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程昭华 通讯员 杨茜茜
半年时间,河南税务部门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473起,认定虚开金额66.64亿元;全省100.05万户参评纳税人中,信用评价较高者占到83.34%......7月12日,河南省税务局召开机构合并后第一次通报会,通报我省a级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情况及税务系统重大税收违法案件联合惩戒等情况。
398家企业被纳入“黑名单”
据河南省税务局相关人士介绍,自2014年“黑名单”制度实行以来,截止到2018年6月份,河南省各级税务部门共对外公布重大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398起,涉及法人或负责人422人。“黑名单”企业累计受到纳税信用降级、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政府性资金支持、不予以授予工会表彰等122项次惩戒措施。
“通过对税收失信主体的信息曝光和联合惩戒,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保护了合法经营纳税人的权利,让‘诚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省税务局稽查部门负责人刘义峰说。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利于“黑名单”当事人自我纠错,我省税务部门同步建立了纳税信用修复机制,鼓励“黑名单”当事人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等来修复信用。截止到目前,已经有62户“黑名单”当事人从“黑名单”中撤出。
半年时间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473起
除了惩戒“黑名单”企业外,我省税务部门还加大了对涉税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并联合公安、海关、人行等部门稳步推进全省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工作。
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各级稽查部门共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704起,认定虚开金额222.78亿元,税额34.93亿元,查实骗税及违规退税1.78亿元,查补入库税收6.43亿元,已移送公安214户,公安机关已抓捕犯罪嫌疑人101人。
仅2018年1至6月,全省各级稽查部门就检查虚开骗税案源1473起,认定虚开金额66.64亿元,税额9.71亿元,查实骗税及违规退税0.51亿元,查补入库税收2.61亿元,已移送公安100户,公安机关已抓捕犯罪嫌疑人17人。
守信企业数量大幅提升
失信者难行,守信者则会得到诸多支持。
从2018年开始,河南省税务局扩大了信用纳税评价范围,增设m级纳税信用级别,将此前不参评的众多企业,拥有了税务领域信用资产。目前我省共有100.05万户企业纳税人参与评价,其中,a、b、m级纳税人共86.23万户,占参评户数的83.34%。其中2015-2017连续三个年度均被评为a级的纳税信用“3连a”企业就达1743户,守信企业逐年递增。
河南省税务局纳税服务部门负责人宋成玲介绍,a级纳税人,在我省办税服务大厅,可以享受办税“绿色通道”,在发票领用、出口退税、日常办税等多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
同时,省税务局与30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推出18个领域41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今年上半年,已有400余户次a级纳税人享受了发改委、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绿色通道”服务。
在企业关注的资金问题上,省税务局目前已与银监部门建立“银税互动”工作机制,截至2018年6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向守信企业发放“银税互动”相关贷款5729笔,其中涉及小微企业3639笔,小微企业银税贷款金额达117.22亿元,将企业信用变成“真金白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省税务局已建立全纳税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定期向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税务信用信息,努力推动纳税信用融入社会信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a级纳税人名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各类税务信用信息1518.76万条次。也就是说,守信纳税企业,未来将在更多领域获得政策的便利和支持,而失信纳税企业,则将更难生存下去。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薛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