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航通社”(id:lifeissohappy)百家号约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月18日,腾讯高调推出“腾讯文档”,这是一款可以多人协作的在线文档产品,可打通qq、微信等平台在电脑网页版和手机客户端、小程序等多个平台,并加入了翻译、股票函数、浏览权限控制等功能。
早在去年 8 月,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就曾预测,当时还是tim(即办公版qq)一项附属功能的腾讯文档,不仅会直接pk石墨、一起写等同类产品,甚至会抢夺以微软office为代表的,整个广义的办公软件市场份额。
office 目前是微软中国除azure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营收部门,微软怎样评价office 365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将如何应对协同办公市场的新变化?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两次采访到微软中国office部门的负责人,试图解答这些疑问。
腾讯文档以“免费”教育市场
实际上,“腾讯文档”以tim附属功能名义对外测试了1年。航通社(id:lifeissohappy)从tim在线文档推出伊始就在使用。
奇怪的是,在该功能以“腾讯文档”的大名正式亮相之前,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等到马化腾发了一条朋友圈,才让各路分析人士行动起来。
至少目前,腾讯对在线文档类产品并没有附加太多的盈利指标,至少从拖死对手的角度考虑,它未来也有很大概率保持完全免费。
2017 年 8 月,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在《tim入场令在线文档格局生变》( )转引计世资讯调研数据称,微软 office 在 pc 端市场渗透率达97.31%;金山wps office的市场渗透率为61.74%。
所以,腾讯文档上线后可能造成的冲击仍难以量化。但可以肯定的是,腾讯文档必将开始争夺传统意义上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三件套的办公用户。
虽然在线文档的功能肯定比不上离线客户端那么强大,但它在培养用户习惯以后,很可能其他那些它没有做进去的功能,用户也用不到,久而久之会忘记还有这些功能的存在。
因此,对待依然价格敏感的个人和中小企业用户,就算是微软office,也不能仅凭自身功能强大,就有把握让客户放弃对手的“免费午餐”。
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在《ribbon:office 2007 的革命性遗产》(https://zhuanlan.zhihu/p/29869840)中曾回顾道:
“微软的交互设计团队特意进行了无数次的用户调研,以探求哪些功能是精心开发出来,但是被掩埋而没有被发现的——人们可能最多只用到全部 office 功能的 5%。”
对于最终用户而言,不能被明确感知的任何创新和功能点,都约等于不存在。如何让office 365这只庞然大物被每一个用户和开发者真正理解,并活用起来,一直是微软中国office部门的工作重点。
office 365 用 ai 雕琢体验细节
在提升用户体验的道路上,人们的一个基本感受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两分货”。做到一个大致及格可用的产品体验相对不难,但要去除用户使用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他们用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某个小细节而“闹心”,可就太不容易了。
office 365 宣称“整合53项微软人工智能技术和特性,显著提升云端协作办公效率”。这一营销策略正是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细微之处的“痛点”下手的,这也是wps、腾讯文档等竞品一时半会可能赶不上的地方。
例1:excel的“快速填充”(flash fill)。想根据身份证号在另外一栏填写生日?想根据详细地址提取所在省市名称?在手工输入前面一两组单元格内容之后,excel 会自动感知这个规律,并自动填充剩余的单元格,类似于自动补全的功能。
快速填充功能在 excel 2013 中第一次出现,但在 office 365 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联网请求ai来分析用户数据的规律,快速填充功能可以比在离线使用时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达到完全可用的状态。
例2:onenote的文字识别(ocr)。在onenote 2007中,已经可以使用“复制图像中的文本”功能,将比较清晰的文档当中的文字复制下来。但是,onenote和evernote(印象笔记)在当年的文字识别功能,准确率都可以说惨不忍睹。
直到office 365当中的onenote,通过与联机翻译结果对照,可以让ocr以及使用手写笔的笔迹转文字功能都实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得益于在手机应用 office lens 的练兵,现在的文字识别功能可以自动感知被拍摄内容 (如纸张、白板、名片等) 的边沿,识别出形状、尺寸及角度,自动校正画面歪斜并进行图像优化,让你获得工整的扫描结果。
例3:powerpoint的“设计灵感”(design ideas)。只需在幻灯片内拖入几张图片,输入一段文字,就可以在右侧“设计灵感”窗格发现多种图文组合效果,点一下即可应用。
