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十三五”规划
为更好有效地指导“十三五”期间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开发区建设,加快开发区发展步伐,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订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在省、市“十三五”规划的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和振兴粤东西北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珠三角,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加强对闽对台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依托潮州港深水良港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加快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石化、能源、港口物流、化工等特色产业,在区域内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把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广东重要临港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建设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为目标,努力构建以产业为先导,以服务为纽带,生态环境良好的开发区发展体系,为提升我市综合经济实力奠定坚实基础。“十三五”期间,实现开发区经济总量显著增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空间布局更趋合理,特色产业快速集聚、规模效益整体提升以及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发展目标。
(一)主导产业更加突出
“十三五”期末,开发区能源化工、仓储物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二期、三期土地储备完成,并完成路网、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项目落地承载空间。
(三)生态环境更加优化
开发区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万元GDP能耗、万元GDP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和省、市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三、基本原则
(一)港区联动,依托港口
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充分依托潮州港的优势,依托港口现有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发展化工、能源及船舶制造等港口制造业和物流、贸易等港口服务业。港区联动发展,依托港口优势,带动港口物流产业、港口服务业等临港产业的集聚与发展,使其成为港区联动发展的典范区。
(二)区域协同,错位发展
促进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充分考虑与周围邻近港区产业发展的差异化,找准定位,错位发展。
(三)全面统筹,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开发区内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合理进行统筹协调,划分相对严格的产业功能区和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规划,按照产业对资源、人才等的需求条件,对环境最大保护的原则进行合理统筹,促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力布局。
(四)招商引资,促进发展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充分利用省内外市场和资源,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招商引资的范围。
(五)生态保护,环境友好
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切实保护海域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战略
(一)以港兴城战略
依托潮州港深水良港条件,围绕打造“广东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升港口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加快构造临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能源、精细化工、生物环保、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加快发展仓储物流、港口运输、商贸服务等港口服务业。通过优先发展港区及临港产业区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区港城建设。
(二)项目带动战略
利用港口优势,总结和借鉴已经成功引进大项目的经验,做好硬件和软件的配套环境建设,大力招商选资,吸引投资额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落户。争取大项目投资带动,既包括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等大项目,也包括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项目,还包括以科研成果孵化转为产业化的大项目,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工业、临港工业、基础设施和物流基地等项目。通过这些大项目的落地及其集聚辐射作用,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工业化进程,以临港产业为发展动力,带动潮州港经济开发区乃至潮州市的经济腾飞。
(三)科技人才战略
充分重视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打造一体化的创业服务体系和完善高效的开发区创新服务体系为重点,加快开发区科技要素、人才资源的集聚,使开发区成为的“创新高地和创业乐园”。
(四)生态环境战略
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按照生态环境优先的战略思路,全力打造一流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环境,吸引经济要素加快集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化,以环境树形象、以环境促发展、以环境保和谐。
(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立足开发区资源和工业现状及潮州港临港产业转移园区被认定循环经济园区的基础,鼓励开发区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排放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一)建设区域重要港口码头
重点推进柘林湾2-5万吨深水码头建设,协调推进亚太通用码头二期工程的规划建设,强化临港工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潮州港建设成为以大宗散货运输和服务重化工业开发等临港工业为主的综合性港口。积极推进潮州港疏港铁路建设,加快港区内部公路网络改造升级,进一步强化潮州港与粤东北、赣东南的交通联系,配套提升港口集疏能力,有效拓展港口内陆经济腹地。
(二)大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
主动对接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及台湾地区,围绕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1、临港装备制造。对准国内外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市场需求,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加快潮州港粤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争取在港口机械装备、石化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在沿海地区打造布局集中、配套完善的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物料输送机、升降机、起重运输机等港口搬运机械,稳步推进石化、能源及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2、现代商贸物流业。着力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统筹推进港口物流、对台商贸物流、专业物流等业态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向专业化、集群化、智慧化方向发展,使潮州港经济开发区成为沟通海西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及辐射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物流节点。
——港口物流。发展以大宗商品、集装箱、散货物资为基础的港口物流,大力推广港铁联运、多式联运等现代集疏运方式,将开发区港口发展成为粤东北、闽西南、赣南农副产品、水泥、煤炭、矿产资源以及其他工业原材料的集散中心。
——对台商贸物流。发挥潮州港对台货运直航优势及抓住闽粤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的契机,规划建设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及冷链物流中心,发展以仓储和配送鲜活农产品、果蔬、鲜花、食品等商品为主的冷链物流,鼓励和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合作区商贸服务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专业物流。加快石化、煤炭、水产等专业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粤东天然气配套管线项目、潮州港LNG储备站、怡华石化成品油储备库、广东海润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物流产业基地。
3、能源及新能源化工产业。依托开发内现有大唐电厂、欧华能源等重大能源项目的带动作用和发展优势,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力能源,加快大唐电厂三期工程的工作进度,打造广东电力能源基地。积极承接海西经济区和广东省石化配套产业,发展炼化一体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加快推进中塞环保建筑建材综合利用项目,以项目为龙头,带动新能源及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的主导产业集聚。
(三)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围绕提升开发区资源承载能力的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临港污水处理厂、文胜围一期南片1337亩土地平整工程及配套路网管网的建设,满足项目落地条件;加快启动潮州港口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协调推进疏港铁路的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港口通关环境和集疏运条件。适时启动二期柘林东片区800亩和三期马头山片区5000亩土地的征收储备及配套路网管网建设,丰富土地资源储备。同时,合理规划开发区能源供需结构及输电线路的布局和提升,满足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发展的需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认真做好开发区环境保护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开发区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环保监督力度,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建设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禁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入园,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在开发区发生。
(五)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组建开发区投融资发展平台,进行企业化运作。同时加强与行政审批授权部门的对接,完善行政授权工作,启动3号公章,提高行政效能。
(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自我发展和价值实现。要在制度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把开发区变成聚集人才、培养干部的“摇篮”。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结合闽粤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开发区择优共享广东、福建两省优势政策,重点是争取开发区用地、用海、用林、财税、金融、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扶持,构筑发展政策高地。
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6年12月28日
来源:潮州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http://www.czpedz.gov.cn/CZG/HomePage/InfoView.aspx?id=19dfcb5c036b46018aed5d1648399a19
无图无真相,无数据无绩效,还是一样喊口号,套路一套又一套
引用#苦茶花#:
无图无真相,无数据无绩效,还是一样喊口号,套路一套又一套
凑了这么多也是不容易,别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