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的外卖为什么这么火,我来告诉你怎么赚钱的

o2o是个伪命题吗?
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彻底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的的确确带来了很多方便,互联网飞速发展中,衍生出很多贴近生活的产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等,还有最火爆的o2o
谁进o2o谁死,目前除了外卖,很难打破这个魔咒,看似o2o贴近生活,认知度高,但是前期的宣传,推广没有大量的资金,很难达到满意的收益,后期还要精细化的运营,才能做大做强,今天聊聊三家大外卖平台。
外卖的利润点在哪?
很多人都想问,外卖靠什么赚钱,外卖小哥动辄8000-10000的工资,外卖那么赚钱吗?
收入来源1:商家折扣,商家如果和平台合作,需要专业团队配送,会每一单抽取15%-25%的折扣,比如订单原价是100,平台扣出15-25元。
收入来源2:自配送,每个平台都有自配送,也就是商家自己送,这种情况抽取1%-2%,如果一天出100万单,那么净利润就是100万-200万元,可观吗?
收入来源3:广告,为2种,第一种在app的开启显示,3家app每天活跃人数超过6000万,流量还是巨大的,第二种就是配送人员在送餐中,会有宣传的传单,随单发放。
收入来源4:在平台点餐,你只有网上付款,才能享受满减活动,那么这个钱,不是打给商家的,而是在10-15个工作日,平台打给商家的,举例说明,比如美团一天出100万单,客单价25元,那么流水就是2500万,10天之后,就是2.5个亿,第11天,会把10天钱的款,打给商家,只打2000万,那500万,就是利润。要知道,美团一天900万单,单价30元,这个强大的流水,比银行要猛的多。
饿了么
几名大学生在校园里创办的订餐平台,也是外卖的鼻祖,如今已经运营8个年头了,毕竟是鼻祖,在外卖行业上,丰富了很多新的内容,也尝试了很多试点
饿了么的蜂鸟大军,布局中国200+的城市,随着阿里的投入,在淘宝,支付宝均有入口,引流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据说这是一个对赌协议,阿里也是有要求的,规定时间达到市场份额,张旭豪做到了,阿里就是投资成功了,反之,阿里的12.5亿美元就买了饿了么。所以看这个协议,阿里怎么都是赢家。
现在饿了么订单也是暴涨,全国做大力度减免活动,毕竟做的大,负面新闻也是有的,但是可以看出饿了么也在及时调整,积极相应,量级已经达到规模。
明天就是美团成立7周年,预计会有大活动来袭,2010年3月4日,王兴正式创办美团网,已超前的意识,和强悍的执行力,在千团大战中,获得了老大的地位,美团团购业务,也趋于垄断,在商家那边,绝对有话语权,有着美团团购的超级庞大的基础,美团外卖也在2013年上市,马上就分得一杯羹,美团外卖绝对是聪明,看着饿了么前进,然后调整自己的步伐,简直是步步为营。
美团外卖在2016年的圣诞节,日均订单突破了900万,这个量级,超越了饿了么,成为了老大,虽然美团的配送团队在社会上各种新闻层出不穷,但是依然不阻碍业务的发展,美团的独家签约也成为它的杀手锏,签了独家,就不可能和另外两家合作了,这个的确狠,丰富了自己的商家数量。
但是现在,也是美团整体最为关键的时候,如果在不能上市,手里的钱真的要花光了,虽然背靠腾讯,但是王兴可不想受任何人控制,他要成为o2o的老大,也要和其他的富豪大佬平等,可是现实是残酷的,o2o的业务是复杂的。
后来居上的科技大佬,百度,也加入了o2o,李彦宏并发文,o2o也是整个百度航母最为关键的业务,豪掷200亿,打造糯米和外卖,砸了钱有没有成绩,肯定是有,成功挤进了外卖三巨头的行列,糯米的电影业务也在2016年初成为第一。
自从去年的各类负面事件,百度背负了国人的辱骂,度过了极为艰难的一年,整合业务,清理线路,净化网络,真正做了大换血,bat的总量,百度是最弱的,人们更对它的外卖不屑一顾,科技就是科技,它外卖据说也申请了30+的科技专利,今年李彦宏又发文,对外卖和糯米不进行补贴,据猜测,可能是重点转移,也可能是做到了自己想要的量级。
百度的o2o产品,是一个系列,怎么说?我们可以看到,从手机百度开始,到91助手的推荐,然后就是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金融,这些都是联合在一起,相互都是互通的。
外卖这么火,送餐的归宿?
外卖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满马路的电瓶车的确扰乱了交通,各城市现在整治交通,势在必行,先不说交通,送餐人员自身的利益,逐渐在下降,模式越来越清晰,利润点越来越明确,所以送餐人员的工资也更透明,更趋于正常,月入万元的时代已经不存在,这个行业毕竟是高危行业,流动很大,因为没有归属感,这一阵随着顺丰的上市,刘强东的五险一金,让外卖从业人员大批量跳槽。
外卖的配送是关键,如果不让一线有自豪感,满足感,归属感,那么何谈服务,速度,质量,想做大做强,还是需要更多的关怀,毕竟是弱势群体。
谢谢观看,希望大家能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