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一带一路——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武瑞林)蒙古这个居于中国正北的国家,这块曾经与中国有着天然联系的土地,一提及她联想到是她的伟大子孙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还有无边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热闹的那达慕盛会,也有气象预报中必定要提及的“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
随着中蒙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的对接,中蒙两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合作与发展的新时代。
现在,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投资国,在蒙古国的各行各业,几乎都可以见得到中国人的身影。而民间的融合和交流,也在更深更广的维度上进行着。出于仰慕山西晋商走西口的开拓精神,出于领略昔日晋商的辉煌足迹,更是出于对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感召,记者随忻州企业家走进蒙古国。大家可以跟随我们的足迹一起探寻他们的拼搏和艰辛……
(一)大漠商风高原来
3月16日上午11时,二连浩特海关通关的旅客并不多,王小花也记不清进出这里多少次了,这次她和合伙人刘亚丛(兼翻译)、邓润和去蒙古国参加几个投资贸易洽谈会。
1992年,中国的二连浩特口岸正式开放。中国投资者正是从边贸发端,渐次进入蒙古国。那时,蒙古国的生活用品奇缺,纷纷用羊皮、羊绒等畜产品,展开了以货易货的贸易,向中国换购日用品。而到蒙古国收购羊绒,是最热门的生意,也成就了第一批淘金者,他们在蒙古国牧区收购羊绒和羊皮,再转手销售到国内。嗅觉灵敏的温州人,更是将商品运到口岸,输送到蒙古国,或转运到俄罗斯。“南有深圳,北有二连。”作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二连浩特的边贸,开启了中国投资蒙古国的窗口,借由这条通道,中国商人开始涉足蒙古国。
这次的二连浩特通关很顺利,出了中国海关便乘通关转运车抵达蒙古国扎门乌德海关,与中国海关建筑设施的宽敞现代、明亮洁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蒙古国海关的落后与破败,残缺的路面坑坑洼洼,有的甚至露出大片的黄土而无人修补。
出了扎门乌德海关,赶了七百多公里夜路专门从乌兰巴托来接王小花一行的蒙古友人木几格早已等在关口不远处。朋友见面自然是一阵寒暄拥抱,木几格还为王小花带来价值不菲的天然贵重碧喜作为见面礼物,王小花也不客气,随就顺手戴在了手腕上,可见两人交情深厚。
王小花和邓润和是土生土长的山西忻州人,他们是从2013年6月经人介绍来蒙古国做铁精粉贸易的。原来在忻州分别做饭店生意和建筑工程建设。在蒙古国做铁精粉贸易的过程中,结识了现在的合伙人刘亚丛以及一些蒙古朋友,也正赶上了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战略,他们就联合了一些中蒙朋友,在蒙古国合股出资购买了金矿、煤矿、莹石矿三个储量较大的矿产资源。刘亚丛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蒙古国丝绸之路安全发展研究院中方首席专家兼执行院长,长期从事中蒙经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他精通蒙古语,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刘教授,也是他们这些合伙人中的主心骨。
在扎门乌德火车站,王小花用蒙图(蒙古货币)充了电话费,便向乌兰巴托进发,扎门乌德市与二连浩特市近在咫尺,但其站前小广场旁仅有的少数俄罗斯式建筑风格的楼房和周边大量低矮的民居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异国风情。戈壁滩中一条三级公路通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身后二连浩特市的建筑物随着前行的汽车变得越来越小,渐渐地消失在向后瞭望的视野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路、路边一闪而过陌生的外国文字,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国了,祖国和家乡变得遥不可及。
茫茫戈壁滩,遥遥天涯路,车轮碾过沥青路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初到异国的新奇被这沉长而枯燥的旅途充彻着,王小花率先打破沉寂,向我们讲述了她是怎么来蒙古国找到商机的。一开始他们只做铁精粉生意,差价是一吨90元人民币,利润比较可观。但后来发现在蒙古国花几百万就能买一座矿山,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于是,他们联合了几个人一口气花了3000多万元买下三个矿,钱不够就借,这也为日后资金链的断裂埋下了隐患。这次来蒙古国就是给矿上的留守工人发工资和想通过煤炭贸易来贴补开矿的资金不足。闲谈不觉路远,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肚子开始叽里咕噜叫了起来。途径一家餐馆,餐馆不大,很干净。菜单是蒙文的,只好看图比划,我们要了蒙古火烧、卷火腿等食品。蒙古火烧是一种类似于盒子的面食,跟盒子一样是炸出来的,馅是羊肉的,很好吃。饮料是蒙古特有的奶茶。
从餐馆出来行车不远就到了衮奥日德,这里有王小花她们买的莹石矿,这个矿是2014年花100万美金购买的,矿的品位高达85%,开矿的手续齐全,没有工人留守,他们也有半年没来这里了。蒙古朋友木几格对这里的草原路很熟,七拐八拐就找到了矿上盖的工房,可惜的是屋顶也被蒙古的牧民掀去烧了火,只留下了断壁残垣。矿区 也被盗挖得翻肠豁肚、矿渣随意倾倒。看来,私挖滥采不只是国人的专利,蒙古人无师自通。看得出,王小花他们的情绪也被眼前情景搞得很低落,出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多说话,快上公路时路边的一只棕色山羊刚刚生下两只小山羊,木几格停下车去看,嘴里咦哩哇啦说着啥,刘教授翻译说,按照蒙古的风俗,碰到这样的事情,是发财的好兆头。
车子又上了去乌兰巴托的公路,三三两两巨大的骆驼在公路上窜来窜去,全然无视飞驰而来的汽车。广袤的蒙古高原,一条无边无际的天路在向前延伸……
通往乌兰巴托的公路
通往乌兰巴托的公路
丝绸之路驿站
扎门乌德火车站
扎门乌德通往乌兰巴托的公路
中国二连浩特海关
中国二连浩特海关通关
扎门乌德海关
小餐馆用餐
横穿公路的骆驼
棕色山羊和它刚生的两只小羊羔
被盗挖的现场
被盗挖的现场
被盗挖的现场
山西人北上,东北人南下,给山西人点赞。
忻州老乡顶一个
三个日本人,斗不过一个忻州人
山西人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在征服蒙古草原,为山西晋商精神呐喊吧
为晋商精神摇旗呐喊,走出去,发大财。
在外打拼,难啊
蒙古国原来叫外蒙、我只知道中国有个内蒙、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