宝一直以来头痛的商品质量问题。通过对易讯的收购,qq商城又获得了一个以3c产品为主的自营业务,相当于主题店,可以直接与京东进行抗衡。物流配送与淘宝一样,仍然依赖第三方。qq商城的买家不仅来自与qq用户和微信用户,还对外开放。
目前qq商城的销售规模还是远远落后于京东商城,但是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做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最近一年左右微信用户群的快速发展。过去腾讯最大的资产在于qq用户,但这个群体多为年轻族群,消费能力不强,而在过去一年间,腾讯的微信用户群异军突起,一举突破两亿,而且在持续快速增长,微信用户群的购买实力远胜于qq用户群,这笔资产的潜在价值已经让业界瞩目。腾讯要解决的难题只是如何打通微信用户与腾讯商城用户之间的内部通路,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巨量的买家将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直接对淘宝和京东形成正面挑战。
垂直直营模式
垂直直营模式的电商也直接管理和经营商品,但是商品的特色比较突出,如凡客主要经营服装,麦包包主要经营箱包。这类电商的最大优势在于商品特色的突出,在同一类商品中会有更丰富的选择。挑战在于客户交叉销售的机会少,客户开发成本高,且分摊比较难。从长远来看,垂直特色的电商将会百花齐放。但是,因为客户开发成本的持续攀升,他们只靠独立的网站很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