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我有个同学很喜欢炒股,更喜欢看股票行情。以前在营业部炒股时,她就带个椅垫和饭盒,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3点多才回家。就如同上班一样天天那么准时。后来家里买了电脑,可以在家看股票行情软件了,就在家中看股票行情。她在家是也是每个交易日坐在电脑前,除了吃饭上便所,就一动不动的从开盘看到收市 。
她说她自己炒股上了瘾,一天不看行情都难受。手中有钱就想买股票,卖了股票有了现金就马上补上别的股票。一天空仓都受不了,结果钱越炒越少。
她又说她的学校有个大嫂,原来身体特别好,天天轻松游泳5000米。自从开始炒股后,2000米都游不动了。因为天天白天晚上的长时间炒股票,内心非常紧张。晚上又做梦炒股票亏了。一天又一天的休息不好,所以现在体力不行了。
我笑着说:‘我以前也这样,炒股上瘾。上便所时都看行情。“从我下决心戒掉股瘾后,就可以理智的制定交易计划,改掉以前频繁操作的坏习惯。炒股收益也慢慢提高了,心态也越来越好。每天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这个大师在七八十岁时已赚了花不完的钱,他为了讲解股市的本质在书中就讲了一个小故事:
小明买了一个冷饮车推到外面卖冷饮赚钱。在那个炎热的日子里,小张非常热想喝点什么,就看到了小明在卖冷饮。小张看到小明的生意真是太好了,很多人在那里排队买冷饮吃。小张想小明的这个生意这么火,就是因为这个冷饮车。他想如果把冷饮车买下来,自己就可以像小明一样赚钱了。
于是他走到小明跟前商量买下小明的冷饮车。看到小明的生意这么火,旁边的小李也想买下小明的冷饮车。小张出价1000元,小李出价1200元。。。。两个人你争我夺的加价。最后小张以1500元的价格买走了冷饮车。
小张买到冷饮车后天气就开始变脸,经常的刮风和下雨。来买冷饮的人非常少,小张的生意很差。他很后悔买下这个冷饮车。。这时小明来吃冷饮看到了这个情况就和小张商量要买下这个冷饮车。小张看到生意这么差,就愿意降价卖给小明。结果小明以900元就买下了冷饮车。
小明现在不但买回了自己的冷饮车又可以卖冷饮,而且还赚了600元。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明推着自己的冷饮车又开上路做生意了。。。。
我当年看到这个故事后就明白了买股票的真谛——买股票与买冷饮车是一样的!要在股票暂时遇到困境时或者别人不愿买入时买入,要在股票风光得意或人们争先抢购时卖出。有一年,伊利股价。因毒奶粉事件股价暴跌,其中众多基金被套,很多股民拼命割肉。我分析这个事件对伊利只是暂时影响不会动摇伊利的根基。我于是在伊利暴跌后买入,短短几个月获利40%以上。
炒股最重要真的不是预测!
经常有股民向我询问自己手中的股票怎么样或者问下步哪个热点板块会启动。。。我表示很难回答。
实际上他们问的是预测问题。他们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精准的至少是概率很大的预测答案。他们的头脑还是停留在那样一个观念上——炒股要想赚钱,必须预测。
其实预测只占交易中极少的一部分并且是不太重要的部分。交易策略才是最重要的。一次交易可以没有预测部分,但是绝不能没有策略部分。如果股民们能真正理解这一点,能自己建立交易策略。就根本不必问任何人下一步应当买什么或应当怎么办。相反,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点,你即使找到一只牛股,你能否赚钱也很难说。高手重要的不是预测的准不准,而是要提前想好交易中出现问题时怎么解决。
我举个例子:在2015年5000点头部时,一个女股民多次买股票都比我赚的要多,她最后一次的赚钱交易是买了一只股只一周赚了50%!而我同期只赚了20%多。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最后她还是亏了。她预测股市还能继续大涨。而我则应用的是止损策略。我不知道大盘能否再涨,我只知道最后一次短线交易必须止损10%以内出局。所以我4700点时最后一次短线交易亏了近10%就清仓了。而她由于继续看好,最后大盘崩盘,不但她以前所赚的化为乌有,最后反倒亏了30%!而我则由于提前二天清仓,带着总体获利二倍多的收益惊奇的看着眼前的大盘的天天惨烈的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