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真的有用吗?》
《上学真的有用吗?》约翰·泰勒·盖托,汪小英翻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年9月第1版
教师(pedagogue)在罗马字里最早表示奴隶,一种特别的奴隶,他的使命是传授他的主人定下的课程,保证学生准时上学。
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法(强制性义务教育是德国人的首创)是德国(在中国更是如此)间离家庭关系一揽子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霍尔(注:杜威的老师)主张将最有创造力阶段的人关起来,加以心理治疗,这似乎把国家延长义务教育到十几岁变得合理化。实际上,国家垄断了对青年人的培养,把他们禁锢起来,并转交给一群教养欠佳的雇员。
老百姓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想让他们聪敏起来,但是,现代学校教的只是愚蠢。老式的愚蠢往往是无知,而现代的愚蠢演变成了数学上所谓的“相对愚蠢” 比如“天才”、“普通”、“特殊教育”,这种分类是为了制度的方便和维护社会等级而设计的。傻子不在仅仅是无知,现在,他们异常弱智,其心智必定被足够剂量的商业化的虚假信息所蛊惑。
蠢的男孩和女孩在方方面面显露出他们的依赖性。而且容易受比他们聪敏的大人利用。
老教师是值得尊敬的。年轻教师不排除有真心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大多是因为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且收入可能还不菲,只是因为钱而选择了这个行业
哪些不是『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