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人民的名义,心中挺堵,笔者特喜欢名义两个字。“名义”,表面,面子,形势,外型,实质,实际。百度释义是:1,做某事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或称号,与事物实际有别的名称。2,表面上,形式上,仅限于称号和名目。3,有头衔而不履行相应职务、功能、责任。它的近义词是表面,反义词是实际。
人民,在中国是个政治概念。用宪法来解释,就是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的人。它与国民和公民具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说,你虽然是中国的公民,未必就是人民。
在平常,提到四项基本原则,通常是指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拥护党的原则的人才是人民。咱们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而人民有着政治含义,那必须是拥护党的人。也就是是,权力实际来源于我们伟大的党,人民从来都是名义。
一部人民的名义将这一切说得非常透彻。腐败是大事,反腐是旋律。这部人民的名义至少告诉你:反腐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它至少不是人民的事,而是政府的事。反腐只能从上而下,才能有实际效果。
电视剧中的巨贪赵立春同志,一手遮天,作恶多端,却成为高官。副国级的他在京城露出了马脚,中央要动他了,这反贪工作才能得以展开。实际上,电视看到昨晚,赵瑞龙等人倒霉都在赵立春之后。这说明什么问题?
再看整部电视剧,不管是公安也好,还是检查院也好,虽然是司法机关,他们执法的主要依据从来不是法律,而是上级。你看剧中,但凡抓捕重要人物,抓人哪里是靠法律依据,重点全在上级指示。也就是说司法机关执法全是因人执法。法律武器全在权贵手中。整场剧的中心无非是副国级干部在中央不讨好,中央派沙瑞金到他老巢收拾他而已。
我不知道这部片子想告诉老百姓啥,是要告诉老百姓腐败严重,但反腐不是人民的事,而是捧着尚方宝剑的清官的事?(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想多了。。。不就是一部反贪神剧嘛!!!
至少有这个意义:就是人们巳经晓得的事现在通过传媒公开出来。不过现实状况是,讲归讲,做归做。
看了电视剧,观众对里面的清官津津乐道。达康书记是典型,达康书记治懒政干部为人津津乐道。达康书记似乎是个大清官。但我想问一句:李达康在汉东那么多年,赵氏父子及政治势力祸乱汉东,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对他们的行为便真的一无所知么?作为好干部,难道不该英勇无畏地和贪官和不法行为作斗争?党的斗争性和廉洁性呢?这算不算懒政?对下严,对同级和上级的贪腐行为睁只眼闭只眼,难道不是懒政。作为省委常委,省城书记的李达康,他为这场反腐剧作了什么?再说汉东的司法机关,包括高检,无非是参与了一场由上而下的政治运动而已,这与清官有什么关系?(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纵观整部戏,虽然被称为反腐大戏,但细细思量一下,你能找出多少正能量?沙瑞金,一个捧着尚方宝剑怀着特殊使命的人而已。你看,他一到汉东,所有人都围着他转,隐隐有土皇帝之气。如果他要腐败,比赵立春是不是更加容易?至于检察长,政治书记除了有对赵家贪腐有失察之责外,更多的不过是奉命行事,又有什么亮点。至于候亮平,本身就有不俗的身份背景,即使有亮点,但他反腐照样是依令行事,马前卒而已。李达康,正而八经明哲保身的官油子,无人情味,只知上爬,基本无原则的官迷。这些是正派,至于反派,就不说了。所以,看了这么多集,你真正找到一个好官吗?(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我认为,在《人民的名义》中,最真实的形象是孙连城区长,不求升,不求过,得过且过地过日子,等着退休养老。相信现实中也不少这样的人。而事实上,在这部电视剧中,这种官就算好官了。特别是办事人员去给大风厂贴封条时时,办事人员同食封门开窗那一段挺让人感动。至少,办事人员在完成工作时没那么死板,愿意给工人一点活路。但工厂是谁封的,市委市政府,有李达康的手足,小区长和办事人员敢不执行?但愿意让工人开窗生产,这才是剧中真正的亮点。不唯上,不害人,又完成工作任务,这才难得,这才是好公务员。事实上,在腐败问题成风的汉东,谁有脸称好官。所以剧中的大官只有两种,高育良,祁同伟式的贪官,孙连城式的懒政官。因为汉东的官员未发现或未阻止汉东的贪腐现象,那比懒政更加可怕。用一句话说,除了空降人员,汉东无好官,绝对是大实话。
但我们的观众却将许多人看成大清官,嗷嗷叫好。那只能说明什么,说明咱老百姓太善良了,对官员要求真是不高。但真正的官员,包括检察,对照一下岗位职责,检察官条例,再代入到剧中人物形象上,你会觉得自己是好官么?(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我告诉你本剧要说明什么
答:本剧告诉你贪官一直有,永不磨灭
以反腐的名义搞党内政治斗争
看了,不怎么好看
傻叉这么简单都不明白,告诉我们第一、上面没喂饱,第二、组织不够大,搞个全国大半省份都参加,敢查?第三、应该有自己的雇佣兵部队,有事还正规渠道出境?
别的不说,有集常委会上讨论干部问题说的很现实,严查的话,整个领导班子都会不存在了!实际何尝不是如此
我的理解:反贪为了人民。就噶
告诉我们,草根出身的“官”,嗝屁得很快,怎么打都不倒的,多半是有后台。
一部剧,别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