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首家公益餐馆向市民开放,近百名义工筹资开餐馆,经营利润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素食馆,这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在嘉兴却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公益。2015年第一天,我市首家公益素食馆在海宁南关厢古街揭开了神秘面纱,古朴的建筑、清新的气息,点缀素食馆的“清、静、素、雅”传统文化元素与古街的氛围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
  除环境外,这家规模并不大的餐馆还有很多全新的概念让人为之兴奋:众筹资金、公益餐馆、义工服务站、全国首家素食文化交流中心、浙江首家众筹民非企业、海宁首家社会企业……近100位股东,在短短100天不到的时间里,通过100多个大大小小线上线下的会议,不仅让项目尘埃落定,还让这家公益餐馆如一朵青莲在历史古街绽放。
备受关注,只因一个关键词——公益
  “我愿意、我付出、我成长、我快乐,爱的大潮把我们紧紧集合在一起……”南关厢素食馆内,几名身着白色义工服的退休阿姨轻声哼着《海宁义工之歌》。“我们都是义务来帮忙的。”
  赴凉山拉青乡小学为孩子们送冬衣、棉被、学习用品,为敬老院老人过爱意浓浓的集体生日,帮助贫困家庭患病孩子筹集救命钱……自2011年成立以来,短短3年时间,这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公益团队已由最初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人。从小学生到80多岁的老人,从医生、教师到企业负责人,海宁义工呈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帮助众多家庭走出困境。
  “我们的义工组织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为了让项目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我们萌生了建立义工服务站的念头。”说话人名叫柴国荣,是海宁义工的发起人。一次,柴国荣无意中得知,南关厢古街136号旁几间店铺一直寻找不到适合的经营项目,整日大门紧闭,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在此处开设一家公益素食馆的想法。“海宁义工没有财政拨款,但是做公益需要经费,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靠一些大企业支持,如果能通过商业运作模式来支持公益活动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希望能够将其打造成为南关厢景区的一张‘金名片’。”柴国荣表示。
  说起来易,做起来难。开餐馆资金从哪里来?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模式?由谁来管理?一系列问题又摆上了案头。经过几次思维的碰撞,最终敲定了资金众筹、商业运作、盈利奉献给社会的“开馆理念”。柴国荣立即在微信、微博群里发出了寻找有缘人共同出资在南关厢古街开公益素食馆的帖子,“公益项目,公开账目,成本运作,不分红利。”没有想到的是,明知无利可图,短短两个小时之内竟然就有了36名志同道合之人愿意加入,这也坚定了他开馆的信心。
因为爱心,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
  帖子发出后,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响应,前后共有92位股东入股86万元。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大家就素食馆的经营模式达成了共识:这是一家纯公益的素食餐馆,通过商业手段运营,经营所得利润再以慈善义举的形式回馈社会,所有一切只为公益。
  杭州一家设计公司负责人得知公益素食馆开建的消息后,主动提出免费为餐馆进行室内设计;3家装修公司争相以倒竞标的方式参与公益,原计划需62万元的预案最终以30万元“公益价”成交;工匠师傅废寝忘食,在短短40多天时间里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将素食馆装扮得既古朴庄重又不失韵味;一家服装企业赞助了素食馆内的所有花草;一名做甜品的年轻女孩提供了所有的冰箱货架;两名年轻义工辞去了原有工作来餐馆无偿劳动;不少义工自己掏钱申办健康证为大家提供洗碗洗菜、打扫卫生等服务……众筹的公益项目得到了义工的大力支持。
  “刚开始我以为实施起来会很难,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内项目就落地开花了。”柴国荣被四面八方汇聚来的爱心深深感动。“我们派人去杭州灵隐寺附近一家素食店学艺,当老板得知我们的目的时,竟然主动提出要加入我们,他来投资,我们免费去培训。现在我们开业,他还专门派厨师长来我们这帮忙,确保素食馆正常运作,直到把我们的学徒全教会再回去。”柴国荣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收获了快乐,并被大家做公益凝聚出的正能量所震撼。
“公益学校”,让大家更健康、社会更环保
  “健康、环保”是餐馆除“公益”外的另一张“金名片”。南关厢素食馆成立了专门的物资采购组,负责从山东等地采购无公害蔬菜,从源头把关确保食品安全放心。
  与其他餐馆相比,这家的经营模式也很特别。“我们如果‘光盘’的话,服务员会返还我们2元餐券,如果自己把餐盘放到回收车里还会再返还我们3元,这种方法很好,我特意带孩子来让他感受一下,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他一些好的生活习惯。”一名专门前来就餐的女士告诉记者。此外,该馆还提供“爱心代用券”等服务。爱心人士可多买一份或多份餐票,并将其张贴在墙上,贫困人员可凭墙上别人购买的“爱心代用券”就餐。
  黄大爷今年74岁,从汽配厂技术总监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就加入了义工大家庭。“我去年服务了450多小时,做义工很快乐,我愿意也一定会坚持做下去。”这位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坚定地说。
  除将所有盈余全部用于扶贫帮困、助学助医等社会慈善活动外,素食馆法人代表陈建荣告诉记者,餐馆接下来还将致力于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酵术知识,免费开办相关培训班,宣传健康及生态环保理念,同时,寒暑假时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践锻炼的工作岗位,培养他们的公益理念。“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公益学校’,让大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公益、做公益……”(嘉兴日报)

赞一个。海宁义工,一个响亮而温馨的称呼。
给叫兽的说评分:积分 +1理由: 赞一个!
这样的公益活动值得提倡。
什么时候去吃吃看啊
支持支持: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