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顾客,时光如梭,
本餐厅走过从容的五年,
下一个五年也即将到来。
7月31日起,
本餐厅暂停营业重装升级,
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始终感谢有您……”
这是南昌柏宁西餐厅绿地百盛店店长,
近日编辑发送给餐厅会员的信息,
告知顾客餐厅即将撤离。
屡次传出停业消息的绿地百盛,
将于7月31日正式停业,
届时市民将不能在绿地百盛进行消费。
场地将由绿地收回,
规划建设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
现场:一些店面“人去楼空”
31日前商户全部撤离
昨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绿地百盛商场发现,不少柜台前贴着“SALE”字样的纸牌。
“我也不知道到底会有什么变化,只听说商场要转型。如果我们公司认同经营模式,那我们还会在这里经营下去,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就不会回来了。”绿地百盛某服装品牌工作人员表示。眼看着同一层近三分之一的品牌专柜已撤离,她心里有些发慌。
位于商场一楼的百丽、fed等女鞋专柜全是空荡荡的,卖化妆品的雅漾等品牌也都撤得只剩下空壳。“现在好多化妆品已撤柜,我们这边也马上撤柜,这两天做活动,买满1000元减两百元。”某品牌化妆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绿地百盛将于31日正式停业,前几天就有商户撤离。
记者来到四楼的运动品牌区域发现,阿迪达斯品牌店的销售人员正在打包商品。“就开始撤柜,这个月的业绩都不知道怎么完成。”一销售人员表示。而隔壁的耐克专卖店早已“人去楼空”,“耐克前几天就撤柜了,应该以后都不会回来了。”该销售人员如是说。
“31日前,商场内所有的商户和柜台都要撤离。”该商场一销售人员介绍。
南昌绿地百盛
商户:商户损失巨大
准备和百盛协商
绿地百盛的突然“袭击”,对不少商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个事情是临时通知我们的,实在太仓促。”柏宁西餐厅负责人向记者展示绿地百盛发至商户的闭店事宜公函,其中称:“由于多方面原因,集团接受绿地收回场地提议,绿地店定于2017年7月31日闭店……”
“我们的损失是巨大的!”该店负责人表示,他们餐厅主打“回头客”生意,60%~70%的客源在红谷滩新区,31日撤离意味着餐厅部分顾客面临流失。不仅如此,店内的装修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光是硬装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50万元。此外,新店铺装修等费用至少需要100万元以上。在此期间,还容易出现员工流失的情况,后期还要进行新员工培训。
“我们的店是2015年1月17日开业的,本来签订了五年合同,现在三年都不到。”该负责人表示,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准备和百盛进行协商。“近期将寻找适合的商铺,筹备新店事宜。会员可在分店继续进行消费。”
处置:场地将由绿地收回
规划大型购物中心
红谷滩中心区寸土寸金,该商场停业后是重新招商,还是转手经营?对此,商场工作人员都讳莫如深。记者从南昌绿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了解到,绿地百盛关门停业后,场地将由绿地收回。今后规划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暂定明年对外开放。不过,目前具体的规划还未确定。
百盛商业集团(简称“百盛”)是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的零售业务分支机构,1994年正式入驻中国零售市场,在北京复兴门开设首家中高档百货店。时至今日,百盛已在中国33个城市开设57家门店,包括1家百盛优客城市广场,涉足22个省份。
说法:中低端消费者更
愿意选择线上购物
传统零售业竞争激烈,整体业绩下滑,持续亏损。近年来,百盛在华频繁关店,陆续在上海、贵阳、石家庄、济南、常州、北京、天津、西安、重庆等地关掉10余家门店。2016年9月14日,百盛南昌恒茂梦时代店关门,今年3月百盛重庆财富中心店关门,今年5月底百盛郑州东太康店停止经营……
对此,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虹表示,“现如今‘懒人经济’不断发展,中低端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线上购物,商场购物已经不能满足这类人群的需求,因此商场人流量不断下降。”邓虹表示,南昌高端消费力不足也是绿地百盛这类大型商场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邓虹认为,传统百货商场若要有转机,需全力以赴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单纯地从百货业态转型为购物中心,而是向新奇好玩的体验、族群社交、家庭生活体验转型,从内在价值进行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绿地百盛转型缓慢甚至停滞,定位偏高端。南昌老城区的财富广场等大型商场已经吸引了大部分高端消费人群,在这样的环境下,南昌绿地百盛的消费人群不多。
对于此事!
你怎么看??
