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的同时,新中产如何解决财富焦虑

如今,消费升级成了一个热词。
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开始愿意为生活品质、个性追求花更多的钱,这就是正在发生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是以“价廉”为主要优势的品牌的节节败退,以及人们对高端小众产品的拥趸。
“失守阵地”的老品牌
“鞋王”百丽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很多80后女同学对百丽都不陌生——只要买女鞋,十有八九会买到百丽和它旗下的品牌:belle(百丽)、teenmix(天美意)、tata(她她)、staccato(思加图)、joy & peace(真美诗)。
然而在同质化竞争的冲击下,百丽业绩大幅下降,品牌转型困难。今年7月,“一代鞋王”百丽从港交所退市,业界震惊。
从百丽历年的业绩和财报中,我们可以发现: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百丽同店销售额录得连续13个季度负增长。
百丽的处境,也正是老牌巨头所面临的问题,这一点从日化巨头宝洁上也能看出来。
数据显示,在中国居家护理市场,2010-2015年,宝洁的市场份额从7.3%一路跌至6.6%。而与之鲜明对比的,则是小家电品牌戴森(dyson)的不断走红,其产品刷爆各大朋友圈。
“为什么会消费升级?因为我有钱啊”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中国新中产人群的快速增长。
在2000年时,只有4%的人才符合新中产的定义。数据显示,到2022年时,中国的城镇人口有76%将进入中产大军。具体而言,新中产就是年收入6万到22万7000元人民币之间的家庭。
新中产的消费形态,从购买以价廉为主要优势的产品到体验更为个性化的舒适服务。同时,新中产也开始寻求“性价比更高”的生活方式,不再和原来一样。
大品牌不再是人们的首选,新中产购买产品的动机,可能来自对包装新鲜感,甚至是开瓶后的一种特别的气味。消费者决定购买产品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了。
“人傻钱多”?不做这样的新中产
在“消费升级”之下,财富保值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新中产来说,不仅仅是现阶段的收入需要增值,更重要的是现有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而最为普遍的办法,就是通过投资这种渠道来实现财富升值。
不过,大部分新中产都在资本市场上折戟沉沙。在股市中,“七亏二平一赚”;在p2p市场上,跑路的层出不穷。期货风险太大,稍有不慎让人倾家荡产。因此,新中产的投资之路十分艰辛。
在“资产荒”的时代,似乎已经没有很好的投资产品了。
基金组合服务助力新中产消费升级
新中产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投资理财能力上不足,因此他们将目光瞄准了专注研究并拥有十年实战经验的薛掌柜基金组合服务。
2007年,薛掌柜在中国开创了基金组合服务,希望能够帮助盲目的投资者解决“投资无方”的难题。
薛掌柜基金组合服务通过专业的研究团队对宏观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判断,选出现在这个经济周期下适合投资的大类资产。然后通过对市场行情下的风格判断,进行二次筛选。最后通过定量分析,对构建组合的基金进行详尽的分析和判断,从4000多只基金中精选4-6只,可谓“千里挑一”。
薛掌柜不受短期波动影响,始终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经过10年的研究与实战,薛掌柜获得1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1.3%的业绩,而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4%、4.82%。(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今年8月7日,薛掌柜推出第五代基金组合服务,在业内率先提出“不达超额收益,不收任何服务费”,即当用户实际收益超出服务费起征点:7%、8%、9%(年化收益率),薛掌柜才从超额收益部分收取20%的服务费。
正如正在发生的消费升级一样,理财领域也在经历一场”升级“,专业化理财机构正在冉冉升起,为投资者提供中长期稳健收益。处于消费前沿的新中产的你,注意到这种趋势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