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品质的楼盘,自然有人喜欢,时间会明白一切。
讲个故事,故事有点长,愿意的话,就看一下。
上海外滩附近,曾经的租界地段,当初洋鬼子为了最大程度的创造价值,在同一个区域一边规划了高端的洋房给老外住,另外一边做了低矮的小房子高价租给中国人。所以在紧邻着的地方往往有好房子破房子集中扎堆的情况
而现在上海推行旧改的当下,这些地方就成为了推进的难题:老洋房成为历史保护建筑不能改变,而低矮破房子可以拆掉重新建。因为要保护的和要拆的穿插在一起,所以不少开发商觉得开发进度太慢不愿意跟进
十年前就有这么一块地,十万方,差不多拆五万保护五万,在这样的前提下依然需要给政府交纳15亿的土地出让金。
虽然土地位于城市核心位置,但十年前的15亿几乎是天价,并且要求拆五万建筑保护五万建筑
但是还是有一家房企进去做了,然后就是漫长的开发周期和改造周期,陆陆续续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差不多60亿的成本
十年的周期,投入最大的洋房商业部分的改造,改一点对外租一点,项目慢慢开始热闹起来商业氛围也开始起来了,不少品牌哪怕贴钱也想要来这里开店,就是因为这里是城市最核心的地段,对于企业品牌也需要这样的旗舰店的形象出现
而其实内部人也知道,支撑自己可以坚持做这个项目的动力是,政府在这十万方的项目里预留了2万方的住宅面积,而这个地段的住宅,起码可以卖到20万以上的单价,也就是说,住宅这一块起码可以回笼40亿的资金
加上商业运营的部分,据说项目现在整体已经盈亏平衡,后面继续运营下去就是盈利的部分
不少人会感慨这终于算是苦尽甘来,但是和负责人聊天的时候,他淡淡的说了句:十年前的15亿,如果我拿到住宅里滚动,到现在起码可以变成200亿。而我做了这个商业,到目前为止也是刚刚盈亏平衡,如果真的为了赚钱,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你们这么做为的是什么呢
住宅卖了就没了,商业运营着一直在我手上,这会是一个作品一直传承下去
这个项目名字叫外滩源,现在已经成为上海最经典的一张城市名片对外呈现
如果当时开发的时候因为受各种经济诱惑,迷恋上了钱滚钱的快感,对金钱的迷恋超过对情怀的追求,也许当初根本就不会拿这块地以及做这个项目
太有道理了