来源:江西晨报
百盛自找的,你说一个商业体,最简单的连个超市也做不好,或者就像现在红谷滩百盛最近下面开的进口商品超市,东西死贵,(一听进口可乐还是搞活动打折后6.5元,隔壁乐百家便利店撑死2.5元),品种也不全,走所谓高端路线,让人还没进去就潜意识的感觉百盛贵了,不死才怪。
搞笑,实体经济倒了,牺牲了无数的厂家造就了谁?马云成首富了,所有的零售商都要交手续费给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赚大钱,大店赚小钱,小店全部死掉,又更恶性循环造成大店垄断,网店想压低成本赚钱就要更加压生产厂家的底价,厂家为了生存就更加降低生产质量跟成本压榨生产员工,这样长此以往还能有小型实体厂家的生存空间?以现在的形势淘汰是健康的?看到你这种无脑吹电商的,我就知道马云给你洗脑成功了
实体经济真的不行了,电商是一部分,大环境不行也是一部分,估计又要搞成优客百盛一样的low货专场
真逗,一会说跟实体经济没关系,一会说只是实体商店被电商干趴下了,实体店没了,有多少人失业?你除了去实体商店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外,还有附加额外消费,比如小吃,比如停车费,这些都没了,你说不影响实体经济,只有实体商店倒霉?你这是被马云洗了脑吧,也就中国会让电商发展成这样
又一个被马爸爸踢下去的
这和实体经济有什么关系?不过是商业模式的转换而已。只能说是实体商店被电商干趴下了。产品还不是要厂家去生产,难道你买的产品是和孙悟空一样从电脑里崩出来的?
消息是真的?
实体店能代表实体经济?美国军火全世界卖,都开店了?
新事物的出现必然要淘汰老事物,社会前进就是要优胜劣汰,不要抱着老黄历不放。中国为什么几千年都原地踏步,就是排斥新事物
真特么逗,实体店都不能代表实体经济,你们这些线下购物的百姓才能代表是吧,把美国军火扯到经济上,你确定不是来逗我笑的?恕我无法理解你到底想扯哪门子的蛋
马云的淘宝,只给自己带来了财富,却坑惨了线下所有的零售渠道和批发渠道,淘宝店主也为了生存,无下限的降低利润,要么就卖假货,各种刷单刷销量的比比皆是,线上也被玩臭了,真不要脸,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推崇他?反正我觉得他人很自私,这种畸形的O2O存货不了太久的
新事物是优惠了消费者,你想过卖家的艰难处境吗?为什么现在创业这么难?你有真正思考过后面的原因?电商后面的商家有多少在苟延残喘,你真的了解过吗?或者说你就是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不打算有自己的事业了?电商冲击零售行业,最终导致批发行业也萎靡,零售行业一定会纷纷转行到其他娱乐餐饮等行业,然后这些行业又开始变得乱七八糟,到时候你还会感谢所谓的新生事物吗?你这种失去对新生事物的本质判断,和出于好心放生外来物种的人有什么区别?
你说的对,本来出门逛街,买一样东西,可以附带很多,比如交通,饮食,我喜欢实体购买!可以不停的买买买!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的发展,工厂所需要的就业人口只会慢慢降低,而商业店铺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和小微创业者,这批人受网购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另外网购远比实体店铺容易形成垄断,淘宝的小卖家只会慢慢被淘汰。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大批人口无业可就。从而影响实体经济。
网购对中西部落后城市的影响将会更大,物流的便捷将直接导致中西部中小城市无商可务,只需要一两个物流中心就够了
山姆要来了 有新的选择 貌似还要交会费。。。
我竟然没去过
卖家艰难?难道汽车不用造,改回去用牛车?驴车?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电商,店面的价格会是现在的N倍,商铺的炒作会上天。拿钱开企业不如买个店铺,冒风险投研发不如买商城。哪个资本还会投入到实业中去,哪个企业还会安分做自己的事业。看看商品房就知道了,一个亏损企业卖掉北京的几套房就扭亏为盈了。实体店只是实体经济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大头是制造业。电商真好是个筛子淘掉了垃圾店家,那些诚信经营的店家更好的存活下来。看看新大地那些卖电脑的骗子,还能像以前那样坑的风生水起不
有没有想过,网购卖出的商品是要人去生产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工智能还是很遥远的事,这个不要说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冲击,也许有一天人类会像恐龙一样被淘汰。可是这有什么?人生来不就是等死的吗?
生产所需要的人工只会慢慢降低,大部分流水线上的工作都可以被机器代替。初级的人工智能早就实现,不是你说的那么遥远,社会要进步,很多传统行业要淘汰不错,但这是在新行业要能持续吸引就业人口的前提下,至少也要在老行业淘汰的过程中不会短暂性,大规模出现失业人口的前提下,这也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政权都要避免的问题。为什么政府不敢真正的实质性的打压房价,就是因为建筑行业,土地财政牵扯到了太多行业,太多人的饭碗。建筑行业本身的人不说,钢铁,水泥,建筑材料,装修,卖地的钱又搞铁公基,又牵涉到大批行业,特别是农民工的就业。大批失地农民,回不去或是不想回农村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不解决,会是社会不稳,治安动乱的最不稳因素。
至于啥搞产业转型,高新技术都只是唱高调,说的好听罢了,大批低素质人口就业不解决,技术就是搞得再先进,这个社会也只是瓷器做的,一碰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