如果其他产品也有快速将图片和文字按固定格式排版的功能,你会注意到,powerpoint当中自动排版时,图片不管怎么剪裁,都能保证图中的人脸不被“切边”,处于被剪裁部分的中心位置。这是因为在剪裁图片之前,已经事先通过人脸识别发现了图片中脸部的位置,并缩放到合适大小以避免脸部被剪裁。
人脸和其他物体识别技术是微软ai研究的优势项目之一,同样的引擎曾用于微软小冰的多种测试小游戏,如猜图中人几岁的“颜龄”、提供穿衣搭配提示的“穿衣助手”等。
例4:powerpoint与3d相结合的智能切换效果“平滑”(morph)。3d物体位移和大小变换的麻烦之处,在于它还需要变换视角。传统的幻灯片切换效果,无法做到让3d物体随之旋转。
在powerpoint中,可以复制含有3d物体的幻灯片,并调整不同元素的位置,大小和视角。然后选择“平滑”效果,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补间动画的最佳移动路径,让3d物体平滑旋转变换到下一角度。
在windows 10创意者更新中,微软强调了对3d和“全息”概念的应用,可以通过摄像头扫描或“画图3d”应用等办法轻松创建3d物体。但是,假如没有“平滑”切换效果,在幻灯片插入3d物体之后就只能维持同一角度,这跟截个图插进去有什么区别?所以,“平滑”变换才能最大化发挥幻灯片中3d物体的效用。
微软坚信,通过这些细微之处功能的提升,可以展示出ai时代微软的全部技术实力,最重要的则是能“略使小技”就明显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或者顺应用户“懒”的需要,他们体会到甜头之后也就会离不开office 365。
office 365 微助理:在微信开辟新赛道
对于office 365、wps和google docs这类产品来说,文档、表格、幻灯片编辑是产品的主体。但对于钉钉、企业微信等“协同协作”类产品而言,文档编辑反而只是复杂功能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
现在,在线协同越来越要求在不跳出当前app、窗口或者页面的前提下,完成对多个文档,多个任务的交叉操作。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需要一种“整合一切”的办公界面。
腾讯文档可以通过qq/微信app、浏览器、独立app、微信小程序几种方式打开,可谓照顾到了几乎所有涉及文档交流的场景。
在pc端,今年内即将发布的wps 2019已经开放测试,其界面的最大变化就是将文字、表格、演示三大功能合而为一,在同一个窗口的不同标签中,可以编辑不同属性的文档。
微软office 2019同样预计今年上市。届时,windows 10的一项更新将引入“sets”功能,把多个窗口合并为多标签页,变相实现了同样的效果。
那么,在移动端呢?
在去年11月北京召开的 2017 微软技术暨生态大会上,我采访了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叶盛华(edward ye),他主管office 365 中国服务的工程研发以及运维工作。
叶盛华说,他们的用户调查发现,虽然在移动操作系统上都提供了全功能的手机版office应用,但并没有太多用户真的在手机上编辑文档。办公用户还是习惯将较大屏幕的pc或(windows)平板作为编辑office文档的首选。
由此可以看到,在手机界面无论怎么做gui都是效果有限的,移动端必须有专属的操作方式。
该次大会上,office 365基于微信推出的“微助理”功能首度亮相,通过微信公众号界面,以图文消息/按住说话等对话方式进行交互。
它可以让你拍下眼前屏幕上的幻灯片,让微助理自动帮你分离背景、前景和文字,生成一个可编辑的ppt文档;它还可以让你在对话框说几句话就轻松回复邮件。
业界研究以对话作为交互方式已经很长时间,以至于出现了caap(对话即平台)这一概念。除了siri、cortana、alexa、谷歌助手等大家熟悉的产品之外,还有adobe sensei支持使用语音命令修图,google docs支持听写文档和语音控制,等等。微软通过bot framework提供插件式的框架,用于快速为企业定制聊天机器人。
叶盛华说,从一开始,微助理就不准备做图形界面,而是对话模式。这就让微助理和wps手机版、腾讯文档app和小程序等形成了差异化路线。
小半年之后,航通社(id:lifeissohappy)再次和叶盛华见面。他讲了微助理投放市场以后的反响:
“我们微助理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其实是针对于小企业的。后来我们第一个迭代的时候,发现小企业并不欢迎……或者并不需要。其实小企业,几十个人或者几个人都在朋友圈里面,而且都在个人的私聊群里面,对他们没有什么必要;而且他们对安全或者其他的考量比较少一点。所以后来我们反而是跟大企业接触的时候,发现微助理对大企业吸引力是更强的。所以现在使用微助理的大中型企业是蛮多的。”
他表示,office 365 微助理将根据近段时间的反馈,简化部署流程,方便中小企业甚至个人采用,也在跟企业微信团队加强紧密合作。而且很快,office 365 个人版用户也有机会用上微助理功能。
腾讯文档发布时一个主要宣传的功能点就是与微信环境的紧密结合,而微软在移动端给出的答案同样是与微信有关。如果继续按照对话式交互的道路走下去,office 365 对移动办公的未来勾划将更为激进和具有未来感——通过口述或对话框输入,即可完成排版或表格数据录入等工作。
只不过,微信说到底还是腾讯的产品。当微软与腾讯的核心利益受到冲突时,腾讯是否能一碗水端平,也很值得怀疑。历史上,微软小冰入住微信的初期,曾经因为违反微信规则而被短暂地“封杀”过一段时间。
回到中小企业
办公软件使用习惯的迭代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从80年代末的dos版wps,到windows时代的微软office,再到移动办公和云端的协同办公。这种迭代可能需要新产品、新技术的强有力的推动,但更多时候是顺势而为。
现在,使用网页版文档编辑器,还是使用功能强大的本地客户端,更多是一个范式选择的问题。你是曾经历过pc时代的老人,还是追求跨屏幕体验的新人类?你是愿意花很多时间,选优秀的工具来提高效率,还是像数控机床一样使用电脑,要死记硬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