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红故事丨澧浦人民与王姆山炮台日军革命斗争纪实


金东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金东儿女前仆后继,众多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42年5月初,侵华日军10万多人,在东起杭州,西至南昌的广大地区发动了浙赣战役,形成钳形夹攻之势,攻破杭州,占领衢州机场。1942年5月25日,日军分三路向金华、汤溪、兰溪进犯,各路日军均遭我军民的顽强抵抗。1942年5月28日上午金华沦陷,当日上午有一支日军的步兵、骑兵部队约一百余人,从义乌向阳出发,翻越山岭进入金华市金东区澧浦的宅山,经铁店村折入长庚,再进入岭下沿金温公路进入金华城区与敌先头部队会合。
  当年年底,日军就进驻石塘、岭下、澧浦等地,日军为了遏止当地军民抗日斗争,掳掠百姓财物与武义砩石矿产等战略物资。1943年7月,驻扎在澧浦的日军,强派当地农民在位于澧浦镇东2公里王姆山山顶构筑炮台,经过近四个月施工到年底完工。日军之所以选址在王姆山构筑炮台,是因为王姆山地处金华城区出梅花门向东至义乌必经水陆交通要道,又是武义县至义乌山路必经之地。王姆山东靠山地,南北西三面为辽阔平原,面对义乌江,从战略角度看有“驻守山巅,可以控制四方”的重要战略意义。
  炮台东西座落南北朝向,长20米,宽4米,水泥砖石结构,每道墙体有六根木头柱子砌入内侧,南北人字木架披盖青瓦屋顶。炮台东首间为日军伙房与浴室,第二间为日军卧室,第三至第五间通体大间为用来关押中国军民的囚室,每离炮台10米处设置三道铁丝网。
  在构筑炮台四个月的施工期间,日军每天向周边村庄强征民工10至80余人,由3至4名日军在工地上用步枪、刺刀监视着民工,强制民工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民工因劳累过度稍有懈怠随时都要遭到日军脚踢,皮鞭、枪托重打,被打民工就有一百多人次,其中打伤致残就有三人。澧浦村的王风贵、施村的施炳章、长大村的马振福三人,被日军以支那兵(中国兵)捕后,用铁线穿入锁骨,受尽酷刑折磨后杀害,其手段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炮台日军为了虚张声势,经常肆无忌惮地向周边村落开枪开炮伤害无辜。1944年初夏插秧季节,日军一发炮弹击中毛里村叶德炎家(现为澧浦镇政府退休干部)打伤了他三岁的弟弟叶德宝(健在),烧毁了一间房屋。日军以炮台为驻点,每天上午出动3至5名荷枪实弹日军到周边村庄派粮要夫,掳掠百姓财物、牲畜,搞得当地百姓人心惶惶、鸡犬不宁。沦陷区的人民深受其苦。
1945年春夏,二战中的日军开始全线崩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龟缩。当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早晨,驻扎在王姆山炮台的日军向金华城区退缩,当天早上王姆山日军炮台就被国民党八十八军谍报队队长宋梅庆(澧浦镇缸窑人)等人纵火烧掉,如今还留下比较完整的炮台墙体。
  更多王姆山炮台日军革命斗争的珍贵史料,我们下期继续。

 澧浦人民与王姆山炮台日军革命斗争纪实(下)
抗战期间,金华军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共的领导下,实行国共合作走一致抗日的道路。在中共金萧支队工委的领导下,金东义西抗日烽火也燃遍了金华市金东区澧浦地区。
  在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1943年11月,中共金萧支队工委派出敌工人员黄璐来到澧浦琐园村宣传组织抗日活动,12月底,成立中共琐园村党小组,成员有俞小玉(任党小组长)等11人。党小组成立后,首先在村中挑选25名身强力壮的青年,由方道炉(马头方人)任教练,每天晚上集中在村中大祠堂进行擒拿格斗军事训练,坚持与王姆山炮台日军进行斗争。
  王姆山炮台没有日军专职翻译,却发生了一桩至今难解的谜。金华沦陷初期,有一位从杭州逃难来到澧浦汪宅前村的人,平时大家称呼他为“大老徐”的难民,当年45岁,儿子徐一星,22岁,以理发为业。大老徐在澧浦街(现文化站门前)沿街摆一个水果摊,父子和睦,相依为命,日子勉强能填饱肚皮。自从日军驻扎王姆山炮台后不知怎么大老徐与炮台日军混熟,一来二往日军有事无事经常来到水果摊前与大老徐说几句日语。
  1943年年底,当时澧浦乡乡长程洪均,当地绅士张昆庆、王老四出面邀请大老徐为中国人义务日语翻译,大老徐也欣然接受。据当年当地群众反映,这位逃难而来,生活清贫懂日语的大老徐,在澧浦沦陷期间没有干过违背中国人良心的坏事,如今人们还在感激他为澧浦群众做过的一件好事。
  1944年夏天的一个澧浦集市日,有二名穿便衣的国民党游击队员腰藏快慢机枪,来到大老徐水果摊前的一副水果担前面买甜瓜,其中一名猫腰挑选甜瓜时不小心露出枪管,刚巧被从王姆山炮台下来的两名持枪日军看见,其中一名日军已经拉响步枪枪拴正准备开枪,说时迟那时快,另一名眼尖手块的游击队员抢先开了枪,一束快慢机子弹撩倒了那个日军,枪声一响顿时乱了整个澧浦集市市场,二名游击队员趁机突围。
  当日下午三时,日军调集了岭下、石塘等地日伪军30余人,荷枪实弹来到澧浦集镇,将四听煤油放在街中心,扬言要用煤油烧掉澧浦街所有民房,从而达到报复目的。此时此刻,大老徐在当地几位绅士的恳求下,毅然挺身而出,与日军头目木木、原田进行一番解释。之后,三十余名日伪兵竞然扔下四听煤油拂袖而去,使澧浦群众免遭了一场大浩劫。
  事后,澧浦群众为了感激他,大家凑了一笔可买五担谷的钱送他,以示谢意。
  至于大老徐的真实姓名、身世、何方人士,日本人为什么信任他,他为什么懂日语?至今无人知晓。可是在国难当头,日军淫威的屠刀下,他始终怀有一颗爱国心。
  1945年3月,中共金义浦县委为了加强金华、义乌二县浙赣路路南地区党的领导,在路南特区的基础上,成立中共路南区委,驻地上河街。金华县境内下属党支部二个,一个是中共中柔党支部,一个是中共琐园党支部,加强对抗日战争的领导。

俺给的不是分,是支持!

历史故事挺好

有没有太阳岭抗日故事?

厉害了我的哥

在炮台的山脚钓鱼摸螺蛳很多次,没上去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