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斥资6100亿建设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北京14条市郊铁路确定

获悉,近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业务部铁道处处长一份演讲材料,透露了北京规划14条市郊铁路!
北京2035规划透露,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支撑、保障与服务能力。建立分圈层交通发展模式,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第一圈层(半径25—30公里)以地铁(含普线、快线等)和城市快速路为主导;
第二圈层(半径50—70公里)以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导;
第三圈层(半径100—300公里)以城际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构成综合运输走廊。
到2020年轨道交通里程由现状约631公里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到2035年不低于2500公里;
到2020年公路网总里程力争达到22500公里,到2035年超过23150公里;
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00公里,到2035年达到1900公里。
到2017年底,北京市拥有轨道交通685公里。
接下来,重点来了!北京规划14条市域铁路首次披露!
s1:门头沟-通州站-北京副中心站-燕郊-三河,分为东段和西段
s1支线,门头沟-通州站-北京副中心站-燕郊-大厂-香河
s3(地铁22号线、平谷线):平谷-燕郊-徐辛庄-东四环
s6(地铁21号线):密云-怀柔-徐辛庄-通州站-亦庄火车站
s7(城际铁路联络线):首都机场-徐辛庄-北京副中心站-施园站-亦庄东-新机场
首次披露的s12:北四环-北京东站-亦庄火车站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提出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以京津石三大城市为核心,将新建24条3450公里的城际铁路网,形成“四纵四横一环”的格局。
要实现京津冀这张城际铁路网的宏伟规划,所需资金超过了6100亿。早在2015年,京津冀三地政府就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负责统筹推进区域内城际铁路项目的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全力推进京唐铁路、京滨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石衡沧港城际、津承城际、京石城际和廊涿固保城际等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据介绍,京津冀城际铁路发展基金总规模将达1000亿元,初期规模600亿元,其中京津冀铁投公司出资6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540亿元,基金存续期为10年。其中70%投资可用于京津冀区域内的城际铁路建设,30%投资可用于沿线土地综合开发。
“四纵”:京石邯城际、京霸衡城际(京雄城际)、津承沧城际、环渤海城际。
“四横”: 京津塘城际、京唐城际、津保城际、石沧黄城际。
“一环”为环北京城际: “涿州—首都第二机场—廊坊—香河—平谷—密云—怀来-涿州”。
其余15条城际铁路:
白沟支线、环渤海城际、津承城际、霸衡城际、环北京城际(平谷-密云)、津沧城际、石邯城际、定沧城际、衡沧黄城际、唐遵城际(唐山北-遵化)、京唐城际(唐山至曹妃甸) 、环北京城际(怀来-涿州)、环京城际(怀来-密云)、京秦二城际(平谷至蓟县) 、京秦二城际(遵化至秦皇岛) 、邢衡城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