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的22个感悟,真是句句说到心坎里了!

1. 未思胜,先思败。真正的商业,是枯燥而乏味的,尤其是对企业家内心的煎熬,对人性的考验,都很可能使人放弃。所谓的成功故事都是“事后加料”。
2. 对一个新领域的项目,投注的启动资金不必太高,因为第一次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太多钱有可能还会加快失败的速度,对心理打击也不小。
3. 勤奋、悟性、灵感、激情是企业家最大的资源优势,如果一直保有激情对其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那么会增加成功的概率。
4. 目标太低,容易倦怠;目标过高,容易产生挫败感。成功前要保有自己的信心,要保护好自己的这份心态。在蛰伏的时候,一面埋头做人,低调忍耐,勤勤恳恳,一方面要小火慢慢烧着雄心,不让其熄灭。
5. 坚持,是要在有视野的高度后坚持!不能傻乎乎的干一件绝无成功的事,还硬扛硬挺。
6. 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具备此4项特点的将总会是赢家。
7. 要避免“集体无意识”,对最高决策发表意见,大多数人无条件接受,这是很危险的。我们要保护公司里的“反调”。一方面,要做到团队统一理念,另一方面要鼓励团队中反对的声音。就是在“战略”上,大家要彼此达成共识(团队建设的核心),而在“战术”上,则要反复论证,相互质疑。
8. 选一个能互补的搭档,领导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管理者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9. 当员工, 不仅仅是站在员工角度揣测老板,更应该站在老板角度审视员工,有了老板的眼光,我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怕什么不怕什么。
10. 招揽人才成本最低的做法是从现有行业中挖人,而且要挖就挖一个团队。
11. 给自己做减法,去掉不切实际和过分低的目标,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区间。
12. 在公司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不浪费一点资源。根据商业模式将资金投入到可能产生收入的地方,而不是花在务虚的地方。深度挖掘可节省下来的成本(如打印机纸张),把钱花在让顾客看得到的地方,投在利润增长点上。
13. 做企业要保持高角度的视野,不要将自己定格在已知的水平上。
14. 自废武功,切掉自己以前认为的长处是很痛苦的。但是想修炼高段位武功,就需要牺牲。(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与东方不败,都是有胆识的人啊)
15. 机会是有成本的。面对种种机会,我们应该抓住大机会,放弃小机会,更应剔除貌似机会的机会。但是”机会成本“是个令人抓狂的问题,因为它永远不可能精确印证,只有事后才能隐约推测。
16. 成功的企业家,无论性格如何,都至少拥有一点特征;寻常人没有的想象力,而且是能获得一部分人认同的想象力。
17. 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性格都不好赌。生意人的赌性其实是问题的决策能力。这种超强的决策能力,是时间和经验锤炼出来的下意识能力。
18. 战略的形成,通常是事前适当考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总结提高,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态学习调适过程,这也是明兹伯格《战略手艺化》一文的根本思想所在。
19. 做生意,拼到最后,就是拼对目标客户群理解的深刻与否。
20. 根据制定的战略来进行人员筛选和分配工作。“因事找人”而不是“因人设事”。
21. 大体上,世界上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种:“复杂系统型”和“频繁交易型”,前者代表波音飞机,后者代表宝洁的“海飞丝”。品牌效应在“复杂系统型”的企业交易中,基本起不到作用。
22. 质量,往往不是顾客追求的最重要价值,更不是唯一的价值。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这五个习惯
重磅干货:当kpi行之无效时,如何驱动一个团队有效协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