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将于6月1日起实施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t454-2019,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据卓源科技了解到,此标准是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和大连理工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由从事科研、检测、施工、职业教育等行业专家参与编制。防水卷材仪器的相关问题,欢迎进入网站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供您参考!
我国智能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晚,基数较小。在美国和日本,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分别超过70%和60%,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智能建筑占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不足40%。“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迫切需要发展新动能。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带动下,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最佳结合,将会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建设中智能化工程的应用扩大,提高新建建筑智能化工程应用率,加快既有建筑智能化工程改造。
卓源科技认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一直不能令人满意,传统的建筑工程验收方法明显不能适应智能建筑工程验收需要,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被列为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并于2015年5月正式成立编制组,启动编写工作,2017年1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该标准是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智能建筑工程检验检测的实践,并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经验,标准的出台对加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智能建筑工程质量的检验检测,主要内容的制订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相衔接,包括了19个建筑智能化系统。标准分别对每个系统建立了技术性能和系统功能检测检验指标体系,针对每个指标规定了具体的检测检验方法,同时对检测设备、抽样比例、合格评定依据与方法作出了规定。
标准在检测内容条理化、检测指标量化和检测方法规范化等方面提高了可操作性,使标准更贴近工程现场需求,在规定各系统检测工作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建筑整体的智能化水平评价。
未来,国内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不断上升,加上已有建筑智能化改造,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9000亿元,2019年超过9650亿元,及至2023年将突破12000亿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的实施,更好地规范了智能建筑的建设实施,大大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卓源科技专注于智慧建筑领域发展,兼顾智慧医疗、智慧管廊、智慧农业等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注重智能化项目与城市环境、人文相结合,聚焦于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依托多年来在智慧城市领域的经验和优势,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为打造智慧城市、建设魅力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