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叔叔”:希望中国人爱护自己的文化

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男,美国人,出生于1950年,“汉字与词源”网站的创办者。中文名字叫斯睿德。他用了20年时间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并放到网上,输入汉字就可查看字形,感动中国网友。并被称之为“汉字叔叔”。
“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时,我会打电话给朋友说再见;如果生命只剩下1年,365天,毫无疑问我会电脑化《说文解字》。”1994年,汉字叔叔44岁时,一场严重的心脏病让他走到了生命的边缘,也让他对毕生一定要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判断。我想哪怕是中国文化研究者,能在生死边缘去奉献于汉字研究的也是在少数。
汉字叔叔为了研究中国汉字来源演变,自掏腰包常常陷入困窘之境,但是在漫长的研究道路上还是得到了不少同样兴趣爱护者的支持。
理查德·西尔斯年轻时学习汉语要面对近5千个汉字和6万个词汇,为能学懂汉字,他不得不去查找汉字的原型,不过他很快发现,没有英文书籍来解释汉字字源。1972年,22岁的他不顾父亲反对,洗了一年的盘子攒够了去台湾的机票,甚至不知道自己父亲当时已经身患癌症。
汉字叔叔给自己取了中文名为斯睿德,他钟爱汉字,喜欢汉字从象形文字演变的过程,每一个汉字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故事,学习汉字就好像在读故事一般,但是他只找到一本英文的汉字字源书《etymological lessons》。作为一个电脑工程师,他萌发将汉字字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
在汉字叔叔穷困潦倒的时候,又遇到了签证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给了“汉字叔叔”一个工作,在系统科学系合作做分析汉字的网络,签证问题基本解决。因为没有美国高校的博士学者身份,他并不算外教,也没工资,只有工作补贴。不过,一直渴望有帮手的“汉字叔叔”在这里有了两位志愿助手。在北师大攻读国学博士的古汉字研究学者姜礼惠子,2003年就开始登录汉字字源网,被“汉字叔叔”的经历打动,“一个外国人自己掏钱研究我们的文字,就像我们掏钱去研究印度语言。他的目的简单到不可思议,就是让想写汉字的人不像他那样学得那么痛苦。”2013年3月,姜礼惠子成为“汉字叔叔”的第一个助手,汉语底蕴更深的她,从文字本义、探源上帮“汉字叔叔”,使得汉字叔叔的工作更加完满地进行。
经过不断的努力,斯睿德自己进行编程成功建立了网站。一年后他雇了一个华裔妇女帮他扫描《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所有的字源,一扫就是7年。2002年,调试基本完成之后,他把网站上线公开,“要给全世界看”。查德·西尔斯的网站上不仅收录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网民在输入汉字时甚至可以收听字词的英语、广东话等发音,旁边还配有《说文解字》对汉字进行解读。以“马”为例,网站中除了有该字的简体、繁体外,还囊括了《说文解字》、《六书通》中的篆体以及金文、甲骨文等,共计196种写法。2011年,有人把他的网站放到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网站的流量一度飙升了4倍多,他也因此获得了“汉字叔叔”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