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成立于1995年,2010年上市,是我国锂盐产业龙头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矿石提锂生产商,通过行业内多年耕耘,打造了上游锂资源、中游锂盐加工,下游锂金属及锂合金的完整产业链,无论是现有产能还是扩产能力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一、公司业务
上游方面,天齐锂业拥有澳大利亚泰利森51%的股权,泰利森拥有世界最大的锂辉石矿,现已探测锂储量约为1.65亿吨,目前每年锂精矿产能约74万吨,新一期项目2019年投产后,锂精矿产能可达134万吨,折合碳酸锂18万吨。矿石提锂之外,泰利森在盐湖提锂领域也有相关资源,目前拥有智利7个盐湖50%的股权。天齐锂业拥有四川甘孜州雅江措拉锂辉石矿,但该矿资源品味一般,目前尚未开发。拥有扎布耶盐湖20%股权,目前可年产6000吨碳酸锂,该盐湖锂资源丰富,镁含量低,开发难度低、成本低,大多数碳酸锂成本可以做到低于1万元/吨,目前还没有扩产计划。
中游方面,公司射洪和张家港两个基地现拥有3.4万吨锂盐的产能,其中0.5万吨氢氧化锂,2.9万吨碳酸锂,2016年销量2.4万吨,2017年销量有望突破3万吨。2018年产能扩张,年底预计将新增4万吨锂盐产能,总产能可达7万吨,主要来源于射洪、张家港产能释放以及澳大利亚新增产能,预计2019年总产能可以达到11万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能超过50%。
下游锂金属目前产能可达100吨/年,2018年底扩产后产能有望达到600吨/年。
二、公司经营
2015年底开始碳酸锂价格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5万元/吨上升至2016年6月高峰期约17万元/吨,受此影响,天齐锂业营收和净利润迅速增长。根据2017年业绩快报,天齐锂业2017年营收54.7亿元,同比上升40%,归母净利21.5亿元,同比增长42%。
天齐锂业原材料成本低,同行业公司生产一吨电池级碳酸锂成本约为7-8万元,毛利约6万元,天齐锂业每吨电池级碳酸锂成本仅有4万元,毛利可达10万元。毛利率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2016年毛利高达71.3%,同行业的赣锋锂业和雅化集团锂资源业务毛利分别为40.3%和20.7%。天齐锂业2017年净利率39.3%,仍高于同行业公司,但优势不如毛利率大,因为大多数锂行业公司对于投资的锂矿企业没有并表,锂资源价格上涨获取的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而不是营业成本中,缩小了与天齐锂业的净利率差距。
三、行业概况
锂主要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润滑脂、冶金、医药等行业,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爆发式增长,电池方面对于锂的需求加速扩张,从全球需求结构来看,锂电池对于锂的消费占比从2007年的25%增长至2016年的41%。中国需求结构方面,2010年还是以润滑脂为主,占比约为35%,目前锂电池消费占比超过50%,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去向,其次为润滑脂和陶瓷玻璃,占比分别为15%和13%。
锂电池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应用最广,占比约为40%,消费电子约为34%,储能刚起步,占比仅为6%。目前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给予大量政策支持,工信部部长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10%,按照此目标,新能源汽车的销售2020年要达到300万辆,比此前规划的200万辆大幅上升,欧美各国纷纷推出燃油车推出时间表,照这个趋势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对于锂资源的消费量仍将快速上升。消费电子方面,虽然2017年手机出货量略微下降,随着5g的发展和换机潮的来临,未来几年手机需求量有望止跌回升,再加上手机带电量的提高,消费电子对于锂的消耗量有望平稳增长。储能方面由于刚起步,未来将保持一个高增速,但基数太小,消耗量有限。
综上所述,2017年预估全球锂消费量24万吨,中国约10万吨,预计2020年全球锂消费量约40万吨,中国消费18万吨。
锂资源供给方面来看,近3年锂资源不会大规模放量,供给将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2017年,全球锂产量约24万吨,供需基本平衡,2018年全球碳酸锂新增供应约6万吨,供需仍然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现在虽然锂资源各大公司均在提高产能,但远没有达到大规模放量的阶段,近3年供需基本平衡,大规模放量预计在2020年以后。
四、发展趋势
2017年天齐锂业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2%,目前市占率仍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市占率可以达到16%,行业地位较为稳固。上游矿产资源方面,目前天齐锂业拥有泰利森51%的股份,拥有锂精矿产能74万吨,2018年底扩产后有望增加到134万吨。同行业的赣锋锂业现产能40万吨,2018年底有望扩张到47万吨。中游锂盐方面,天齐锂业2018年产能7万吨,2019年底有望达到11万吨,同行业赣锋锂业现产能4万吨,目前正在产能扩张中,有望达到7.6万吨。天齐锂业从掌握的上游矿产资源、未来扩张资源能力、锂盐产能以及锂盐扩产能力几个方面来看,均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未来发展潜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